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天意即民意(第2页)
林景轩这根本不是请教,这是当众下战书。
园中的气氛瞬间变得微妙起来,所有人都停下交谈,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一幕。
魏明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手心全是冷汗。
范钰端起面前的茶盏,慢悠悠喝了一口。
他甚至没有站起来,只是抬起眼皮,看着林景轩,那张稚嫩的脸上,挂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静。
“林兄客气了,谈不上解惑,共同探讨罢了。”
“‘修意’二字,汉时郑玄注曰‘省其意’。”
“唐时孔颖达疏为‘省察其意,而修其政事’。此为经义正解。意指上天通过灾异示警,君王应当反省己意,修正国政。”
他回答得滴水不漏,完全是教科书式的标准答案。
林景轩脸上的笑容不变,显然对此早有预料。
“范案首博闻强识,学生佩服。”
他紧追不放,“但学生愚钝,想请教的是,此处的‘意’,究竟是君王一人的私意,还是天下万民的公意?”
“若为私意,一人之念,何以惊天动地?若为公意,天下之念,又何须君王一人独省?”
这个问题一出,园中响起一片轻轻的吸气声。
更毒了!
这己经不是在考校记诵功夫
,而是在逼问范钰的政治见解和哲学思辨。
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扣上“妄议君上”或者“心学异端”的帽子。
王老大人的手指,在桌上轻轻敲击着,目光如炬,看着范钰。
范钰终于放下了茶杯。
瓷杯与桌面碰撞,发出一声清脆的“嗒”。
在寂静的园林里,这声音格外响亮。
“林兄这个问题,问到了根本。”
范钰笑了,那笑容天真无邪,说出的话却字字千钧。
“《尚书·泰誓》有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君王之私意,若顺应民心,那便是天下之公意。”
“君王之私意,若违背民心,那便是逆天之私欲。所以,天意从不是虚无缥缈的鬼神之意,天意,即是民意!”
“祭祀有不诚,并非鬼神真的动怒,而是君王失德,导致民心有怨。”
“民怨积蓄,沸反盈天,这才感召天象变化,降下灾异。”
“所以,君王所要‘修’的,所要‘省’的,从来不是他自己的念头,也不是高悬于天的所谓天意。”
“他要修的,是天下万民之意!”
话音落下,满园死寂。
针落可闻。
林景轩呆立当场,嘴唇翕动,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范钰的这番话,首接将《礼记》的经义,与《尚书》的民本思想完美缝合。
立意之高,逻辑之严密,见解之深刻,己经远远超出了“解经”的范畴。
这是在“立说”!
“啪!啪!啪!”
王老大人猛地一拍手,霍然起身,老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彩。
“好!好一个‘天意即民意’!”
他快步走到范钰身边,不顾失仪,一把拉住范钰的手,声音里满是压抑不住的激动。
“说得好!说得太好了!范钰,你过来,到老夫身边来坐!”
全场哗然。
林景轩面如死灰,摇摇欲坠。
他本想让范钰出丑,结果却成了范钰名动江南最好的那块垫脚石。
他不仅输了学问,更输了气度,输得一败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