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鼎当当 作品

第110章 生了个女儿,我就可以纳入宫

沈砚没想到刘行知说反悔就反悔了,大过年的拉了两个盟友向自己发难了,一个是他的族叔沈忠,一个就是罗娘子。

沈砚想过刘行知会反悔,但没想到反悔那么快,现在给你说什么,你偷偷做我师爷就行了,不用去衙门,我按月给你钱,说什么人家都说你用行政手段让别人去买太平缸,你再卖给他们缸从中挣钱……

在大晟这是个事吗?

别的衙门不都上门给送炭敬了吗?

卖太平缸是挣钱了,但主要都挣在五城兵马司,沈砚自觉自己这边,只是为了满足他们,让他们在短短的时间内能够拿到那么多的太平缸,以完成防火司的部署。

听着,听着烦了。

沈砚说:“别的我都不跟你较劲,防火缸什么的,你们自己想办法也行,我这边就几点要求,你要是同意,我还不想管你们衙门的一摊乱事呢。”

刘行知拿上纸笔,记录说:“你说,我记下来,回头我寻思寻思。”

记下来?

至于吗?

沈砚疑惑不已。

他提议说:“第一个要求就是教义录司交给我,我这个师爷你别也说解雇了,就说分配我专门管这一个地方好了。”

教义录司在他们内部人嘴里叫白莲邪教辨析司,借追踪研究白莲教,其实是为了聘窦先生,然后收藏天象器物,天文、物理、工匠书籍。

刘行知咬着笔头问:“还有呢?”

沈砚说:“这个录司的开销你得认吧?”

认不认?

认不认先记下来?

看我背后的人认不认?

沈砚又说:“你知道的,我对冶铁,木工,建筑,天文历法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越来越感兴趣,家院都已经修成这样了,大过年的,刨的都是坑,借用这个官督民办,给我个不违法的理由总可以吧?”

呃?

刘行知边记录边问:“还有呢?”

沈砚说:“继续收纳兵户,你知道,很多兵户我招过来,我都是考核的,这些人散落民间,流亡在外,反而是治安上的隐患,收下他们,以募兵的形式留下操练,弄不好是你这边的助力。”

刘行知记完走了。

然后,他去太子那里,跟太子的几位谋士,包括春杏姑娘一起,头对头去琢磨这些条件。

太子踱步来去。

他一敲折扇说:“这个白莲邪教辨析录司,如果真的能帮助捉拿白莲教教徒,瓦解他们的斗志,当然可以保留,借机养窦先生做他先生,纠集几个人研究天文和物理也不是不行,但要改为五城兵马司贴补,他自己要认开销的大头,别到时候塞个三五十个不三不四的人,他自己的钱省下来,继续给我炫耀他一天能收入几十两……”

他自己更正说:“也未必是不三不四,提高他交结士大夫的成本,赵可怀人家可是进士。”

太子再一敲折扇,下决心决定说:“另外两件事也依他,但是要物色可靠的密探,随时向孤汇报情况。”

就这样定下来了。

大过年的,宫中事情多,要招待群臣,有祭天接待外臣等事宜,很多事情都是他替皇帝去办。

他真的很忙,自觉这也是操了闲心,正要打发人散去,身边的大太监曹公公来了。

等人都走了之后,曹太监让小太监抬进来一个瓮,柔声站在一旁:“殿下,皇后娘娘和陛下合议过了,殿下不近女色是好事儿,但选妃还是要选的……”

太子猛地转过头。

曹公公看了春杏一眼。

是不是这几个妮子在阻挠呢?

浪蹄子们想自己做正妃侧妃呢?

太子站到瓮前,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用折扇敲了一下春杏和桃枝的脑袋,问曹公公:“谁说我不近女色了,她俩哪一个不是国色天香?我们大晟向来不求妃子出身,孤觉得无所谓吧。“

说是无所谓,太子太有所谓了,立刻起身,起身就走……

曹公公想跟上,被桃枝挡了回去。

太子至始至终,只有这几个贴身的宫人跟着服侍,豹园那边的人也是如此,而且他龙凤胎,因为皇帝信道,在道士那儿测命,听说双生子不吉,对外从不承认,而且从不让一双儿女同时出现。

有时候哪个是男的,哪个是女的,哪个在这儿,哪个在豹园,曹公公自己也分不清。

甚至他怀疑过两个人其实是一个人,直到有一次,他罕见见到两个人一同出现并吵架,这才不再心生疑窦。

但这也让他们好困惑。

如果将来荣登大宝,一男一女俩皇帝怎么办?

宫廷有密辛流传,从古到今,但凡双生的皇子皇女,都要悄无声息溺毙一个,或者将一个送走在民间终老,但关键是皇帝子嗣单薄,他舍得呢?

他杀了一堆奴婢避免人声张,所以现在在宫里都是禁忌,甚至很多宫人不知道还有个公主在宫中藏身,但将来怎么办呢?成亲之后怎么办呢?

曹公公一甩拂尘,心中不由长叹。

太子一口气冲到母后的寝宫中,皇帝也在,这也是一对患难夫妻,当初命运的坎坷让两个人相濡以沫,以至于皇帝虽然有其它嫔妃,但唯独对皇后一往情深……

以至于朝野认为,皇帝之所以子嗣不丰,就是光睡皇后造成的,而且皇后比他年龄还大,身体还总是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