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珍贵的员工福利

……

柳树屯银鳞鱼标准化养殖基地,养殖区。

下午五点半,日头偏西。

阳光给一排排波光粼粼的鱼塘镀上一层金红。

微风吹过,带着塘泥和水草的气息。

逐渐西移的太阳,把柳树屯养殖基地的忙碌映照得更加清晰。

养殖区,六个深蓝色的人影在水塘边穿梭。

最扎眼的还是杨采荷。

她还是梳着两条粗又长的麻花辫,穿着不太合身,紧绷着胸口,但浆洗得非常干净的基地工装。

她裤腿高高挽起,露出结实匀称的蜜色小腿,两只不大不小的脚掌蹬着胶鞋,突出一个干净利落。

杨采荷双手都拿着大木桶,站在两口塘间隔出来的塘埂上。

秀美有力的手掌紧扣桶沿,就这么一手一个,脚步不停,给左右两口鱼塘,又快又稳地均匀撒着饲料。

饲料均匀地洒落水中,不多不少,银鳞鱼群闻声而动,水面顿时像炸开了一片银花,波光跳跃,场面煞是好看。

“啧啧,采荷同志这力气……”刚从另一个塘撒完饲料过来的养殖员张福林,他擦着汗,看到这一幕,忍不住感慨:

“这提着两大桶饲料,感觉对她来说就跟喝水似的!这……天生就适合干体力活啊!”

张福林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能来这里工作,也是经过公社举荐,自己也有把力气在,符合条件,通过了遴选。

人虽说比较老实,话不多,但对基地里的人和事都看得真切。

他今天主要负责清理塘边杂物和水草。

目前十二口塘都已经清理干净,也就一起帮忙撒饲料。

不过,张福林力气虽然也大,但也只是寻常的,力气大些的成年男子的程度,耐力方面亦是如此。

这力气大,要看和谁比。

不像是杨采荷那样,可以一人提两桶装满饲料的桶,举重若轻,单手拿桶倒饲料跟拿碗似的。

而且两边的饲料还撒得合适。

不多不少。

这活,干得是又快又好。

他只能一只手提着一桶,另一只手慢慢撒。

甚至装的饲料太满了的话,还得走段路就歇歇脚。

他算了下,杨采荷的效率,至少是他的三倍。

此刻又一次看到杨采荷那边的动静,眼底满是佩服。

大领导们都重视的特供品生产基地,果然不一样。

和自己一组的女同志,就是有真本事的奇人!

实在让他长了见识。

听他感慨,旁边负责分拣刚捞出的鱼儿的周红兵抬头看了一眼,咧开嘴笑,露出一口白牙。

他是部队复员下来的,听说自己能干这养殖员,老班长那边出了不少力气,他很珍惜这份岗位,干活也带着利索劲儿。

周红兵听他感慨,也接话道:“可不是?考核第一果然名不虚传!不只是咱们,后面进来的,都没人能超过她的成绩!”

“那桶饲料装满了,分量可不轻,咱们这几个大男人,端个几分钟就嫌沉了……啧,你看她,一路小跑都不带歇气的!”

说到这,他目光瞥向不远处,一个正抡着膀子给木桩子夯底座的壮实身影,瞅见对方时不时停下的小动作,不由打趣:

“嘿,王大牛同志,别愣着看人家女同志了!这就快要下班了,赶紧加把劲呀!”

被叫做王大牛的小伙子一愣,挠了挠硬质如刺猬毛发般的头发,黝黑的脸上有点发红,应了一声:“诶!”

他被发现小动作,甚至不好意思反驳人家,毕竟自己是真的在偷看那位女同志。

被其他人发现自己偷看女同志的害臊,化作手上抡锤的力道。

王大牛抡起榔头,高高举起,更用力地砸下去,发出砰砰的闷响声来。

甚至好像是为了避嫌似的,他目不斜视,只盯着木桩子猛砸。

砰砰砰!砰砰砰!

王大牛能被选上,就是丁大勇看中了他身上的那股子憨直力气。

他也是目前基地里,算上丁大勇后,共七人的生产管理组中,仅次于杨采荷的大力选手。

因为在昨天下班后,在丁大勇的提议下,王大牛和其他几个男同志比掰手腕,他都轻松赢了。

包括自家那位体格健壮的丁大勇组长,比其他同志赢得难些,但是不多,他僵持几分钟后,也掰赢了对方。

不过要和杨采荷比力气的话,他还是不太自信。

那位女同志的力气,就表现来看,简直是传说中的古代大将军级别。

‘杨采荷同志要是和我们掰手腕,应该能轻易赢下我们吧?可惜……’

想到杨采荷害羞地拒绝丁大勇的邀请时,那张精致的蜜色脸蛋染上的几分可爱红晕,王大牛黝黑的面色也红了几分。

他没想到,就和自己同一个生产组的养殖员,还有这么好看的女同志,而且还这么年轻,力气这么大。

特别是那害羞的样子,简直太招人稀罕了。

脑子里胡乱思索着,王大牛猛猛砸木桩。

此时,李建国和赵满仓两位老员工,正吭哧吭哧地把周红兵分拣好的半大银鳞鱼往板车上抬,汗水浸湿了衣背。

这是准备换塘养。

也方便后续的喂养和捕捞。

短时间的离水,并不会伤害到银鳞鱼。

它们只是价格金贵,身子可不娇贵。

都是这段时间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哎哟,不行了不行了,赵哥,先歇会……”李建国喘着粗气,撑着膝盖,额头鬓角的汗珠如水汇聚于下巴,止不住地滴落在地。

“呼……”赵满仓表现同样没好到哪去,也是汗如雨下,听到这话,点点头:“成!那就歇几口气!”

