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钉死沽源

相较于独石口依托雄关险隘打造的“钢铁坟场”,沽源方向的战场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x-q^k-s¨w?.\c^o′m′

这里地势相对开阔,虽有些许丘陵起伏,但缺乏独石口那般一夫当关的天然屏障。

日军在此驻守的第25师团,是那个由独立混成旅团仓促扩编而来的乙种师团,兵员素质、装备水平与第五师团不可同日而语。

尤其致命的是,他们严重缺乏重火力支援,没有配备150mm级别的大口径榴弹炮。

此刻,这片相对平坦的土地,正被另一种形式的恐怖所笼罩。

轰!轰!轰!

沉闷而持续的雷鸣声,如同天神的战鼓,在沽源日军阵地的上空滚动。

这是临时加强给张自忠第一纵队的105毫米榴弹炮群在发言。炮弹带着毁灭的尖啸,如同冰雹般精准地砸向日军的前沿工事、观测所、以及疑似集结区域。

每一次爆炸,都伴随着冻土的喷泉和浓烈的黑烟。日军的土木工事在105榴弹的轰击下,如同纸糊的玩具般被轻易撕裂、掀翻。

精心布置的铁丝网被炸得七零八落,反坦克壕的边缘不断塌陷。

缺乏坚固永备工事的乙种师团士兵,只能蜷缩在加深的战壕和简陋的掩体里,忍受着大地剧烈的痉挛和冲击波的肆虐,每一次炮击延伸都让他们心惊胆战。.嗖¨嗖.小¨税_王′ ~耕¨鑫?最^全?

“八嘎!又是榴弹炮!”一名日军中队长灰头土脸地从坍塌了半边的掩体里爬出来,耳朵嗡嗡作响,他对着电话声嘶力竭地吼叫,“请求炮火支援!请求压制!我们的75山炮根本够不着他们的炮兵阵地!”

电话那头只有无奈的沉默和电流的嘶啦声。他们的师团炮火,在数量和射程上,完全被压制。

炮火延伸的烟幕尚未散尽,大地又传来了另一种低沉的轰鸣。

张自忠麾下的步兵,在加强的二号坦克连队支援下,如同潮水般涌了上来。

他们的进攻,不像进攻独石口的先锋军那般雷霆万钧、气势汹汹,反而透着一股沉稳、有序、甚至带着几分匠气的冷酷。

坦克并不急于冒进冲击,而是稳稳地停在相对安全的距离上,利用那挺致命的20毫米机关炮和mg34机枪,精准地扫射、压制着日军暴露的火力点。

步兵们则分成小股,在坦克火力和己方迫击炮、轻重机枪的掩护下,娴熟地运用着火力与运动相结合的战术:

一组人用索米冲锋枪和捷克轻机枪进行火力压制;另一组人则迅速跃进,利用弹坑、土埂接近目标;工兵在坦克掩护下,迅速架设简易桥梁或填平小型反坦克壕。?暁`税^宅\ ^更,欣.醉.筷,

一旦发现日军坚固火力点,立刻召唤伴随的81毫米迫击炮或后方的105榴弹炮进行精确拔除。

虽然他们在多兵种配合上远远称不上娴熟,但是对面的日军严重缺乏反制的手段,反倒是成为了他们以战代练的工具。

由于士兵们一开始还不熟悉这种打法,作战时偏保守谨慎,进攻步伐不快,但却极其扎实。

每夺取一个据点,立刻进行巩固。士兵们熟练地用工兵铲加固掩体,架设机枪位,铺设简易通讯线路。

后续部队则迅速跟进,在刚刚占领的区域外围,开始热火朝天地挖掘新的防御工事——反坦克壕、交通壕、机枪掩体、迫击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