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基因锁计划

进入九月之后,午后一点左右的阳光已经不再酷烈,但仍带着燥意,肆意洒落在大地上。

这会儿正值午休期间,因此,在外活动的人们还是比较多的。

不过都是匆匆来往,很少停留。

前门大街的一个不太起眼的修鞋摊前。

作为这个路边摊的摊主,驼了背的修鞋匠,大名周福的老周头,正戴着老花镜,佝偻着背,给一只裂了口的旧皮鞋钉掌修补。

就在这个简陋的小摊子旁边,还蹲着个穿工装裤的汉子,这三十出头的汉子,是附近煤厂的装卸工,名叫王大力。

正是这会儿这个小摊儿的顾客。

王大力啃着自己带的窝头,这就是他今天的午饭了。

“周大爷,我发现一件怪事儿,这俩月,咱这煤厂卸的煤,都比往年多了不少!您说这怪不怪?”

趁着周大爷给自己补鞋的间隙,王大力问着老手艺人。

他嘴里有着食物,声音显得含糊不清地说,“我总感觉,大家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奢侈了!”

“就拿烧煤这件事来说,我发现,现在厂里锅炉房烧得更旺了,更舍得添煤,公共澡堂子那边也舍得多烧煤,所以的热水也更足了,甚至,厂子里的食堂,连蒸窝头都舍得用大火了!”

“听说……这些变化,是托了农科院陈教授的福?他搞出啥‘星火’来了,让国家有钱了?”

老周头推了推眼镜,慢悠悠地说:

“我看啊,不只是这一单方面的原因吧?”

“听说前段时间,四九城各处都在抓贪官、欺负百姓的官僚和黑恶势力的头头,最后一抄底,嚯!好家伙,这些人,富得流油!”

“最后,可是往国库里添了好多钱,各种物资也有不少。”

“所以吧,其他地界先不说,咱们这四九城,各类物资倒是都充裕了不少,所以,大家才有你眼中那样阔绰富裕了几分的感觉。”

周福嘴里说着话,完全不影响手里的修鞋工作。

“那些人,简直就是不配称之为人,完全是社会的蛀虫败类!”老周头恶狠狠地咒骂着。

说话的同时,他手中动作也没停。

完美诠释什么叫一心两用。

而且这一心两用的程度还是比较优秀的。

把钉子钉的齐齐整整。

王大力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是哩!反正我之前是没想过,以前看上去这么平静美好的四九城,竟然在暗中潜藏了这么多的败类!”

“那些人有很多,平时看着就是大好人大善人,是好官,没想到他们背地里竟然坏的流脓!”

“那些东西,我都不知道他们怎么贪污搜刮克扣下来的!”王大力咂咂嘴,满脸不可置信。

“可能咱们这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也确实有老周叔您说的那些个原因。”

老周头抬头,看了眼王大力,笑了笑道:

“都说人心隔肚皮,人家表面功夫做到位,谁还能看到他们内心?以前可没人能把他们全抓到,顶多就是抓几个替死鬼。”

“这回还真的有点邪门,就是不知道背后有什么高人指点,竟然把那些个渣子蛀虫,给一网打尽了!”

王大力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怪不得呢,我就说这段时间日子咋越过越好了!”

老周头这时候却带着笑意摇头晃脑地说道,“不过你之前说的也是对的,那位农科院的陈教授确实是能人!”

“反正很多表象,都是综合很多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共同造成的结果。”

“你看这街上,拉煤的车都多了很多,而且走道的来来往往的人,气色看着也好了点。”

“连我这破鞋摊,生意都好了不少哩!以前补双鞋,老头子我磨破嘴皮子跟人讲价,要两毛,人还嫌贵。”

“现在倒好,我一报价,人家都直接痛快给钱了!咱们这日子过得……好像还真是真有点盼头了!”

他敲完最后一颗鞋钉,把鞋递给王大力,“王小子,你的鞋补好了!两毛!不讲价哈!欢迎你下回再来!”

“哈哈哈,周大爷,这哪能讲价?我就喜欢在您这补鞋!”王大力哈哈笑着,把自己的鞋接过来。

“您这活儿干的又快又好不说,两毛钱的价格还很实惠,您还愿意陪我在这侃大山,很多我不明白的道理,您三两句就提点明白了!”

