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心思

一路打听到村长家,告知来意后,村长以为是买卖人口的牙人,差点拿扁担将他们轰出去。

“村长,我们真的是云山村的,我二弟前几天生了个小子,游方道士说需往东四十里寻一个比娃大三岁的孩子做童养媳。”

老头听到后,立马站起身赶人:“走走走,哪有你们这样说话的,一来就要人,我们夏家村,虽然是闭塞了些,可还没到随随便便把好好的女儿家送到不明不白的人家里做童养媳的!”

谢老大和谢老二碰了一鼻子灰,身上什么也没带,否则还能递点东西找村里闲聊的大娘们套套话。

谢老二见过世面,扯了自己大哥就说要回去了。

“二弟,咱跑了将近两个时辰,就这样回去了?”

“大哥,咱们知道四十里外有这么个地儿就行,证明老道士也没说假话,我们回去找人来打听打听,然后正儿八经的找媒人来寻,不然似我们这般莽撞,此事不易成。

而且我也想稍微正式一些,免得儿子大了挨媳妇埋怨。”

谢老大很是无语,这怎么就那么多的弯弯绕绕了。

二人回到家,天都快黑了,谢老二还了村长家的驴车,到家洗了把脸,没等谢老二回来就已经开饭了,谢老二没说什么,就着剩下的菜将就吃了些。

谢老二回屋发现张氏没人给她送饭,而刚刚自己在厨房里面吃的是最后一点了,气得谢老二不行。

“莹莹,你们怎么不给你娘送饭?你娘还在奶弟弟,饿不得。”

谢莹有些委屈父亲责怪自己:“爹,我和妹妹们去割猪草了,回来他们就已经在吃了,我看只剩一点点了,想着爹累了一天,就留给爹了,我们也没吃!”

谢老二一拳头锤在床板上:“欺人太甚!”

捏着拳头去了放粮食的小房间,谢美美还没去睡觉,谢老二一脚踢开屋门,从里面舀了些麦子就往厨房去。

没办法,只能拿新收的粮食,其他磨好的去了壳的都被吴婆子收在他们那屋锁着。

“老二,你要干啥!”吴婆子站在沿坎上呵斥道。

“娘!娃儿他娘和孩子们没吃饭,我给他们煮点麦子。”

“你要敢动新粮试试,张氏花费了那么些银子,饿一顿又不会死。”

吴婆子这话气得谢老二一句话都不想说,免得落得个顶撞长辈的名声,转身拿着麦子就走。

等谢老二用锤子将麦子锤烂,然后再筛出来,给几娘母烙了几张饼。

最后谢老头也有些生气谢老二的做法,来到厨房找到谢老二,话里话外都有指责的意思,什么你娘不容易之类的,见谢老二不理自己又缓声道:

“老二,别往心里去,你娘这辈子就是这样,对了,你们下午去寻得如何?”谢老头岔开了话题。

还没待老二回话,谢老大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门口,就急急的开口道:“爹,别提了,咱赶车差不多两个时辰,去夏家村村长家说明来意后,差点没被打出来。”

谢老二压下心里的不悦:“爹,我想请人打听一下夏家村哪家有适龄的姑娘,我们按规矩把人迎回来,等槐安十六岁了再办喜宴。”

“你的意思是像寻常说人家那样,给聘礼将人娶回来?”

“是,爹!”

“这事我不同意,不说槐安还小,即使你相信游方道士说的,那我们往东找一户过活不下去的,给些粮食就把人带回来了,那用的着那些,按你说的那样,少了十两银子都下不来!”

“老二,爹说的对,咱们家一年到头都挣不了几两银子,你这按正常娶妻流程,其他不说,光是彩礼这块儿都不少了,咱家大娃二娃过几年也得娶妻呢!”

余氏不知道躲外面偷听了多久:“老二,你可不能这样,家里都花了多少钱了,咱大娃二娃也得娶亲呢!”

“得了,家里以后成家的男丁不管年岁,娶媳妇都只给十两,多退少补,每个都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