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他就死在先人给他造的窝里
回到门口沟,一个意外出现了。
让人万万想不到,安世恒跟吏部考功司郎中王万象是表亲,而且他妹子,又作为续弦正室夫人,许配给了王万象,只是还没来得及成亲,家里就出事儿了。
出事的时候,偏偏安世恒这位小妹陪着姑姑去礼佛,下大雪困寺庙了。
吏部考功司郎中是五品官,但这个五品官掌天下官吏考功,你说含金量多大吧?
而且他还有个特殊的身份私下在传,并没被证实,他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刘恩的干儿子。
高太监都后怕,坐驴车来寻找沈砚。
沈砚也回忆起他跟安世恒见面的场景,怪不得安世恒从利益的角度同意跟自己合作了,但态度上,总让人觉得阴恻恻的,你看,这不是答案吗?
也许人家等着看自己做两年煤炭霸盘,就看做成什么样,要是赚钱了,弄不好到时候他设法去接手。
不过,他一家灭门后,大家都觉得人死完了,那些泛泛之交不知底,生意伙伴,谁上门送大礼,谁不觉得上门都晦气?沈砚派老徐和高超上门吊唁,反而成了雪中送炭人,仗义屠狗辈。
王万象年后着急纳安世恒的妹妹,或许为了插手安家产业的分配,众多的田地铺子什么的,到时作为夫人的嫁妆就充入府内了,但唯独这个煤窑,他找人了解一下现状,等着高老爷去找他呢。
这就是厉害的人。
高老爷怎么上门谈?
去课税吗?
反正煤矿不采,他也没什么损失,一二百未被处置的窑工,现在还在巡检司管着,靠采矿司垫钱供吃喝。
谁着急?
高老爷匆匆来找沈砚,就是来商量这事儿的,二人研究了一两个时辰,最后沈砚想到了一个办法,既然磁家务巡检司还扣着一堆煤窑工人呢,因为很多人有身契在安家,送王万象府上好了,是不是?
涉案的杀完了,剩下的是无辜的,这些人还给你们家,你们家养着去吧。
高老爷不放心:“这太毒了,咱们说无辜,未参与,他们就相信是无辜的?哪怕只是有可能参与了,他能收下这些杀了自己老婆一家的人,自己还要出羁押费领回去养着?太得罪人吧?”
但他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本来他去收课税也是一种逼表态的办法呀。
他不敢。
现在沈砚让巡检司这边去,他还能反对呢?他最终说:“这也是个办法,就这么办吧。”
就这样,一说把窑工给他们,立刻反制了,最重要的是,卖身契虽然在他们家,但来路不正。
你要是安世恒,他无所谓,但王万象是官吏,他怕影响自己仕途,加上安四小姐噩梦未醒一样感到恐惧,他人慌了……
就这样,王万象把煤窑还给高老爷这边的采矿监。
高老爷还假装不愿意要,建议他们家继续采,跟采矿司的合同没有结束,今年年底都不一定找得到下家,到时候这些窑工人吃马嚼的,今年的课税没法给宫里交代,他是可以替王朗中想想办法,帮王郎中问问十里八乡谁会接,但他不敢打包票。
王万象嫌事多,反而倒给了五十两银子。
高老爷都不得不佩服沈砚的手段。
就这样,煤矿经过采矿监,给到了沈砚这边,采矿监不但免了今年的课税,人家王万象已经认了五十两,他把课税完剩下的二十五两补贴给沈砚,好尽快恢复生产。
但京西商行的危机出现了,年后用煤量锐减,车行生意下降,铺面的收入也不理想,现金周转慢,寅吃卯粮这种办法就有点捉襟见肘了。
车行的账房最有经验,察觉到这种危机,告诉沈砚,通城欠人家的一百多两很可能给不出来。
这把沈砚吓了一跳。
年前,他走私大锅,弄了不少马,要么补进车马行,要么给了巡检司,用来练就骑兵,快速机动,也曾卖出去一部分,现在一算缺口,一卖要卖十来匹,他还真不舍得靠卖马把钱凑出来。
但人家的钱要还,那么多兄弟要养,煤矿要恢复生产,买河边的地从货款中挪走的货款要补回去。
几个账房下来跟沈砚一起核算,最好是能弄来五六百两银子,要么就是赶紧让生意恢复到年底的八成以上。
沈砚也不免苦于对策。
过年给窦先生送去两个瓷瓶,窦先生则送给沈砚一身他自己的衣裳。
为了打消沈砚的顾虑,窦先生向他解释,这是他来中国的路途上,乘坐西班牙人的船,遇到一位西班牙贵族,人家赠送的衣裳,一来西班牙人和意大利人风俗不同,自己不是很喜欢,二来自己太胖了,所以转赠给了沈砚。
他乐滋滋地说 :“你学西学,可知衣服也是学问,我听赵御史讲,中国的史书中就有舆服志,所以有一套西服,起码也能证明你学过西学。”
看着窦先生殷切的模样,沈砚尴尬地笑笑,就到他告解的房间里去换装。
两人也是亦师亦友,有时只有二人时并不严肃,窦先生就在告解室外面,背靠着告解室,开玩笑一样说:“神父。我有罪。我有一位学生,我怕他西学精进,超过我了怎么办?”
沈砚也被他逗乐了,一本正经地说:“告解是我教神圣的宗教仪式,参与角色有特定的宗教规范,神父作为经过教会授权的神职人员,承担着特殊的宗教职责。你冒犯了。”
窦先生突然轻轻地说:“在西方,教廷犹如你们的皇帝,教区的主教,权力不下于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