“周大爷果然还是我周大爷啊!”

随后,王大力把自己在吃完窝窝头,就早已经攥在掌心的钱,给老周头递过去:“价钱肯定是不讲的,您这修鞋补鞋的手艺活确实值这个价,很实在。”

他满意地瞅着齐整的钉子,动作熟练地将鞋子穿在脚上。

登时,那熟悉的感觉回来了,他来回走了几步,好像脚步都轻快了许多。

“周大爷,我走了哈!”王大力洒脱地摆了摆手。

老周头也笑着摆手道:“嗐,咱这老手艺人,挣的就是这份手艺钱!回见哈!”

……

下午三点半,日头已经不再热烈。

东城区红星小学门口。

马奶奶拄着枣木拐棍,腰背佝偻,站在校门口的老槐树下。

她在一片接孩子的家长中,丝毫不起眼。

因为来这里接孩子的大多是以老人为主,只有少部分在今天没有上工的年轻家长才会来接孩子。

但是,要人接的孩子也是因为年纪比较小,六岁到七岁左右。

实际上许多七岁到八岁的孩子,都是自行上下学,接上个半个学期,就能让孩子自行回家了。

马奶奶那宛如枯树枝的手,紧紧攥着个因为经常洗涤而褪了色的的蓝布小包。

放学铃叮铃铃的响着,没多久就有大量的孩子吵吵嚷嚷的跑出来。

陈小凡从人群中跑出,和自己的同学告别后,他非常熟练地来到了槐树下,一眨眼就看到了,正在等待自己的马奶奶。

“马奶奶!”他展露笑容,满是亲昵地呼喊一声。

“哎,乖孙!”马奶奶一看到陈小凡,笑得满脸褶子都舒展开了。

她动作非常麻利地从蓝布包里掏出个还温乎的煮鸡蛋,塞到陈小凡手里,“快吃吧小凡,你哥哥给的‘星火蛋’。”

“这蛋我看着就是好蛋,你吃了可以快点长高高,能变得很聪明,这样你就能帮你哥哥了!这不是你希望的吗?”

马奶奶完全是以哄小朋友的口吻说着,笑容非常慈祥。

陈小凡有些无奈地笑了笑:“奶奶,我现在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你看我这身高,我可比我那些同学们高多了!”

“您说的那些话都是哄小孩子的吧?我听着都感觉都有些不好意思呢……”

他手里攥着那颗还温热的鸡蛋,看了看,面上的笑容显得更加无奈了:

“您这蛋我知道是好蛋,甚至我还知道这是我哥特意给您拿的呀,您怎么每次都自己不吃,专门煮好给我吃呢?”

“我家里这蛋还多着呢!真不缺您这些,家里的就够我吃的了,您要我吃的话,您也得先吃才行!”陈小凡把鸡蛋往马奶奶手中推。

“您能每天上下午放学都来接我,我就已经很感激了,哪还能一直白吃您的鸡蛋?”

“我要吃也可以,还是那句话,您得先吃,然后我再把我吃的那些回家了给您补回去。”

听他这番说辞,还有看着他那越发像那老头子年轻时的小脸上,那认真的表情,马奶奶心中暖洋洋的,同时还非常无奈。

却不敢假装生气板着脸,因为她生怕小凡因为这样而讨厌自己了。

马桂花没办法,只好接过鸡蛋,“行,我这就先吃,袋子里还有呢,今天煮了两个蛋。”

同意陈小凡的要求之后,马奶奶也不是磨叽的,说话不算话的人。

她麻利地剥开红褐色的蛋壳,露出蛋白细腻、蛋黄橙红得像小太阳的鸡蛋。

马桂花咬了一大口,但是这大颗的鸡蛋只被咬掉了三分之一左右。

这时候,老人家的眼睛亮得像星星:

“嘿,小凡,还真别说,这鸡蛋真香!比以前的香多了!”

陈小凡眼睛里有着自豪,“那可不,这鸡蛋就是我哥哥那个基地研究出来给老百姓吃的,很补身子呢!奶奶呀,您以后可记得天天吃才行!”

