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鼎当当 作品

第178章 已经不用找了,殿下自己找到了(第2页)

有人从后面牵拉秦嵩的衣裳,秦嵩却默不吭声,把衣裳撤回来。

因为他是值班大臣,他知道,太子都喊出来了,你不满我的人行事,生了老二就挑我错的,放任咸宁侯不买我的账,欺负我的人,还不让我反击?有种你废了我呀。

咱能高高兴兴跳出来,在一旁指手说,废呀,废呀?

就算心里这么想的,也不能干呀,我又不傻。

皇帝不动声色看向他,他不得不站出来,也站队太子说:“陛下。咸宁侯功劳再高,权力再大,他还只是个臣,太子则是他的君,让人教训他,对不对,他都要受着……”

没肯定五城兵马司的权力,没说五城兵马司该不该抓人。

反正太子是君,就是对的,强调了这事儿法统上的合理性,这个调定下来,等于揭破了这件事情的本质。

皇帝,何尝也不是做个测试?

看此情景,他不由在心里长叹。

他冲太子宣布说:“朕希望此事能够妥善处理,不要寒了大臣,毕竟山西战事要紧,不要延误了军情。”

这事是妥协了。

你抓了就抓了吧,抓了小惩就行了,而且山西战事要紧,你要尽快放人,否则就是延误军情。

本来说让人带巡城御史赵可怀的。

人还没带来,朝会就先结束了,想必皇帝去了后宫,他的任贵妃人已经在等着跟他闹了。

太子踹了一脚感觉喝高了的刘行知:“怂的,一个劲儿喝酒壮胆,酒气都溢出来了,赶紧回去,让你那位给孤找事儿的师爷滚过来。”

刘行知只好说:“子时才去抓的人,抓回去再怕夜长梦多,一折腾,一审讯,现在师爷不一定在衙门,我哪找他去呢?”

太子问:“我管你呢?”

刘行知回去,寻找沈砚,沈砚刚走,而审讯咸宁侯都已经出结果了,他是真没想到,朝会结束他人到,咸宁侯认罪了。

咸宁侯供认不讳,说自己派师爷去恐吓沈砚,想给沈砚要3万两是真的。

上次收到10两银子,被逼息事宁人,回去之后他越想越气,这次听人说沈砚在做生意,手里有钱,顶不住有下人谗言教唆,干了傻事儿,自己身为高爵,理应奉公守法,因为对自己要求不严,连纵兵灭门的鬼话都说出来了,所以五城兵马司怎么处罚他他都认,希望能给他一个机会,毕竟大同那边,蒙古人的威胁还没有解除……

刘行知捧着口供,想到朝堂上都快打起来了?他们知道不知道有这份口供君臣无言以对呀?

下面是签字画押。

还有自己师爷代替自己做的批复,建议解封京西车马行,对咸宁侯进行训诫和警告,罚银50两。

绝。

自己找表弟到哪找去?

刚走,估计到那补觉了,不如把这个走完手续,然后带过去给太子看看?

其实是我们起猛了。

我表弟已经算准咸宁侯说怂就怂,肯定会认罪,这才放心大胆抓人的吧。

毛兴打着哈欠,眯了一会儿醒来,来拿口供,告诉说:“师爷说了,让我们手续尽快走全,他的意思是,用铜板复刻一份,刊印出来,交由太子,好夹带到邸报里。”

刘行知命令说:“你已经睡了一觉了是吧,这事儿你来办,太子那里还有事情安排。”

把这事儿交给毛兴。

他就到处找沈砚去了。

补觉是肯定的,他去哪补觉呢,沈家大院,城外东便门的庄子,总不能去门头沟吧。

找完找不着。

刘行知掐着指头,等着罗娘子告诉自己。

罗娘子打发他走:“你回吧。如果城里这里都找,找不到,你就不用找了,你放心好了,跑不丢。”

刘行知追问:“你知道他在哪是不是?你知道不知道出事儿了,太子等着见到他人?”

罗娘子迟疑说:“我不知道。”

刘行知说:“你知道,我看你犹豫了。”

罗娘子说:“我真不知道。”

刘行知没办法,打马回去,打算给太子汇报,桃枝说太子不在府上,去豹园休息了。

赶到豹园。

春杏说:”殿下补觉呢,已经睡下了。他让你找人是吧,已经不用找了,殿下自己找到了。你直接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