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鼎当当 作品

第102章 立威于外,立信于内(1)(第2页)

刘行知说:“就是说,如果文管体系还要抢,因为我们用指挥和房吏撑起来的这个衙门已经很合理了,他只能往上抬高衙门的品阶,才能适合塞人,按照县令的规格给总负责人的说法,根本兜撑不住。”

沈砚说:“对。而且你要有格局,表现出大将之风,用原有武官,肯吸纳文吏,再同意给勋贵、高官子弟入职历练……”

刘行知说:“这个给勋贵高官子弟历练?也必须要有吗?”

沈砚说:“对。像你我二人,如果表现太菜,大内不想让我们带刀护卫,那么多勋贵高官子弟怎么谋公职呢?高官子弟闲职都找不到了,就会胡混,就像我这样的,你可以重点提及,像我这种不学无术的,现在只能在家养蟋蟀。”

刘行知点点头,又埋头书写。

写完了给沈砚看,沈砚揶揄说:“刘行知,你这语句十句里头七八句都不通顺,你读书都读狗肚子了呢。”

一说这茬,刘行知就暴躁。

他说:“我是女人,女人无才就是德你不知道吗?你现在嫌我读书不好,你男的,你捐了国子监,我能干什么呀?我能认字就不错了,你应该问你舅呀,又不扎本,又想让我成才可能不可能。”

沈砚没办法,快速给他润笔,重写了一遍,然后让他抄。

抄完之后,刘行知越读越觉得表弟写得好,跃跃欲试,又给他说:“现在就去见召大人。”

沈砚想了一下说:“最好让他带你去见太子,免得夜长梦多,公文下来,任命下来,我们马上去镇压那群御史。”

刘行知歪过脸,“啊”了一声惊讶。

对付御史?

啥时候小破武职衙门可以对付御史了?

沈砚说:“你等着看,看我弄不死他们,要是不服软不道歉,让他们官衙都没有……”

刘行知大吃一惊说:“咱俩在家逞一回口快就行了,你可别去招惹他们啊。”

招惹他们?

沈砚说:“人要站不直到哪都受欺负,五城兵马司就是跪太久了,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他东城也在我们的管辖范围呀……你等着看好了,你要胆小你别干这个,你要干这五城兵马司,就只管对太子负责,严峻执法,其它人对你而言无所谓。眼下御史们闹着要以文代武插手我们的事儿,咱们也可以上书,请求都察院左都御史由公爵出任……”

刘行知说:“你疯了,这玩笑也敢开。”

沈砚说:“我不开玩笑。你行不行?你要不行的话,师爷我替你干,只管听我的,我说怎么做你就怎么做就行了。”

刘行知请求说:“那我连夜进宫,你陪着我,然后到了东宫,你在外头等我。”

沈砚说:“要不直接陪你去见太子得了。”

刘行知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

写完上书,去完宫里,再出来都下半夜了,手中已经有了东宫批准署理五城兵马司的手令。

沈砚赶着马车,直奔五城兵马司去了。刘行知说:“回家呀。卧槽。沈铁柱,我还不习惯夜里去查岗呢。”

五城兵马司也是日夜轮班。

到了东城,沈砚把值班的人全撅起来了。

刘行知不停埋怨:“你可能狐假虎威了,借助为兄的官职,充分逞凶,你只是个师爷、师爷。”

什么师爷、不师爷的。

集合起来二十几个人,沈砚吩咐说:“现在出发,今夜突击临检御史办公的督察院灭火缸,看看水是否是满的,过道处是否有易起火之物堆积,传唤他们主官,不配合的一律抓了,以大晟律,凡人员不循现管,妨碍公差人员执行公务,欺陵守御官及知府、知州者,杖六十。”

刘行知差点跪了,冲他追问:“你疯了?”

沈砚说:“你懂不懂?新官上任三把火,先烧醒御史们再说,让他们知道他们在谁一亩三分地上办公,天亮之后再增援设卡,找到御史赵可怀,在他的公署搜查违禁之物,总能在他身上找个错,抓了再说,反正那时候左都御史也被我们带至衙门。”

刘行知那哪敢干呀。

然而二人在公署,独立的办公室就一点好,你在里头打一架,外头根本看不到。

师爷沈砚带上签发的公文扬长而去,身后刘行知被捆在太师椅上了,整个东城兵马司官署唯一一把,嘴里还被塞了只破袜子。

他两眼发昏,就觉得命不久了,早知道当什么官呀,现在被表弟挟裹着,这个憨大胆,弄不好上任第一天就没命了。

沈砚带人直扑督察院。

督察院有人值班,这些人都是试御史或监察御史职级较低,需承担基础事务,还有经历司、都事司各自的官员,一听说五城兵马司上来要查督察院的火防情况,大家面面相觑,想着没上头的命令他们也不敢,几个监察御史不敢怠慢,揉揉惺忪的睡眼,跟着他们巡查。

没一个防火缸中有水。

你说冻住了也行,结果就是没有一个缸里头有水,这种顶级衙门,谁监督他们呀?

有的地方易燃之物堆积,有的地方门道过窄……

沈砚说:“可见举报属实。现我五城兵马司依大晟律传唤你机构负责长官,请你们紧急进行通知。”

一名监察御史不敢相信道:“哎。你五城兵马司的人疯了吧,我们左都御史那是什么身份,那是丞相……”

左都御史单纯从官职上论,是副丞相,自从高皇帝罢丞相,正丞相现在没了,他已经是文官第一人。

沈砚说:“拒不配合,为督察院安全考虑,我们只得予以查封,并依法弹劾,你们都收拾收拾,立刻远离此地,我们给你们主官留着时间,天亮若不至,等封条送来,则依法予以查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