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清水湾 作品

第十七回 白石溪拉锯 枪炮破“神咒”(第2页)

黄老三赶紧回去报告宁国学。宁国学听后,眉头紧锁:“这次来的敌人太多,硬拼肯定不行。我们得想个办法,利用地形优势,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张进礼和万太义却不以为然。“怕什么?”万太义拍着胸脯说,“我已经请了‘黄号军老祖’上身,画了‘无敌神符’,保证让张云佩有来无回。”张进礼也附和道:“对!咱们有神兵护体,还怕他们不成?”

宁国学无奈地摇摇头,对黄老三说:“你带一队弟兄,去东边的山口设伏,那里地势险要,适合打埋伏。我带一队弟兄,去西边的树林里隐蔽,等敌人进入包围圈,我们就两面夹击。让张进礼和万太义带着剩下的弟兄,在村口列阵,吸引敌人的注意力。”

黄老三点点头,立刻带着三十多个弟兄,赶往东边的山口。他们在山口两侧的山坡上埋伏好,手里拿着步枪和鸟铳,眼睛紧紧盯着山口的方向,等待敌人的到来。

没过多久,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和脚步声。黄老三探头一看,只见张云佩带着五百多民团士兵,浩浩荡荡地朝着池坝走来。他们举着旗帜,拿着枪,气势汹汹,看样子是志在必得。

“准备好!”黄老三低声对弟兄们说,“等他们进入山口,听我口令再开枪。”弟兄们点点头,握紧了手中的武器,紧张地等待着。

民团士兵很快进入了山口。他们排着松散的队伍,大摇大摆地往前走,根本没有察觉到埋伏。黄老三深吸一口气,举起步枪,瞄准了走在最前面的一个民团小头目。

“打!”黄老三大喊一声,扣动了扳机。“砰”的一声枪响,小头目应声倒下。埋伏在两侧山坡上的神兵们立刻开火,子弹像雨点般落在民团士兵中间。

民团士兵顿时乱成一团,纷纷寻找掩护。张云佩又惊又怒,大喊:“有埋伏!快撤退!”但已经晚了,山口两侧的山坡很陡,民团士兵根本退不出去,只能被动地挨打。

黄老三带着弟兄们趁机冲锋,与民团士兵展开了白刃战。他挥舞着大刀,左冲右突,杀得民团士兵节节败退。弟兄们也士气大振,跟着他奋勇杀敌。

就在这时,西边的树林里传来了枪声和呐喊声,宁国学带着弟兄们杀了出来。民团士兵腹背受敌,更加慌乱,纷纷扔下武器逃跑。张云佩见势不妙,也顾不上报仇了,带着几个亲信,狼狈地逃跑了。

这场战斗,神兵大获全胜,缴获了大量的枪支弹药和粮食。百姓们欢呼雀跃,纷纷称赞神兵是“神兵天将”。张进礼和万太义更是得意忘形,到处宣扬是“无敌神符”保佑,才取得了胜利。

黄老三却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知道,这次胜利是靠宁国学的战术指挥和弟兄们的奋勇杀敌,而不是什么“无敌神符”。但他也明白,有时候,迷信也是一种力量,能让绝望的人们看到希望,能让胆小的人们变得勇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战斗结束后,黄老三在清理战场时,发现了一挺民团丢弃的机枪。他好奇地摆弄着,发现机枪的枪管里卡着一颗子弹,难怪刚才战斗时这挺机枪一直没响。他突然明白了什么,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 他把宁国学拉到一边,指着机枪说:“宁公,你看,这机枪卡壳了。刚才战斗时,民团的机枪一直没响,他们肯定以为是咱们的符咒起了作用。”

宁国学看了看机枪,也笑了:“是啊,这可真是歪打正着。不过,这也提醒了我们,武器再好,也需要好好保养,否则关键时刻就会掉链子。”

黄老三点点头:“我明白了。以后我们不仅要好好练习枪法和战术,还要学会保养武器,这样才能在战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宁国学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孩子,你越来越懂事了。咱们和那些民团不一样,他们仗着有几杆破枪就横行霸道,根本不懂珍惜。咱们的武器是弟兄们用命换来的,每一颗子弹都要用到刀刃上。”

