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肥肉上门(第2页)
掷弹筒兵的训练却有些难。
——这还是战士们第一次缴获鬼子的掷弹筒,平常战斗中看小鬼子们用的轻巧,命中率惊人,就像是长了眼睛似的砸过来。
自己训练起来才知道其中的难度。
老兵们从模拟发射训练开始,反复练习装填、调整角度、瞄准等动作,强化动作的规范性,培养肌肉记忆。
为了确保炮兵们在战场上真的能将这具掷弹筒发挥出威力。
战士们训练了小半个月,火力班班长拍着胸脯保证操炮动作已经训练到位,宋大川咬了咬牙,下令分配两发炮弹,进行实弹炮击训练。
实弹炮击这天,战士们赶过来看热闹。
炮击目标定在200米外,好大的一堆草垛子。
连长宋大牙挺直了胸膛,大有一副日子阔起来的得意,威风凛凛地朝着目标方向挥手下达炮击命令:“开炮——”
轰隆!
炮声响了,但明显打歪了。
爆炸声过后,宋大川安排战士测量炮着点离草堆的地方有多远,结果通讯兵用步子估测之后返回汇报说:“报告连长,炮弹明显打过头了,偏在草堆的东北角方向,差了50多米呢!”
宋大川黑着脸,将指挥的班长骂了一通,“这就是你说的已经训练到位?”
骂归骂,训练还得继续。
接着进行第二发炮弹实测。
轰隆!
炮班班长亲自动手,仔细调整过炮击角度,结果还是偏差了20多米。
两发炮弹还就这么浪费了,宋大川心疼的直哆嗦。
大骂着让炮兵战士们回去继续加强训练。
与此同时。
九班的训练也没有落下,尤其是针对冬瓜和石头这两名新兵。
大家重点强化射击技能。
陈建提出的观点是:“以前就不说了,现在光咱们一个班就有五支三八式步枪,鬼子的这种制式步枪射程远,精度高。
枪法越好,远距离射击的命中率越高,威力越强。”
吴大顺对此深以为然,并提出让陈建带着大家进行射击训练。
陈建便按照后世部队在射击专案上的系统训练方式,对战士们进行特训——除了基础的瞄准训练,手臂力量训练之外,还包括更为科学的多样化模拟射击训练,比如精度射击,快速射击,移动射击,甚至是夜间射击等等。
另外,还有针对性的抗压训练和专注性训练。
陈建将自己积累多年的射击技巧和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大家,据枪姿势,瞄准技巧,呼吸节奏配合,简单的风向风速测速方法,击发动作打磨等等。
成体系的理论加实践下来,听得吴大顺等一众老兵直发愣。
王虎由衷发问:“现在猎户的枪法要求都这么变态了?”
但最重要的是。
“实弹射击训练!”
“这是想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射击高手,无法避免的一环。”
可八路军弹药匮乏,又不能浪费弹药。
陈建提出,可以上山打猎,进一步模拟山地环境下的作战情形,说不定还能打些猎物,改善伙食。
连长宋大川对此表示了支援,并对九班长吴大顺说:“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训练,虽然咱们弹药不多,但还是要灵活应变,需要实战训练的时候,不能少了实弹训练。
尽快把九班的战斗力抓起来。”
吴大顺感受到了宋大川话语中的急迫,当即兴奋地问道:“连长,是不是有仗打了?”
宋大川笑道:“你小子这鼻子够灵的,实话和你说了吧,潜伏在敌占区的同志秘密传回讯息,探查到日军的一支运输部队近期准备从咱们的游击区透过。
我琢磨着这可是块肥肉,既然到了咱们三连的嘴边,自然不能让它溜了!”
这也可以解释,这段时间宋大川为什么急着在全连大搞军事训练,以进一步提升连队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