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积攒的名声

太和殿内,丝竹之声再度悠扬,舞女们水袖轻舒,仿佛要将方才那段凝滞的空气彻底拂去。,微¨趣-晓·税¨ ~醉′薪\章\结_庚·薪,快?

然而,气氛终究是不同了。

一道不起眼的黑影,悄无声息地滑入殿侧的阴影里,跪倒在珠帘之后。

景明帝端着酒杯,眼皮都未曾抬一下,只是用指节轻轻叩了叩御座的扶手。

黑影无声上前,呈上一卷小小的密信。

那封信,还带着夜风的寒气和一丝若有似无的血腥味。

景明帝展开信纸,上面是歪歪扭扭的琉球秘文,旁边附着一行工整的小楷,是暗卫的译文。

“妖童……心腹大患……早做打算?”

景明帝的嘴角勾起一个冰冷的弧度,眼神里却无半分笑意。

他将密信重新卷好,递给身边的老太监。

“收好。”

两个字,轻飘飘的,听不出喜怒。

老太监躬身接过,手却几不可查地抖了一下。

他跟在皇帝身边几十年,焉能听不出这平静之下,是何等汹涌的杀意。

景明帝的目光,越过袅袅的香炉青烟,再度落在了范钰身上。

此刻,那孩子正被几个须发皆白的老臣围着。

户部尚书张敬言捋着胡子,一脸惊奇:

“范小友所言,引南洋之稻种,与江淮稻种杂交,再择优培育……此法闻所未闻,可行么?”

“可行与否,试了便知。^零¨点_看_书- !已¨发?布/最`辛*章+节_”

范钰道:“小子以为,农事一道,不可全信书本,亦不可空想。当于田间地头,亲手劳作,方得真知。”

“譬如这水车,若将车叶改为……”

他伸出小手,用茶水在桌案上画着图样,将水车的结构稍作改动,解释着如何能提升引水的效率。

那几个老臣,本是抱着考校与逗弄的心态,此刻却听得入了神,时而皱眉深思,时而抚掌赞叹。

他们看到的,不是一个七岁的孩童,而是一个对农桑之道有着惊人见解的智者。

景明帝看着这一幕,眼底那份审视,渐渐被一种更为复杂的情绪所取代。

朕的麒麟儿。

他心中默念。

岂是尔等蛮夷能懂的?

也好,就让你们这些跳梁小丑,为朕的麒麟儿磨一磨爪牙。

子时将至,宫中鼓乐声歇。

内侍监总管那尖细悠长的声音响彻大殿:“起驾——!”

景明帝在一众宫人的簇拥下,缓缓起身离席。

殿内所有臣子,包括各国使臣,立刻起身,躬身肃立,齐声恭送。,天`禧-晓^说+徃~ .唔?错?内¢容-

“恭送陛下!”

声如山呼。

待到那明黄色的身影彻底消失在殿门外,众人才敢首起身来。

紧绷了一晚上的神经,终于松懈下来。

大臣们三三两两地结伴,一边低声议论着今晚的种种,一边依官阶高低,鱼贯而出。

所有人的目光,有意无意,都会扫过范钰那小小的身影。

那目光里,有惊叹,有忌惮,有好奇,更有深思。

很快,礼部的一位官员满面春风地走到范钰面前,躬身道:

“范小神童,天色己晚,国子监路途不近,本部己为您备好了马车。”

这态度,恭敬得不像对待一个七岁的孩子,倒像是对待一位德高望重的阁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