黄老三将卡壳的机枪拆解开,仔细清理着枪管里的泥沙和铁锈。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专注的脸上,手上的老茧被枪管磨得发亮。他想起刚入坛时,自己把希望寄托在轻飘飘的符纸上,如今却在冰冷的钢铁中找到了真正的力量。

“宁公,你说这机枪卡壳,会不会被弟兄们当成‘神力显灵’?”黄老三突然问。刚才战斗最激烈时,民团那挺机枪突然哑火,确实让神兵们士气大振,不少人嘴里都在念叨“神灵保佑”。

宁国学蹲在他身边,帮着递工具:“让他们这么想也无妨。有时候,一点‘奇迹’能让弟兄们更有信心。但你要记住,真正的奇迹,是咱们自己打出来的。”他顿了顿,看着远处正在分发粮食的百姓,“你看那些百姓,他们信神,是因为日子太苦,没别的盼头。咱们得让他们明白,能救他们的不是神仙,是手里的枪,是团结起来的力量。”

黄老三用力点点头。他将清理好的机枪重新组装起来,拉动枪栓,“咔嚓”一声脆响,流畅而有力。他举起机枪,瞄准远处的树干,想象着张云佩逃跑的背影,眼神变得坚定。

果然,当天晚上,池坝神坛就传遍了“神灵显威,破了民团火器”的说法。万太义拿着那张被子弹打中的血符,在篝火旁唾沫横飞地讲述:“当时那机枪正对着咱们的弟兄扫射,我立刻请动黄号老祖,念动‘定枪咒’,那机枪就像被钉住一样,再也打不出子弹!这就是神力!”

神兵们听得热血沸腾,纷纷围上来求“定枪咒”。张进礼趁机宣布:“明日起,加练‘请神上身’功!让每位弟兄都能得到神灵护佑,让民团的枪炮变成烧火棍!”

黄老三站在人群外围,看着这荒诞的一幕,心里却很平静。他知道,这些符咒和咒语或许能暂时鼓舞士气,但真正让他们活下来、打胜仗的,是宁国学的智谋,是弟兄们的勇气,是那挺偶然卡壳的机枪——而这“偶然”,也是民团平日疏于保养武器的必然结果。

夜深了,篝火渐渐熄灭,弟兄们大多已经睡去。黄老三却睡不着,他悄悄来到祠堂后的柴房,宁国学正在那里擦拭武器。“宁公,”黄老三轻声说,“我想教弟兄们保养枪支,您看行吗?”

宁国学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好小子,正合我意。明日起,每天操练结束后,你就带着弟兄们清理武器,教他们怎么擦枪、怎么装弹、怎么排除故障。告诉他们,这才是真正的‘护体功’。”

接下来的日子,池坝神坛出现了奇特的景象:白天,张进礼和万太义带着神兵们念咒、画符、练“请神功”,祠堂里香烟缭绕,咒语声不绝于耳;晚上,黄老三则带着愿意学的弟兄们在柴房里擦枪、拆枪、讲解武器原理,煤油灯的光芒下,钢铁的冷光取代了符咒的诡异红光。

有些弟兄不理解,觉得保养武器是“不信神”的表现。黄老三就拿着那挺卡壳的机枪给他们看:“你们看,这机枪为什么会卡壳?因为民团不保养,神灵才不帮他们。咱们把枪擦干净,子弹上足油,神灵才会保佑咱们的枪打得准、打得狠!”

这个说法巧妙地将“保养武器”和“神灵保佑”结合起来,让弟兄们更容易接受。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擦枪的队伍,他们发现,经过清理的枪支确实更顺畅,打起来也更有力,心里对黄老三的信服又多了几分。

