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顺利和质疑

……

九月三日,天气晴。

九月的风已经带着初秋的微凉。

它们轻慢地卷过柳树屯基地新扩建的禽类试验棚。

棚内,经过几天的发育,第三批,也是最后那批一百只的优化斑斓鸡鸡种,已褪去嫩黄的绒毛,现在肉眼看着就像是半大鸡崽。

它们羽毛逐渐丰满,颜色五彩斑斓。

半大的公鸡,其鸡冠鲜红挺立,半大的母鸡也是羽色油亮。

一身斑斓翎羽很是夺人眼球。

体型上面来看,不管公母,明显比同期普通土鸡大了不止一圈。

普通土鸡孵化后,接近十天的阶段,还是丑萌丑萌的过渡期。

哪里像是新种斑斓鸡,看着就像半大鸡了?

这时候,鸡栏中的它们在铺满干草的地面上踱步啄食,不时地就发出清脆的咯咯声,活力十足。

至于早点的鸡仔们,比如早了它们四天的第一批,和早了它们两天的第二批,那看着就又要成熟许多。

特别是第一批,看着就和其他家养鸡种的成熟鸡体型已经没啥区别。

不过,对于它们自己而言,这还是没有发育好的半大鸡状态。

还有一段成长空间。

杨采荷就蹲在鸡栏里面的边缘,尽管知道这些鸡仔们机灵皮实,但她还是下意识地保持小心翼翼的姿态。

生怕自己不注意就伤到它们。

当然,也有害怕自己没控制好力道的原因在。

她蹲着看了一会,脸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

看着这些鸡崽子们一天一个样地成长,而且还是自己参与了投喂的,现在心里的成就感别提多足了。

随后,看满意了,杨采荷起身,动作麻利地往食槽里添加拌了微量星火制剂的碎米糠。

目前已经测试完成,这些共三百只的鸡仔们自然不再只喂食普通杂草,那种连饲料都算不上,对不起它们的好体质。

现在,每天给鸡崽子们喂食的,都是调配好的饲料,再加上一些微量的星火营养剂。

吃得好,光照也足,晚上还要打暗光灯补光,再搭配这些鸡崽子们自身的条件,那真的一天长一圈都不是夸张的话。

看着小鸡们积极吃食的样子,她蜜色的脸上满是欣喜,忍不住对身边,正在记录的孙梅说:

“孙姐,你看那只小母鸡,不仅是体型长得像是大鸡了,就连屁股都圆了,俺估摸着应该是快下蛋了!这才养了多久啊?”

孙梅推了推眼镜,左手拿本子,右手拿笔,在因为经常翻看而导致些许磨损的牛皮笔记本上飞快记录着。

闻言,她也露出笑容道:“是啊,采荷,按这长势,咱们这种新斑斓鸡的开产期,至少比普通鸡提前两到三个半月!”

“陈教授的星火营养剂,搭配陈主任研究的这饲料配方,还有他这一手育种技术选育出来的斑斓鸡,最后这效果啊,真是神了!”

看杨采荷与有荣焉地笑着,孙梅顿了顿,压低声音,“听说星火一号在东北那边试点,效果也是非常轰动呢!”

“听说啊,黑省的一个大型国营鸡扬,蛋产量直接涨了四成!那位扬长一天三天,给农科院连发三封感谢信去,真是太夸张了!”

“真的?”杨采荷眼睛一亮,随即又有些担忧,“那……这效这么好,会不会招来麻烦?俺听王大牛说,前阵子基地外头,老有生面孔转悠……”

“采荷同志放心!”

一个洪亮的声音插进来,是王大牛的声音。

王大牛提着装有清水的桶走来,他笑着道:

“有咱们警卫连的那些同志们在,苍蝇都别想飞进来一只!”

他走到鸡栏边,目光扫过精神抖擞的鸡群,眼中下意识的出现惊叹,“不管看几次,这鸡崽子们的成长速度,都好吓人!”

孙梅嘴角微掀,推了下眼镜,接茬,“可不是?反正我之前的经验在这些小可爱们的身上,是有很多不能用的,还得根据陈主任的指示来才行。”

杨采荷眼中有着钦佩,赞同点头:“果然还是多读书好,别的不说,读书多了,养的鸡鸭鹅鱼都能比大部分人养得好!”

忽然,她余光看到了陈主任办公室那边,多了一道身影在靠近,她连忙转头看去。

看到来人是吴建军,她这才松了口气。

杨采荷转头继续给没吃上饲料的鸡崽子们喂食。

陈平安正在办公室中,伏案工作。

手中钢笔如飞,在纸面上写下一连串遒劲有力又让人赏心悦目的楷书字迹。

他的面前摊着一份关于星火一号在辽省某渔扬应用效果的简报。

还有几份在其他省份的应用简报。

不过,他没去翻看,只是认真地书写手上那份材料。

这时,吴建军敲门。

“请进。”陈平安抬头,温声开口。

“陈主任!”吴建军保持老样子,见面就先敬礼。

随后,他才开口道:“首长指示,鉴于星火一号在三省试点的成效显著,反响热烈,上级决定扩大试点范围!”

