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是猫大王啊 作品

第358章 白旗不降

晨光如同一柄锋利的金刃,缓缓剖开天际厚重的云层,将第一缕光芒洒向上邽城外的黄沙。

那座临时搭建的高台,被命名为“赎心台”,此刻正静立于天地之间,台前,魏续和他麾下的八百残兵沉默地列成方阵。

他们已卸下兵刃,身上的甲胄残破不堪,仿佛一群被狂风撕碎的稻草人。

风沙卷起他们的衣角,猎猎作响,那是这片死寂中唯一的声音。

城垣之上,闻讯而来的百姓密密麻麻,像黑色的蚁群。

压抑的议论声汇成一片嗡鸣,终于,有人按捺不住,指着台下高声怒吼:“就是这些狗贼!烧了我们的浮桥,断了我们的商道,还抢了官府的粮!该斩!通通该斩!”喊声如投石入水,激起一片附和,群情汹汹,仿佛要将那八百残兵生吞活剥。

台侧,崔业一袭青衫,身形笔直,手中捧着一本新印的《三立令》副本,面色沉静,未发一言。

他的目光越过人群,落在那个缓步登上高台的身影上。

陈子元登上台顶,并未看城墙上激愤的百姓,也未看身旁神情复杂的崔业。

他的目光,如同一把温和而锐利的梳子,缓缓梳过台下那八百双低垂的眼。

空气凝滞了,连风沙似乎都停顿了一瞬。

他终于开口,声音清朗,传遍了整个台前广场:“谁愿第一个上台?”

无人应答。士兵们的身子绷得更紧了,头垂得更低。

魏续紧咬着牙关,腮边的肌肉剧烈地抽动了一下。

他猛地踏前一步,走上高台。

他没有下跪,只是挺直了腰杆,解下腰间最后一柄佩刀,双手横置于台面之上。

那是一柄跟随他多年的战刀,刀身上布满缺口,是赫赫战功,也是累累罪行。

陈子元俯身,拾起那柄刀。

他的手指轻轻抚过冰冷的刀脊,仿佛在触摸一段沧桑的过往。

他看着魏续,缓缓说道:“刀可弃,心难赎。魏续,你今日带来的不是八百兵,是八百笔血债。”

话音刚落,他挥了挥手。

几名吏员立刻抬出三口沉重的大箱,在万众瞩目之下,砰然开启。

第一口箱子,满是崭新的红票母印,阳光下泛着朱砂的沉光。

第二口箱子,整齐地码放着一叠叠《格算初典》的抄本,墨香扑鼻。

第三口箱子,则盛满了幽州运来的冬粮,颗粒饱满的粟米在晨光下金黄得晃眼。

陈子元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他面向所有降兵:“自今日起,凡真心归民者,可于台前领取‘赎心票’一张。凭此票,可至公算所兑换三月口粮,可领《格算初典》一套,亦可获得一次账吏轮训的资格。”他的目光转向魏续,声音里听不出喜怒,“你若愿意,亦可报名。”

魏续整个人都僵住了,他设想过无数种结局,或是断头台上的鲜血,或是矿场里的劳役,却唯独没有想过是书本和粮票。

他身后,一名须发半白的老兵突然浑身一颤,猛地越众而出,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因激动而嘶哑:“小人李三槐!小人愿赎!小我愿赎罪!”

这一跪,仿佛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第二个、第三个人影接连跪下,请领赎心票的呼声此起彼伏。

不过半炷香的工夫,已有三百余人跪伏于地,尘埃中尽是叩首的身影。

他们怕死,但他们更怕饿死,怕家人饿死。

魏续紧握的双拳在微微颤抖,他看着那些曾经随他出生入死的弟兄,如今为了几斗米、一本书而叩头请命,一股难以言喻的悲凉与茫然涌上心头。

良久,他终于松开拳头,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低声下令:“全军,领票。”

城楼上,黄琬之的目光锐利如鹰。

她注意到,魏续的部众虽已尽数领票,但其中仍有百余人神色漠然,动作迟缓,仿佛只是在执行一道不得不从的命令。

她没有声张,只是回到公署后,立刻下了一道新命令,将“赎心票”悄然分为三等:一等票仅可兑粮,发给老弱病残;二等票可兑粮并入学算,发给青壮;三等票则最为特殊,持有者可申请成为新设的“民递使”,负责城与乡之间的公文、信件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