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快消品

“资本....”

陈江仔细回味着糜竺的话语,目光扫过在场的那些士族出身的豪商,这些人从前或许以士族为傲,可在追随公孙度经营工坊且获利颇丰之后,这些人便立马转变了身份,不再以士族自诩,论起对士族的口诛笔伐,这些人的战斗力远比那些商贾还要强一点。

作为商部的主事,陈江很清楚而今的工坊代表的工业资本所经历的一切。

一开始,包括公孙度在内,人们对使用器械,集合工匠、学徒,雇佣工人,花费巨大代价开办工坊进行生产的模式并没有信心。

盖因这种方式简略看来并没有什么革命性的突破,不过是将天下间已有的事物合并在一起罢了。

当时的人们,不过将之作为公孙度上台后烧的第一把火罢了,并不会预料到那些轰隆作响的工坊将来会发展成什么模样。

但现实却给了那些讥讽之人狠狠一个耳光,先是襄平冶铁所捷报频传,冶铁炼钢的技术不断突破,使得辽东边鄙,一下子跃升为北地最大的生铁钢材生产地。

钢铁业的进步不仅带动了兵甲制作产业,同样带动了上下游其他相关行业,最终惠及了整个辽东,在有了襄平冶铁所这样的范例在前,各处作坊们不再束手束脚,开始了大跨步的扩产扩张。

或许是公孙度血洗了辽东豪族的缘故,在地方顽固势力缺位的情况下,从前那些被禁锢在地方上的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得以按照市场逻辑进行运转,并且飞快的被新兴资本获取壮大。

可以说,公孙度屠戮豪族,排名第二的受益者便是这些吃得脑满肠肥的工业资本,当然,公孙度为了防止他们坐大,也通过设置农庄的方式对他们进行了预先限制。

饶是如此,这些年里,辽东工业资本的发展速度仍旧让不少人大跌眼镜,以陈江在襄平的故旧的话讲,那便是襄平一年的变化,比之往常百年都要大!

来自襄平的书信中,人们谈论最多的便是铁道又修到了哪里,使得辽东不论寒暑都有百姓出门往来。冶铁所的炉子又变大了多少,整日里呆在冶铁炉前的大匠们又研究出了什么新配方,是否能够解决一直困扰幕府的钢铁加工难题。

坐镇官府的陈江很清楚,此时的辽东百姓绝对是幸福的,中原战事在让辽东工业资本得以迅猛发展的同时,也让当地的百姓获益颇丰。

官方增发的纸钞通过各种渠道,最终被辽东这头貔貅吞吃,这些钱再通过百姓劳作、贸易等方式流入民间,让辽东百姓有了远超天下间其他人的充足消费能力。

肉食、布匹、丝绸、农具、土地,以上几类贸易量,辽东在去年都稳居第一,可见此时辽地的富裕程度。

透过现象看本质,陈江与糜竺等人都很清楚,辽东百姓的幸福生活,其实是建立在冀州士族的尸骸之上的。

正是冀州豪强士族的垮台,才让以公孙度为首的幽州资本能够在冀州大吃特吃,哪怕是一点残渣,也让辽东百姓吃的肚儿溜圆。

“治中说的对啊!资本是必然要扩张的,并且它还会自行去创造让它安逸的环境。

冀州乡土间的士族痕迹仍旧太重。宗族乡老,土匪路霸,这些都是经济贸易的大敌。不用主公下令打击,这些商人便要踊跃出钱出力,来好好整顿下这冀州的不良风气了!”

可能在其他人眼中,乡间和气生财的乡老,照顾乡亲的宗族并没有那么坏,罪不致死,可坏在坏在这些人掌控了不应属于他们的权力、资源,他们阻碍了资本的通畅流动,就必然要遭受铁血打击。

“这.....对普通百姓而言,真的是好事吗?”

陈江想起幼时在家乡的见闻,联想起在场那些作坊主、大商贾们为了利益、为了利润不择手段干出的那些事,让他都有些踌躇,不知自己的行为是否真的对百姓有利。

基层百姓在宗族乡老控制下,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也会遭受压迫剥削,可他们由于血缘等纽带存在,日子勉强能过。

可若是宗族离散,没有了联系普通乡民的组织存在,百姓可真就成了眼前大商贾眼中的一盘菜了。

“呵,我在这瞎操什么心?农庄不就是干这个的吗?一种新型,不以血缘为纽带的基层互助组织,至少,农民能够依靠它抱团取暖.....”

最后陈江嗤笑一声,感叹自己杞人忧天,以汉地百姓的勇气,若真被商贾压迫到绝路,那肯定是要干出一番大事的,扯旗造反都有可能。

这对初生的工业资本来说,可不是个好消息,刚刚壮大的他们,还未学会掌控舆论,并且商贾因为长久的文化洗礼,意识尚未从卑下的地位中挣脱的他们,肯定会被搞得灰头土脸。

陈江思索并未持续太长时间,没过多久,他就被仆役引到了会场偏厅,这里已经汇聚了许多来自商部、财部的同僚。

“今日商议一事,那便是税收。

此前因一切初定,我等对税收都没有章法,除了使君特地点名废除了口算钱外,目前各地遵循的,还是灵帝时的章法收税,这样不妥!”

糜竺开门见山,便道明了他的看法,观点很明确,税法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了。

“治中所言甚是!”

陈江第一个附和,并且他还拿出去年的统计数据:

“从去年的税收统计上看,来自地方实物税的收入因为转运、征收成本高昂,真正到幕府手上的财货少的可怜。这些来自老百姓手里的民脂民膏,其实大半是用来养地方官吏豪族了!

当然,即便只有小半,积少成多,也不是个小数目。但这部分只占了税收的百分之六十。

剩下四十中,辽东、幽州各农庄的还款,以及这两处经过农业改革之地所征收的农业税占比百分之二十,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全部来自于商税。

而商税中,以各家商号分账为主,这些商号向幕府缴纳利润分红,几乎与管办商号等同。

剩下的,不过是些边境、港口关税,这一部分因为政策缘故,税率也并不算高。”

糜竺安坐着,眼睛微眯,侧耳仔细听着陈江的讲述。

待陈江结束讲话,糜竺挥手,让仆役给众人递上一盏盏冒着丝丝香气的茶水。

此时在南方,已经有了饮茶之风,暂未扩散到北方。

众人眼前的茶水,还是缘于公孙度偶然浏览沓氏海贸名录时的发现。

此时的茶叶,还是被当作药材进行转卖,人们尚未意识到它的巨大商业价值。

剩下的事情便很简单了,公孙度递话,公孙继经办,没花多少心思,无声无息间,公孙家便就掌控了南方吴地的几座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