“嗯嗯,奶奶知道了。来,小凡,你说的,奶奶吃了你也吃,快吃吧。”马奶奶另一只手将那个小布包递了过去,里面是剩下的另一颗水煮蛋。

“谢谢奶奶!”陈小凡乖巧的点头谢过,这才将小布包接过来,然后喜滋滋的剥鸡蛋吃。

看他吃的开心,马桂花浑浊的老眼里闪着泪花:“你哥哥他确实有出息了,管着那么大个基地,还惦记着我这种身子骨埋了半截土的老骨头。”

“这‘星火蛋’街道办,我这五保户待遇的老骨头,以后每月都领几个,本来就已经够了,但你哥哥还每天给俩……”

“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回报你哥了……”

她声音哽咽,想起以前住在过渡房那几年,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

再看看自己现在手里那颗香味浓郁,已经被自己咬了一口的金贵的鸡蛋,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

“嗐!说什么报答不报答的,这么见外干啥?我哥不是说了吗,您现在就是我们的奶奶,亲奶奶!能陪我们兄弟聊些家常,嘘寒问暖,能照顾下我,就是对我们的最大报答啦!”

“孙子给奶奶孝敬不是正常的吗?”陈小凡三两口吞完鸡蛋,差点被噎着,他顺了顺喉咙,这才把不适感去掉,满脸正色地说着。

马奶奶开心地笑着:“小凡说得对,走吧,咱们回家了!奶奶回家给你做好吃的去!你哥哥昨天给的食材还没用完呢!”

陈小凡主动拉上奶奶的手,“嘿嘿,奶奶,今天就由我来做晚饭吧,我也想让您尝尝我的手艺,怎么样?”

“啊?……那也成吧!”马桂花愣了一下,又笑着点头,“那我也看看咱小凡是什么水准的厨艺!”

陈小凡已经快追平了马奶奶的身高,但他那张小脸仍是看着一脸稚嫩,他满脸斗志:

“嗯嗯!我哥之前可是夸了我的厨艺的,说我的进步很大,这回一定让奶奶您开开眼界!”

他牵着马奶奶的手,往家的方向走去。

已经逐渐打斜的阳光,将二人的身影拉得较长,连成一片。

……

下午五点出头,此时的天光虽然还是亮堂的,但西边的太阳已经有几分夕阳的意味。

红星轧钢厂,第三车间女工休息室中。

秦淮茹用掉了瓷的搪瓷缸子接了半杯热水,等放凉了些,小口小口抿着。

这温热的热水顺着喉咙滑下去,不仅是舒缓了干涸的嗓子,也湿润了嘴唇。

更让她自己那被机器震得发麻的手指头,也缓过点了劲儿。

旁边几个颜值比较普通,年龄大约三十上下的女工正叽叽喳喳。

她们一闲下来就侃天侃地,像一群闹腾的麻雀。

“杨姐,你听说了吗?三食堂傻柱他妹,就是大名叫何雨水的那个姑娘!要调走了!”吴翠兰捏着一小把脑瓜子,边磕边说着。

“嗯?这我还真没听说过!小吴,你这消息真够灵通的呀,那你知道她要调哪儿去不?分厂么?”杨红英也嗑着南瓜子,这是小吴给的。

“杨妹,你这就不知道了吧!”没等吴翠兰接茬,同样嗑南瓜子的柳红梅满脸艳羡的说:

“分厂?啧,人家哪能去那儿!是被调去柳树屯了!特供品基地你知道吧?专产金贵鱼那个,现在还在扩建,听说旁边不远处同时盖着制药厂,归属农科院的那个神乎其神的基地!”

杨红英一脸的惊讶,连嗑瓜子的动作都停了,“我的老天爷!你俩这消息在哪儿听来的?真的假的?我咋就一点消息都没听到呢?”

她同样换成了艳羡脸色:“雨水那丫头真这么好运?现在今时不同往日了,虽然是在城乡结合部,但柳树屯那附近的地儿,如今那可是金疙瘩地界!”

吴翠兰小声点头道,“可不是嘛,特别是基地附近,听说进去的人,哪怕是干苦力搞建筑的工人,都顿顿有肉!白面馒头顿顿管够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