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槐安
谢老二还没成婚的时候经常和王铁牛外出做工,接触了很多大户人家的老爷和管事,也见了些世面,挣的钱比做庄稼强些,每次的工钱谢老二都会偷偷地留下十分之二,其余的都交给了吴婆子。
直到现在,自己手里也偷偷存了十来两银子了。
第二日一大早,谢老二起来给儿子换了尿布,小小的人这些天喝上了奶脸蛋看着要有肉了一些,平时很乖,只要不是尿了拉了,都不会哭,每日醒着的时间很少,不是吃就是睡,人家说吃的多睡的好的孩子才能长的好。
谢老二也没急着去镇上,毕竟太早了影响老先生给人写信。
踩着露水去后山砍了几根青竹,准备编几个小背篼,莹莹老早就喊给她编了,好带着妹妹们去挖野菜啥的。
估摸着辰时左右,将竹条以及工具收起来放在院子角落,拍了拍身上的竹屑,拿了顶草帽就准备去镇上了,顺带去镇上找人带个口信给张氏娘家。
这时,一个浑身破破烂烂的道士敲了敲开着的院门。
“小兄弟,老道可否讨杯水喝?”
谢老二看来人一身补丁骡补丁的的素衣蓝色道袍,脚上穿着草鞋子,背上背着一个褪色的包袱,头上的簪子是一截断了的木簪,腰间栓了一个包浆了的葫芦。
“进来吧!
莹莹,去打碗水来!”
“哟,这是哪里来的臭乞丐,娃儿他爹你快出来看!”
余氏咋咋呼呼的声音,引得全家都从屋子里出来了,让站在院子里的老道很是尴尬,连忙说道:
“打扰诸位,云游至此,路过贵村,实在口渴,见你家院门开着,便上门讨口水喝。”
谢老头平日比较信佛信道,摆了摆手:“道长莫往心里去,家人不懂事,见谅。”
老道喝了口水,摆了摆手:“不妨事,谢过各位了。”
二房屋内的小四醒了,估摸着是拉了,张开嗓子嚎了几声,张氏马上安抚着,便没了声音。
正准备出门的老道听见有婴儿哭声,本已经踏在院门口的脚步停了下来,混浊的双眼骤然清明,又拄着棍子转身来到院子。
“小兄弟,家中是否是有刚出生的孩童?可否抱出来一见?”
谢老头感觉老道士好像看出了什么,不然怎会走了又折返。
“老二,去将小四抱出来。”
谢老二不傻,当然也看出来了,应着声就去抱出已经收拾好的谢小四,此时的小四正醒着,睁着一双黝黑的大眼,挥动着手臂,小嘴一舔一舔的。
老道士看到婴儿瞬间瞳孔骤缩,枯瘦的手指在空中掐算,皲裂的嘴唇念念有词。好一会儿指节间沾着黑泥的手才停顿了下来,皱着眉头。
“坎水临位,兑泽逢凶,此儿命悬一线,却有劫后逢生之象。”
又继续摇着腕间的五帝钱手串,院子里只听见五帝钱叮当作响的声音。老道士看着五帝钱显示出来的卦象,内心一惊,又哈哈大笑。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搞得谢家众人有些莫名其妙,他望着院外逐渐越来越大的太阳,又看了看襁褓里的婴儿,想起路过村口时看见的槐树:"你们如果没取名,就叫“槐安”吧。
''槐''乃阴木,能通阴阳,''安''取平安之意。
此子魂魄不稳,这名字正好可以压一压,不过,老道刚刚算到此子三岁时有一大劫,难过啊!。”
谢老二见自家什么都没说他便算出自己儿子之前命悬一线,心里便信了几分。
“老先,此劫可破?”
“可!”
“还请先生指点,我愿意给先生捐些香火钱,以敬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