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肥肉上门
八路军物资匮乏,连长宋大川收缴缴获的装备和物资,也是为了进行更好的管理和分配。
而且所有队伍都在宋大川的眼皮子底下。
郑光明也没想过三排独吞这次缴获的装备物资。
能把十支步枪留下来已经是天大的惊喜了。
至于从土匪手上缴获的其他的一些枪支弹药,可以分配给一排和二排的战士们。
轻机枪和掷弹筒肯定留不下来。
集中起来组建三连的火力班,这是最好的选择。
缴获的米面,蔬菜,牛肉罐头什么的,送去炊事班,全连的战士都可以改善改善伙食。
被一排和三排的战士们吃掉的一些罐头,自然没有人会去计较——那是辛苦的战士们应得的,而且大家三个人四个人才分一个罐头,谁也不是自私自利的人。
当天晚饭的时候,宋大川下令炊事班加餐。
白面馒头加小米粥,就着一大锅的烩菜,烩菜里头还能见时不时地吃到一些零碎的牛肉块。
一排和二排的战士们都知道这是三排的功劳,吃饭的时候将炊事班院子里最好的位置让给三排的战士们蹲着。
晚饭结束之后,三排长郑光明揹着四支三八式步枪,子弹袋里提着整整200发子弹,来到九班驻地。
见到九班长吴大顺,便将枪支弹药全部递过去:“老吴,答应你的,这次的枪支弹药优先分配,这是特别给你们九班分配的武器弹药。”
统共就只有十支好步枪。
郑光明将其中四支,而且还是效能最好的三八式步枪,送到九班。
哪怕九班只有九个人。
那又怎么样?
这是九班该享受的荣誉。
吴大顺接了枪,将这些好枪分给班里的战士们,然后将多出来的三支老式步枪转手交给郑光明——七班和八班的战士们还做不到人手一支步枪,这些步枪哪怕再旧,也能派上大用场。
九班驻地。
吴大顺带着战士们重新审视九班的家底。
九个人,七个老兵,两个新兵——陈建因为训练表现过于惊人,已经被完全列为老兵行列。
人手一支步枪。
就连冬瓜和石头两个新兵蛋子,都各分了一支老套筒。
总共五支三八式步枪,两支汉阳造,两支老套筒。
人均弹药量50发往上。
班长吴大顺豪气万丈的说:“就咱们九班现在的火力配置,就算是拉到老牌儿主力团去,那也是顶呱呱的。”
王虎还觉得有点可惜,望着其他老兵们人手一支的三八式步枪,揣在怀里的汉阳造突然就不香了。
“班长,要是就咱们九班去把这伙土匪端了,咱一人一把三八大盖儿,那才叫威风嘞!”
吴大顺道:“你就知足吧!那寨子里土匪可不少,就咱们这几号人,战斗恐怕没有那么顺利。
话说回来,要不是人家陈建,你小子到现在恐怕连老套筒都还使不上,能不能从陈家村活着突围出来都是个问题。”
骂了一通。
老班长话锋一转,凑在陈建耳边说道:“原来这就是你说的搞副业,好小子,我看如果有机会的话,这副业咱们还可以多搞一搞!”
这来回进趟山的功夫。
剿个匪。
全班的武器几乎换了一茬子。
装备物资来的比打鬼子还快呢!
陈建笑着应了下来,心底则是在想,看来搞副业这事儿就像是有瘾,一旦尝到了其中的甜头,怕是再也停不下来了。
就连班长这样纪律意识较强的老兵也不例外。
接下来的日子,整个三连按部就班的训练。
连长宋大川特别从全连抽调了一些老兵,组建了一个火力班,配备两挺轻机枪,一挺捷克式,一挺歪把子;外加上那具八九式掷弹筒。
轻机枪还好说。
即便是鬼子的歪把子轻机枪,射击时需要贴腮,歪着脑袋,和寻常机枪不大一样,但稍加训练,很快也能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