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 章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才能把自己变强大(第2页)
沈砚不好意思说:“你要能读书,你也知道,别打岔。”
他又说:“这个事完了之后,我把模具做出来,送你回去,你组织人手,把瓦给烧出来……”
他说:“先试试能不能压成干瓦坯,试一下,两手准备,万一可以呢,将来我们制砖制瓦比他们快,不要怕烧废,没事儿,现在窑我接手了,烧废我赔得起,我们就是要尝试新东西,接下来我们还要考虑,将碳一起烧。”
罗娘子大吃一惊:“官人。把碳一起烧上?”
沈砚说:“对。改一下窑就可以了,不然呢?回头我给你图样和模具,咱们再烧点儿耐火的炉膛,毕竟大冬天天气寒冷,眼下的生意要放在给人做火塘,改炕上。那边你们烧窑是用煤还是用柴,我看是用过煤……”
罗娘子说:“用煤。一般的黑窑不知道,以为用煤贵,实际上用煤更耐烧,算下来比买薪省钱。”
沈砚问:“价格呢?”
罗娘子笑着说:“给你讲了呀,我哥家嫂嫂就有亲戚在官督民办的煤矿上管事儿,咱们常年跟煤矿打交道,咱们买,是百斤一分银子,市面上批发煤,至少要一分五,沿街卖的时候,散着称,论斤卖,那就没谱了,都能卖到1文钱1斤,1文钱2斤。”
沈砚说:“你开始买煤,上千斤、上万斤买,雇人砸碎压饼……”
罗娘子说:“根本用不完,官人,而且压成饼的,我们自己也买过,不好用,压太结实,不好着火,自己用没必要。”
沈砚笑着说:“谁说自己用了?吴财主这完工后,我每天去通州,带上煤饼去,其实你知道我为什么买你的窑呀,是我看到你们在用煤,问你了,跟煤矿上关系好不好,多少钱能买来,我是通过咱们这边,往通州卖煤卖砖卖瓦。以我所学的地舆知识,通州没有煤矿,你不压成饼,大块小块的,不好运,所以我们压成饼,你不是说燃烧不好吗,你试试混入稻草,打成蜂窝,想想办法嘛……”
老徐恍然大悟道:“老大冬天挣钱的底气,就是往通州卖煤?也是这个原因,才买了一匹马?”
罗娘子说:“我们那边也有往通州贩煤的呀。”
沈砚说:“他们卖不过我们,回头你让我见见咱们的关系人,好好谈谈,保证我们的价格更好,而且我们准备全套的东西配合卖煤,比如火盆,比如耐火砖,再比如火炉,别人卖煤只管煤,我们的目的就是冲着给人取暖的。”
罗娘子说:“我听说用煤取暖有死人的,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天亮人就无声无息死了,那冬天太冷,冷的时候,我也想用煤取暖,就不敢用。”
沈砚愣了一下,他欣喜若狂说:“那太好了。太好了。”
罗娘子震惊说:“怎么会好呢。死人。人都不太敢用呀。”
沈砚一拍大腿站起来,冲她说:“糊涂呀,给他们家包打火塘,外接烟囱,用不用砖头?”
他说:“咱们说到明处,用煤取暖,弄不好会死人,所以我们可以给打火塘,打火墙,打烟囱。”
三个人全愣了。
卧槽。这本来一件多影响卖煤的事情,他啥人呢,他反而为此快高兴疯了。
沈砚说:“罗娘子,你再托人买点鸡或者兔子,我们自己观察,看看烧煤它们死不死,都是怎么死的,为啥死,一定要找出原因,这样我们就胸有成长了,我从小到大读书,都是要找出原因,问一个为什么,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别人只知高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却不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过程才能把自己变强大……”
看着东倒西歪的三人,他赶紧打住了,这不是在学堂。
他就说:“老徐这边,回头你去通州,这边没啥事了你就去,到那边联络生意,我则运煤过去,你要保证卖掉煤,还要保证可以联络到活,让我能当天拉粮食返京,过年了,通州往京城转运粮食转运不过来,运费会涨,粮食也涨,无论是拉给别人,还是我们择机囤积,都可以,囤粮的话,到年底之前再放出来。”
老徐脱口道:“你怎么知道粮食来不到?”
沈砚笑笑说:“我就是知道。几十里的距离,有人推着独轮车就在往返,我问题,不给你四五十文,你干这活呢?”
他说:“他们独轮车往返,为了保险,最多、最多拉三、四百斤粮食,而而咱们马车拉粮食,起码是他们的三到五倍,就算安全起见,备上车轮和车轴也拉得下。一路往返,他们四、五十文,咱们一天一百多文不应该吗?”
老徐问:“十天一两银子?”
他又更正说:“不不,800文其实就可以换一两银子了,八天一两银子?不到八天,我的天呐,要不我们再弄辆马车吧。”
沈砚“嗯”了一声说:“现在还不行,备着钱囤点粮食,还要周转煤和砖,要挣到钱了,我们肯定还要买马,我们上蒙古买马,我们贩马,现在委屈你们点儿了。老徐你到了地方看,如果腿慢,先弄头驴,将来淘汰下来,给罗娘子拉磨,磨煤面,牵鼓风机。”
就这样,四人各做安排,沈砚就起身,带上罗娘子去苏御史家了。
不知道苏御史本月的考成有着落了没有,类似这种弹劾,波及并不大,还是正义行为,也才是干正事儿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