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5章 抢弟子(第2页)
虽然有了张先生出面担保,但马校长的治学理念还是非常严谨的。他让人找来了俞子杰的保送资料,仔仔细细审阅了一遍之后,又让俞子杰现场做了一套京都大学入学摸底考试试卷。等俞子杰做完所有的卷子后,马校长又派自己的秘书去把历史系主任高松栓教授和著名的宋史专家邓广铭教授请了过来。
两位教授一进门,就看见了坐在马校长旁边的张先生,大家彼此都是熟人,一阵寒暄问候之后,张先生把俞子杰介绍给了两位教授,并讲明了自己的来意。
张先生讲完之后,马校长就把俞子杰做的试卷递给了两位教授,开口说道:
“老高,老邓,我刚才己经替你们初步考较过了,的确是一棵好苗子,这孩子今年才十三岁,称得起是少年天才,你们看看这件事情该怎么处理。”
高、邓两位教授一边浏览试卷,一边频频点头,高教授率先表态道:
“张先生收的弟子,自然是不会差的,于小友这种少年天才肯到我们这里来读书,真是与有荣焉呐。孔老夫子早就说过了,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我觉得这件事根本就没有什么好商量的,于小友今后愿意什么时候来,想听谁的课都可以,只要每一科的结业考试能过关就行了”。
俞子杰赶忙站起来给高教授鞠了一躬,“谢谢高先生,高先生谬赞了,‘小友’一词小子我确实当不起,先生以后还是叫我‘子杰’吧。”
“哈哈哈”,邓教授在一边笑了起来,“你这个小家伙,还挺懂得谦虚的,学问不分先后,达者为师,我看你的文字和历史功底都厚得很呐,特别是英文,比我们学校里那些留洋回来的教授们都不差,张先生的弟子果然是不同凡响啊!”
“我赞成高教授的意见,你只要能修够学分,课程和时间都由你自己选择,其他专业的课你也可以去听。我们学校自蔡元培校长开始,就始终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治学理念,我倒想试试,能不能把你培养成一个知识面广博的通才。”
“另外,我本人是研究宋史的,如果你感兴趣的话,我愿意收你当入室弟子,你看怎样?”
还没等俞子杰答话,张先生就跳了起来,“好你个老邓,居心不良啊!抢弟子居然抢到我头上来了!”
“哈哈哈。。。”,在几个半截子老头的大笑声中,俞子杰在京都大学里划水的事情算是敲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