白担心 作品

第23章 要发财了

得知鬼子只有一个小队的兵力,宋大川心底其实很松了口气。

鬼子的战斗力他是深有体会的。

野战军不提。

即便是后勤队伍,战斗力同样不弱。

此次伏击,三连所有的不过是“敌人在明我在暗”的伏击偷袭优势,而八路军的伏击战能不能打好,主要就是看战斗爆发之后,开头的节奏如何。

八路军的弹药有限,所有的火力基本上都是集中在一开始的火力伏击中。

就像是程咬金的三板斧,一旦用完了——开头的火力伏击中不能彻底压倒日军,鬼子一旦站稳脚跟,立马可以反打,凭借着精良的装备,甚至能迅速扭转战局。

此时,八路军就只能靠最后的“兵力优势”翻盘。

一个小队的鬼子,顶多五六十号。

三连一百多号战士,兵力是日军的两倍左右,这是不容忽视的兵力优势。

至于那几十号伪军。

则直接被宋大川忽略,战斗力连三流都算不上的伪军,一向不被八路军考虑在威胁的范围之内。

时间悄然流逝。

山谷的寂静逐渐被由远及近的汽车发动机的轰鸣声打破,蜿蜒的山道尽头,视线被隔断之处,一队伪军率先出现,继而四辆日式运输卡车闯入视野之中,后方的鬼子排成两列,跟在十几辆骡马车的左右,整个队伍以慢跑的姿势跟着车辆,迅速推进。

陈建静静地匍匐在岩石旁十几米外草丛中,身前有随时可退的土包作为掩体,浑身做足了伪装,几乎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他的视线随着日伪军队伍的前进而缓缓移动。

只是隔的太远,肉眼看的并不真切。

这让他想起初中的时候住在男生宿舍时买的那款八倍望远镜,记得女生宿舍就在正对着的一百多米外,倒是尤为想念——当然不是指看见的内容,主要是那隔着一百多米也像是近在眼前时,足够清晰的画面,让人难忘。

此时此刻若是有个望远镜,定能将日伪军的情况尽收眼底。

可惜望远镜在这个时代是稀缺货,尤其是物资匮乏的八路军部队。

整个三连似乎只有一个望远镜,仅仅是个四倍的,据说是某次伏击战中宋大川在亲自冲锋陷阵中缴获的,一向宝贝的紧,常在牛皮盒子里装着,侦查的时候才会拿出来挂在脖子上,那叫一个阔气。

日军的车队继续接近。

双方的距离迅速缩短。

陈建注意到冬瓜和石头这两个新兵蛋子,由于紧张,害怕暴露,将整个身子都悄悄的缩回了掩体后方。

200米。

150米。

很快,排头的伪军离伏击圈已经不足100米。

这些二鬼子照例是打头阵,一来更熟悉周边的地形地势,前方引路,二来便是做鬼子的炮灰,提防沿途有敌人的伏击。

若是遇到八路埋设的地雷,也好提醒后方的鬼子避开。

这也是八路军打伏击战比较头疼的地方。

二鬼子的战斗力虽然不值一提,但是处理起来却很麻烦,一路排头侦查,常常导致八路军预设的雷区发挥不了作用——后来八路军设伏,要么不设雷区,要么将伏击段放在雷区的更前方,将伪军放过去后,重点对付后方的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