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在此 作品

第一百三十九章 盾牌

但是这并不代表古希腊式的作战方式被剔除掉了。相反罗马三线镇最后一线后卫兵,在传统意义上他们依旧采用着古希腊式的矛盾作战方法。

即使到了马略改革之后。罗马军团在使用他们的短剑和大盾的同时。仍然也保持了古希腊式的矛盾作战方式。当然这种短矛,换成了一种标枪。我们在古罗马的很多作战的记录里头,都能看见这种形式的作战方式在面对骑兵的时候,罗马人使用这种较为结实的长矛或者说是标枪组成阵型去抵御骑兵。这依旧是古希腊重步兵时代的遗存。

并且在武术上,或者说欧洲的武术上剑盾的作战能力1对1或者一对多的作战能力依旧,不如矛盾的存在。

当古罗马逐渐的衰落,附近的蛮族部落逐渐的文明化之后。为了抵御越来越强的骑兵势力的冲击,某种意义上罗马又重新回到了矛盾的时代。但是并非是古希腊的,回光返照反倒是近似于马其顿时代的战术。或者是二者的混杂。

当西罗马覆灭之后,欧洲进入了黑暗时代。以法兰克为代表他的步兵战术依旧吸收了一定程度上罗马的战术,但仍然带来了属于他们的特色。矛盾结阵的作战特色又一次出现在欧洲大陆上。比如维京人,凯尔特人依旧在使用,类似于古希腊这样的作战方式。但是只是略有不同而已。

同时在东方,晚期罗马军事依然在影响着拜占庭帝国。他们的步兵依然某种意义上使用着矛盾结阵的作战方式。直到曼彻刻特战役,罗马自身的军事力量彻底的被摧毁之后。科穆宁王朝重建的罗马军事体系里头仍然是以矛盾为主。

其实这种作战方式贯穿了整个中世纪的早期以及中期。直到生产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盔甲的效能逐渐开始取代盾牌。并且西欧城市的发展,冶铁业开始壮大,一定程度上使得盔甲的成本进一步下降。普通的士兵开始有了一定的防御能力。

并且由于西欧骑士制度的发展以及强盛。为了应对骑士的骑兵冲击。西欧一些军事家开始尝试,将自己的长矛加长应对越来越强势的骑兵。

军事改革开始在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与此相对应的火药也开始出现在战争中……

虽然说矛加盾组合对远程防御力好,但是单手持矛的长度,灵活性,攻击力和对骑兵的阻击作用都不及双手持枪。

单手长矛两米五封顶,再长就不能在一手持盾的同时做出刺击的动作了,而且由于重心的原因,单手持矛一般都持矛的中段,大大削弱长度的优势。

而双手长矛可以做四五米五六米长,虽然说对远程的防御力减弱了,但在攻击距离,威力和阻击骑兵的能力上都大大的增强了

当然还有一种持盾方式就是把盾挂在肩,大臂上,空出双手来控制长枪。

希腊军事技术进步的第一个标志:【斯巴达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