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优势在我

时值隆冬,田野荒芜,百姓们在家里只会坐吃山空。-狐^恋¨蚊^血~ .追¨蕞.歆?章_截*如今只需出些力气,便能换取生存所需的粮食布匹,自然不会有人放过这个机会。一时间,九江、星子、德安、永修等地工地林立,热火朝天。

随着前来报名的群众越来越多,一项重要的工程就可以提前上马了——构筑岸防炮阵地。

九江、湖口两地的战略价值在于控扼长江航道与鄱阳湖口咽喉,在水运主导物资调运的时代,这一战略支点足以左右全国战局。同时,为了保持炮兵团火力配置的完整性,周辰着手遴选人员,专门组建了一支岸防炮兵部队。

老百姓都在干活,战俘们也不能白吃米饭,许多身体状况良好的战俘也被安排去挖沟修路。不同的是,他们身边都有先锋军士兵看守。

而在劳动的间歇,还有一些士官长(管作训)进行思想教育,一些原来由国军战俘转化来的军人也现身说法,不少国民党士兵的抵触情绪慢慢就没有那么强烈了。

在这个过程中,周辰把诉苦大会的思路告知了那些进行思想教育的军官,让他们在实践中进行摸索。哪曾想,当这个办法实施后,立刻引发了巨大的反响。

起初,士官长们只是按照周辰的指示,尝试着组织了几场小规模的诉苦活动。′兰~兰~文¨穴¢ ?庚¨辛,嶵′快′他们让士兵们围坐在一起,鼓励那些饱受压迫的底层战士讲述自己的遭遇。

第一个站起来的是一名西十多岁的老兵,他颤抖着声音说起家乡被地主霸占的田地,说到年迈的父母活活饿死在逃荒路上时,这个在战场上铁骨铮铮的汉子竟当场痛哭失声。

这眼泪仿佛打开了闸门。一个接一个的士兵开始控诉:有人说起被抓壮丁时,保长收了钱却还是把他强征入伍;有人哭诉在旧军队里,动辄就要挨长官的鞭子;更有人揭露前些年大旱时,县里的粮仓堆满谷子,老百姓却只能啃树皮......

军官们震惊地发现,这些平日里沉默寡言的士兵,此刻眼中都燃烧着熊熊怒火。更令人意外的是,当大家把苦难说出来后,整个连队的凝聚力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

那些曾经对训练、劳作消极应付的士兵,现在更加卖力了;过去见了长官就躲的老兵,开始积极建言献策。

周辰得知这些反馈时,正站在九江城墙上远眺。他望着长江上往来的船只,嘴角露出一丝若有所思的笑意:"看来,咱们这个雪球越滚越快了。”

考虑到以后的人才缺口会很大,周辰决定即刻开始搞教育,除了在部队以及辖区百姓中进行大规模扫盲以外,还要建立两所军校和一所技校——军官学校、技术兵种学校和技术工程学校。.1-8?6,t¢x,t′.\c?o¨www.

不过,除了尽快组织起教师班底之外,生源问题才是最令人头疼的,两所军校都不愁生源,军中和战俘营里多的是急需接受教育的人,至于愿不愿意就由不得他们了。可是平民百姓中又有多少人愿意来学门技术呢?

嗯,可以尝试一下把学习技术和一门好工作绑定起来,这年头招募学徒工要干好几年的活,还不一定教真本事。咱们技校学完就可以就业,宣传出去应该能吸引不少贫家子弟。

话分两头,南昌方面的国民党同样在紧锣密鼓地行动。除了调兵遣将以外,他们还召集了大批参谋将领召开军事会议,仔细复盘先前的几次失利,深入分析敌军的战术特点,试图从中找出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