他喘息如牛,缓了口气才道:“不过不能歇久了,快下班了,就这最后一车了!咱们得下班前把它们搬好!”

组长丁大勇背着手,刚从技术组搭建的简易分析亭那边踱过来。

简易分析亭确实简易。

其实就是个带顶棚的水泥台子,放着玻璃瓶、显微镜和一些记录本。

但即便如此,也是基地里,少数的由水泥浇筑的设施。

像是占地面积最大的鱼塘,只有最中间的那些塘埂才用水泥加青石加固,其他地方都只是将泥土压实罢了。

丁大勇走到这边,见搬鱼的两位老员工正在歇息,也没说什么。

干累了歇歇没啥,只要不是明目张胆偷懒就行。

不过他眸光扫到杨采荷那边,却忍不住地点点头。

脸上满是满意和佩服之色。

这个女同志,实在太厉害了,不仅力气大耐性好,还是个老实踏实干实事的。

想到当初自己让对方搬最大的鱼篓时的不满,他现在还有些臊得慌。

好在,杨采荷同志好像没看出来当初自己的心态。

丁大勇决定,以后要多夸夸她。

技术组那边。

易弋正趴在进行水质分析的显微镜前,眉头紧锁。

今天的水质数据,好像比昨天差了些。

不行,得再看看。

这么想着,他又调整了下目镜,重新观察起来。

不远处。

通过背调以及实践考核招进来的设备维护员刘大庆,则拿着扳手,在调试四号鱼塘中刚安装不久的一个小型增氧泵。

这在现在的年代,这种装置已经算先进设备了。

至于技术组最后一位新来的成员,数据记录员宋小芳,则站在易戈旁边,埋头在本子上飞快记录着易弋报出的数据。

和养殖员那边热火朝天的干劲和偷摸闲聊不同。

他们专注于自己的世界。

也在这时候。

丁大勇的大嗓门在养殖区炸开:

“再过一会就该下班了!”

“同志们都利索点!建国、满仓,你们抬完这车就收工!”

“周红兵、张福林,赶紧把工具清点归位!”

“王大牛,打好桩子检查好就成,明儿继续!”

“杨采荷,干得不错!你再坚持几分钟,把那口塘喂了就可以停了!”

他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目光四下打量,“唐国庆!唐国庆人呢?”

丁大勇喊了几声没人应。

他朝几位养殖员喊:“你们看见他又跑哪旮旯去了没?”

几个人都摇摇头。

杂务工唐国庆大概又去忙别的零活了。

杂务工就是基地里的一块灵活的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

“哎…算了,”叹了口气,丁大勇道:“待会他要是过来,你们看到了,就让他把最后两包石灰粉收到仓库去,就说是我说的!”

“好!”几个男同志齐声应和。

杨采荷则是默默点头,红着脸,没好意思说话。

她听到领导又点到自己名字,还夸了自己,手上动作更快。

她脸皮薄,被这么多男同志看着干活本就有点不好意思,现在要她回应,都有点开不了口。

好在,自家领导没有非让她开口应声的意思。

见到几个男同志点头回话后,他就没再开口,看了几眼,就打算转身走人。

就在她把桶里最后一点饲料扬出去时,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前几天临时加在外的铁丝网。

也在这时候,铁丝网外,几个荷枪实弹的士兵,正沿着固定路线巡逻,走到他们几个养殖员不远处。

只隔着一层铁丝网,几米的距离,那黑洞洞的枪口在夕阳下反射出刺眼的光。

杨采荷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

其他几个员工也下意识地噤声。

就连刚刚还扯着嗓子喊的丁大勇,也变得目光肃然,直到两个巡逻士兵走远,气氛才重新缓和。

张福林缓了口气,有些后怕地拍了下胸口,苦笑道:“这些解放军战士,给人的压力也太大了,还好他们只是巡视基地。”

其他几人默默点头。

杨采荷亦是如此。

这场景,不管看几次,都能立刻让她想起前天下午,第一次看到那些士兵朝基地赶来时的惊吓。

“丁组长……”男同志里,王大牛忍不住朝准备走人的丁大勇那边小声喊了一句。

见丁大勇止住脚步,目露疑惑看着自己,王大牛那黝黑的脸上,多了些不好意思,赶忙小心翼翼地指了指铁网外面。

“您说,前天我头回瞧见那么多带枪杆子的兵在外头,吓得我腿肚子都差点转筋了,还…还以为是来抓人的!”

“可是现在瞧着,除了第一眼还有点怕,这后头,心里头咋就那么踏实呢?”王铁牛脸上是后怕散去后的疑惑。

丁大勇哈哈大笑,走到池塘边,也望向外面:

“哈哈,小王同志,怕就对了!”

“毕竟那是真家伙,响声过后就是一条人命的真家伙!”

“冷不丁见着真家伙,谁不犯怵?可这恰恰说明什么?说明是咱们这鱼塘金贵啊!”

他用力拍了下旁边挂着水珠的围网杆子,语气自豪,“农科院认证背书的宝贝疙瘩,听说那些大领导都被惊动了!”

“前天,就连部队里的官长都亲自来看过!”

“也是在那天,这些战士才被调过来的!”

“为啥?就是因为咱这银鳞鱼,是要给国家解决大事的!”

“从前天开始,有这些最靠得住的人民子弟兵,恪尽职守给咱们基地守着铁丝网巡逻,那些少数贼胆大的偷偷摸摸、打坏主意的家伙,保管一个也别想溜进来!安全感满格!”

他大拇指一竖,说出的话朴实又极有分量。

“丁组长说得对!”复员兵周红兵听到这话,立刻接茬,带着对军人同志特有的认同和自豪感,“有这些兄弟们站岗,咱睡觉都敢不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