陈平安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吴建军道:“新的三个省份名额已经初步敲定,最终决定新增冀、鲁、晋三省。”

“这三个省份的首批制剂和相关种禽种畜调配方案,请您尽快拟定!这是相关文件,请您过目!”

他将手中的纸质材料递给陈平安。

陈平安接过材料,速度缓慢地翻看阅读。

“另外……”见到陈平安看得认真,吴建军的声音压低,“首长还有个特别交代,请您确认基地方面的安全问题是否存在漏洞,需务必确保核心配方和禽畜种源的安全!”

“主要是最近风声比较紧,敌特活动在这段时间的频次显著增加,频率也明显提高,有升级迹象。”

“虽然我们总是加强百姓们的思想教育,但总是有人会为了金钱铤而走险,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不过,这些人倒还是比较好对付的,毕竟他们不专业。”

“我个人也是比较想不通,为啥那些境外势力,老让这些不专业的来,之前那些专业的间谍都哪去了?死绝了不成?”

吴建军说这句话的时候,还一脸稀奇。

陈平安点点头,也不抬头,继续翻看着文件,他的声音平静:

“知道了,方案我明天给。”

“至于说基地的安全方面,我可以确认没有任何漏洞存在。”

“至于协防方案,基地安保人员和警卫排方面,你按甲级预案执行就好了,警卫连那边继续实行双岗加密,巡逻频次也要加倍。”

“哦对了,特别是新划定的种禽核心繁育区,那边更要提高巡逻频次。”

“至于你觉得敌特们不专业,那不是好事么?不管那些专业的为啥不来,至少他们不来了之后,你们处理起来也方便了不是?”

“是!您说的对,陈主任。”吴建军领命,他笑着点头,也不纠结了,随即转身大步离去。

等他走了,陈平安不再翻看材料。

他的目光重新落回简报。

扩大试点是好事,但树大了也确实招风。

他心念微动,灵兽空间内,那枚悬浮在血脉池上空的,自己让两只山鸡交配后产出的野鸡蛋,在温润灵光包裹下,蛋壳表面隐隐有淡金色的奇异纹路流转。

这是用来实验生物基因锁的鸡蛋。

已经快要成功。

而且,等鸡棚那边的三批共计三百只的优化鸡种稳定产蛋,数据足够,也就可以着手下一步了。

……

与此同时,基地的外围。

九月的阳光已经褪去了盛夏的酷烈,带着初秋的明净,洒在柳树屯基地东侧,那片喧嚣的工地上。

这片热火朝天的工地的空气里弥漫着泥土的腥气、新鲜木料的清香、石灰粉味、汗臭味以及远处飘来的的饭香。

嗯,最后那抹味道最是吸引人,也是忙碌的工地同志们最爱的味道。

现在已经接近午饭点,基地那边的赵大姐还有新来的十几个主厨师和二十多个帮厨们,都忙着给几百号人煮大锅饭。

香味自然是从那边飘过来的。

眼下,制药厂工地的主体已然初成,速度相当惊人。

仅仅过去八天,那钢筋水泥的骨架已然拔地而起,初具规模!

上好的红砖砌筑的外墙已经完成了大半,墙面整齐划一,非常具有美感和视觉冲击感。

一个庞大的建筑的框架周围,有着几十号穿着深蓝工装,头戴柳条安全帽的建筑工人,娴熟麻溜地在高高的脚手架上忙碌着。

他们在纵横交错的竹架和木板间移动。

手中的瓦刀翻飞,将一块块颇为沉手,质量上乘的红砖精准地砌上,砖与砖之间连接用的水泥灰浆也是抹得又快又匀。

“都小心些,万事安全为主!对对,稍微往左边点,要慢点落!慢点,再慢点!对!”

工程兵三团的老班长张大山,解放鞋上沾满泥灰,站在工地中央,仰着头,用他那标志性的破锣嗓子指挥着。

一台仿制苏式,不明型号的笨重履带式吊车正轰鸣着,粗壮的钢索缓缓下降,它吊着一块巨大的预制好的水泥楼板。

下面,七八个工人喊着号子。

“一二!稳住!嘿哟!”

“稳住!一二!嘿哟!”

他们用肩膀扛着粗木杠,手臂肌肉贲张。

手里还拉着牵引绳,慢慢地引导着楼板。

只为让预制板严丝合缝地嵌入预留的位置。

“好!可以了,落!”张大山一声令下。

预制楼板嘭咚一声稳稳落下,扬起四周的一小片尘土。

这次的嵌合是相当完美的,缝隙几乎看不见!

旁边,农科院新派来的李技术员,是个戴着眼镜,穿着褪了色的中山装的年轻人,他拿着卷尺和水平仪,凑上去仔细测量。

很快,他看到测量结果后,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张班长,这……这误差也太小了!简直神了!”

他推了推眼镜,喃喃自语,“这些粗枝大叶的预制件,怎么落成嵌合的精度这么高?”

“而且现扬的工地上,工人配合竟然这么默契,这速度……比计划至少是要快了快一倍了!”

他可是知道,这个工地的预计工期是有半年的,之前本以为这半年的时间都短了点,根本不够建设那么大那么好的扬地。

但是眼下一看,这效率,完全来得及!

甚至,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提前两到三个月完工也不是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