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车很及时 作品

第1832章 案情分析

  解剖室的通风系统仍在运转,腐臭味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消毒水的刺激性气味。张凯看着窗外的夜色,想起家具工厂那些散落的木屑和油漆桶,想起那个至今下落不明的凶手,心里清楚,这份解剖报告只是案件侦破的开始,接下来需要将尸检线索与现场勘查、监控排查、人员走访的信息串连起来,才能让隐藏在工厂里的罪恶无所遁形。

  刑侦支队会议室的百叶窗将晨光切割成条状,落在长条会议桌上,陆川面前的dnA鉴定报告上,“张宝德”三个字被红色马克笔圈了两道粗线,报告右下角“匹配度99.99%”的结论像颗定音锤,彻底敲定了死者身份。他指尖在桌面上轻叩,目光扫过在座的人——杨林的勘查服还沾着木屑,王帅的笔记本贴满监控截图便签,张辉的走访记录写满密密麻麻的批注,张凯的白大褂袖口残留着消毒水痕迹。

  “人到齐了,开始吧。”陆川的声音带着熬夜后的沙哑,将张宝德的证件照推到桌子中央,照片里的油漆工穿着蓝色工装,嘴角带着腼腆的笑,左胸口袋别着半截油漆刷——谁也想不到,这个老实巴交的男人,最终会以被分尸抛尸的方式结束生命。

  杨林率先起身,将现场照片投到幕布上,第一张便是垃圾房里的断指特写,白色油漆碎屑在阳光下泛着冷光。“现场共提取五块尸块,分布在垃圾房、木工车间废料堆、原料仓库及油漆车间周边,”他指着尸块分布示意图,“尸块断裂面均有锯齿状纹理,与木工车间提取的18cm手用锯条刃口形态完全吻合,锯条上的人体组织碎屑dnA与张宝德一致。”

  幕布切换到足迹照片,43码工靴印在木屑地面上格外清晰。“足迹步长75厘米,步宽18厘米,步角4度外撇,推算身高175-180厘米,”杨林调出步态分析图,“足迹前掌外侧压力集中,后跟压力均匀,符合右下肢轻微损伤或习惯性重心偏移特征,与监控中可疑男子的步态高度吻合。”他补充道,“在油漆车间搅拌罐旁提取到半枚掌纹,21个特征点清晰,已录入指纹库,但暂未找到匹配对象;围墙攀爬痕迹处提取的蓝色纤维,与张宝德工作服纤维成分一致,推测为嫌疑人拖拽尸块时蹭到。”

  “锯条的来源查清了吗?”陆川突然插话,杨林点头:“锯条为木工车间常用型号,7月11日下午,张宝德曾向油漆工小王借过同款锯条,称‘家里有活要干’,至今未归还,现场提取的锯条与小王借出的锯条编号一致。”

  王帅接着汇报视频分析情况,幕布上跳出七台显示器的分屏画面,银灰色面包车的身影在右下角闪烁。“7月11日下午4点15分,银灰色五菱宏光pLus停在工厂后门,车牌尾号‘28’,车身右前门有15厘米划痕,”他放大画面,“4点35分,穿蓝色工装、背微驼的可疑男子钻进副驾驶,该男子15分钟前曾进入木工车间,携带黑色布袋离开,布袋尺寸与尸块包裹需求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