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立威于外,立信于内(1)
宫里回消息了,王太监申请回宫却被否了。
刘公公察觉皇帝时不时会问沈砚怎么样,他特别喜欢听纨绔子弟家破人亡之后,被现实教训的故事,像前面卖煤饼,之后后面斗蟋蟀,现在被未婚妻退婚,他比谁都爱吃瓜,然后再咂舌说,这孩子太可怜了,刘恩,你让那个王瑾多照看点儿。如果让王瑾这就回宫了,下次皇帝问起,刘公公怎么说?
所以刘公公为了取悦皇帝,一定要求王太监坚守他的阵地,沈砚纨绔好呀,皇帝就想看到他纨绔。
他真成才了,万岁爷才不舒服呢。
至于那点开销,重要吗?
大晟缺那点钱吗?
那唐朝皇帝李隆基说他宠妃喜欢吃荔枝,运荔枝那么难,为保证荔枝新鲜送达长安,用驿马昼夜狂奔,“十里一驿,五里一堠”,沿途不知耗费多少人力物力,那不还得年年运送?怎么着,咱们当今圣上想可怜故威宁伯世子,在可怜中乐一乐,宫中是舍不得王太监,还是不舍得花那几个钱呢?
刘公公把钱批了,不但愿意给,还要求把欠条之类的带回宫里,这都是证明沈世子惨状的铁证呀。
皇帝啥时候心情不好了,就可以拿出来,给他说:“陛下。故威宁伯世子又欠人家钱了。”
他能不高兴吗?
因为老祖宗要欠条,王太监难得慷慨大方,把钱全给罗娘子结了,把欠条什么的全部收走。
然后他就坐等罗娘子把房子给他恢复原貌了。
现在钱也付了,你没理由让我住在四墙都没了的房子吧?
回想昨日清晨,王瑾有一种牙疼感,恨得牙痒。
我一大早晨起夜,尿都没尿完,夜壶都还在呢?
我一个大太监,当时手下惊扰不知所措,我也不好意思众目睽睽下单独提了我的夜壶走,倒了之后再去洗涮、洗涮吧?
事后又那么多事儿在等着,我也没有好意思单独安排。
现在一回来,那锡壶在视线下明晃晃的,不好意思瞄过去,却又不放心,总想瞄一眼。
罗娘子一时没有太好的借口。
修复房子的事情,她也只好同意了下来。
等沈砚从南城兵马司回来,刘行知也是一起到家的,她赶紧关起门来追问二人。
罗娘子说:“钱他给了,再没借口继续动工,我看他不舍得走呢?要不,就这么算了?”
刘行知不干:“我以后住在这儿,我方便吗?他监视咱们呢,不行,铁柱,你必须赶他走,你要赶走他,表哥一高兴,给你付房租啊?”
沈砚笑笑。
我有说不赶走吗?
你怎么比我还积极呢?
他马上说:“是呀。我们不碍事儿,一家做生意的工坊,他能监督到什么,发现表哥是表姐麻烦就大了。为了表哥,也不能这样就算了。”
晚上,罗娘子拥着沈砚,问他:“这王太监把钱给了,工程也结束了,也不让我住耳房了,我已经住习惯了,我不想带着孩子回窑厂,那边你要是回不去,就不像是个家。”
沈砚说:“你家里也要顾呀,这边原先要建的窑该动工、动工,王太监找不到你,安排别人别人也不听他使唤。我们再立个契,前面租赁抵欠款,欠款给了,咱们就不走租赁了,改为我以房产入股,占股份,只管再干,他天天住咱爹的屋,不赶走,留着他当咱爹供呢?”
他这几天跟着刘行知往来五城兵马司,开始替刘行知掌握五城兵马司的情况。
五城兵马司已经开始五合一了。
说实话,除了南城,就北城忙碌。
东、西二城你都是去挑泔水,清理街道沟渠,保持公共环境的卫生与整洁,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的。
那边都是皇亲国戚和各种官署,该你管但你根本管不着。
至于中兵马指挥司,紫禁城都在他的中城范围,请问皇帝向你报案,你带几个不法的太监离开呀?还是皇帝后宫,你有权力出入巡检呀?
所以这四百多人平均去分配使用没必要,而且按照近亲远疏,把中兵马指挥司高看一眼,以他们为五城兵马司马前首,也显得荒唐可笑。
眼下五城兵马司不但要合并,而且必须以南城为首,这不只是得不得太子宠信的问题,这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的。
南城最忙,事务更多,更繁杂,它要有权力从其它地方抽调人手来支援的话,能更好地调剂人员。
关键是文官体系一看衙门要动,立刻来争权了。
御史赵可怀提出五城兵马司官宜取科贡正途,职检验死伤,理刑名盗贼,品阶应同一京二县的县官……
似乎很合理对吧?
这都是胡扯呢。
眼下的问题是他们不能“职检验死伤,理刑名盗贼”吗?
文面上看,写的好,对呀,考虑真周到。
那在治安维稳,消防管理,市场管理,市政维护等等职责之外,又给你揽个活,这不是嘴皮子精是什么呢?
但文官体系一插手,问题就麻烦了。
人家会说会写,在上位者那儿天然占优,就这御史一封折书,谁看完之后不是想,对呀,找个勋贵或者大老粗主政,这么复杂的工作他能干下来吗?
肯定干不下来。
但这么复杂的事务,嘴皮子精们就能干得下来吗?
他们也干不下来,就捕盗就累死他们,让他们干,好在什么地方,干不过来我会说,我会哭,我知道怎么对付上头。
罗娘子为了不给王太监面见,隔日回门头沟窑厂了。
吃完饭,沈砚去做他的木模,刘行知就跟到里头去,问沈砚:“你说这个正职,到最后不会被文官争取走了吧?我们跟文官争什么东西,背后如果没有阉党帮忙,就没有争过他们的时候……”
沈砚说:“但这也是好事儿,现在五城兵马司都不愿意文官主政,咱们几个要合为一体的衙门团结了,最起码都表态了,支持你上去吗?你担心什么?你现在就把职官秩序落实好……五城先合一,名正言顺了,你坐稳当了,我们才好去对付文官。”
刘行知对他言听计从,就在他的木工房里起草书文。
沈砚说:“这个时候不要争官阶,不要去论五城兵马司合五为一官职升不升,要的是职权划分,五城合后,职官要事务化,主官们分别指定职责,负责治安维稳的,负责消防管理的,负责市场管理的,负责市政维护的,及其它……你把这个职责划分详细,眼界上就高过他们文官们。再然后,就是把文官提前填进来,分支主官任用我们原有的指挥,同知或者吏目,把宛平和房山吏房对应职务的副职拿来兼职,架子一搭,他文官就插手不进来了。如果他要插手,就要抬高官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