半个月后,张云佩再次纠集兵力来犯。这一次,他学乖了,带来了四挺机枪,还特意派了一个懂武器的老兵负责保养。他发誓要报上次的仇,将池坝夷为平地。

得知消息时,张进礼和万太义还在忙着画“灭机枪符”,声称这次要请“太上老君”上身,让民团的机枪全部变成废铁。宁国学则和黄老三召集骨干弟兄,制定伏击计划。

“这次他们肯定会重点保护机枪,咱们不能指望卡壳了。”宁国学指着地图,“东边山口太窄,不利于展开;西边树林茂密,适合设伏。黄老三,你带一队人,带着炸药去炸他们的后路,断了他们的撤退路线。我带主力在树林里埋伏,等他们进入包围圈,就用机枪和鸟铳压制,然后冲出去近身肉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黄老三领命,带着二十个弟兄和几包炸药,悄悄潜入西边树林的后山。他们在民团撤退必经的小路上埋下炸药,接好引线,然后躲在暗处,等待信号。 没过多久,张云佩带着民团士兵果然进入了树林。他们小心翼翼地前进,四挺机枪分别架在队伍的前后左右,防备着伏击。张进礼和万太义带着神兵们在树林外列阵,胸口贴着“灭机枪符”,嘴里念念有词,吸引民团的注意力。

“就是现在!”宁国学大喊一声,树林两侧突然响起枪声。神兵们从树上、草丛里、岩石后冒出来,鸟铳和步枪齐射,子弹呼啸着飞向民团。

民团士兵猝不及防,顿时倒下一片。张云佩又惊又怒,大喊:“机枪开火!给我扫!”四挺机枪立刻喷吐着火舌,子弹像雨点般落在神兵中间。

果然,这次机枪没有卡壳。神兵们被压制得抬不起头,刚才还狂热的士气顿时低落下来。张进礼和万太义吓得躲在树后,再也不敢提“灭机枪符”的事。

就在这危急时刻,黄老三在山后点燃了炸药。“轰隆!轰隆!”几声巨响,民团撤退的小路被炸毁,碎石和泥土将小路堵得严严实实。

“不好!后路被断了!”民团士兵顿时慌乱起来。张云佩心里一沉,知道自己又中了埋伏,大喊:“快突围!冲出去!”

宁国学抓住机会,大喊:“弟兄们,冲啊!他们没退路了!”神兵们士气大振,纷纷从掩体后冲出来,挥舞着刀枪和民团展开白刃战。

黄老三带着弟兄们从后山杀下来,居高临下地射击,把民团打得晕头转向。他举着那挺清理干净的机枪,对准慌乱的敌人扫射,子弹精准地击倒一个又一个目标。

这场战斗打得异常激烈,双方伤亡都很大。但神兵们抱着必死的决心,加上熟悉地形,渐渐占据了上风。张云佩见势不妙,带着几个亲信,丢下部下,从一条没人知道的小路逃跑了。

民团士兵见头领再次逃跑,彻底失去了斗志,纷纷扔下武器投降。神兵们大获全胜,缴获了四挺机枪、几十支步枪和大量子弹。

战斗结束后,弟兄们围着缴获的机枪欢呼,有人突然想起什么,问黄老三:“三哥,这次机枪怎么没卡壳?是不是万道长的‘灭机枪符’失灵了?”

黄老三擦着机枪,淡淡一笑:“不是符咒失灵,是咱们的本事比以前大了。你看这机枪,只要保养好,就能打胜仗;咱们只要练本事,就能比符咒更管用。”他举起机枪,对着天空扣动扳机,清脆的枪声在山谷中回荡,“这才是咱们真正的‘神咒’!”

弟兄们看着黄老三手中的机枪,又看了看地上堆积的武器,若有所思。张进礼和万太义站在一旁,脸色尴尬,却再也没人去追捧他们的符咒了。

宁国学走到黄老三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夕阳下,两人的身影被拉得很长,身后是欢呼的弟兄和缴获的武器,远处的百姓正在升起炊烟,袅袅的青烟不再是神坛的迷信香火,而是人间烟火的希望。

黄老三知道,白石溪的拉锯战不仅打败了民团,更打破了弟兄们对符咒的迷信。枪炮可以撕碎符纸,但撕不碎人们反抗压迫的决心;迷信或许能带来一时的勇气,但真正的力量,永远来自于手中的武器、脑中的智慧和心中的信念。

这场战斗,让池坝神兵完成了从“信神”到“信己”的蜕变。虽然神坛的香火还在燃烧,但弟兄们的眼神里,已经多了几分清醒和坚定。他们开始明白,要想活下去,要想报仇雪恨,要想让黔东的百姓过上好日子,不能靠神灵,只能靠自己,靠团结,靠真刀真枪的本事。

喜欢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请大家收藏:()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