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第2页)

“用沉默领导喧哗的时代的人”

陆羽走出桃源乡公司所在的旧楼,身后没有助理,没有公关,没有人跟着。他独自一人,像是一个下班的图书管理员,提着一袋煎饼果子,准备回家。

他没有车,不打车,喜欢走路。每天步行回去,穿过五条街区,经过一家书店、一家茶馆、两个菜市场和一座废弃的工厂。他说他喜欢这种“慢慢过渡”的感觉。

那天,他在书店门口停下,遇到了她。许若水,财经周刊的资深记者,被誉为“最难缠的媒体人之一”。她已经连续三次被陆羽婉拒采访。这一次,她拎着一壶冷泡茶,坐在书店门口石阶上。

“陆总。”她站起身,笑着递上茶,“这次不采访,只陪您走一段路。”

陆羽接过茶,微笑:“高明。”

他们就这样边走边聊,从书店走到东三环的老胡同,走了一个多小时。

她没有带录音笔,没有拿出笔记本,只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几个问题。

“你不怕我乱写?”她问。

“你写什么,都是你看到的我。”陆羽说。

“那你愿意让我看到哪一面?”

他停下脚步,望着前方日落下的天际线,说:“你看到的,不一定是我。但你愿意走这一段,就够了。”

那天的谈话,后来被她写成了一篇文章,题为——

《一个不写ppt的人,如何管理一家全球热度第一的游戏公司》

文章一出,震动了整个媒体圈、投资圈、管理圈。

她写道:

“他没有kpi,没有okr,连绩效考核都没有。但他的团队没有一个人主动离职。”

“他不做季度目标,不开晨会,不搞团建,但他的团队上线了全球评分最高的游戏。”

“他不融资、不扩张、不对外演讲,但他的公司成了所有投资人都想投的‘唯一白月光’。”

她在文中详细记述了他们的谈话节选:

Q:你怎么判断一个人适不适合留在团队?

A:我不判断。我只看他是不是愿意留下来陪火。

Q:你怎么看待“增长”?

A:增长不等于前进。有时候,停下来才是最难的进步。

Q:你为什么不融资?

A:因为我不想讲别人听得懂的故事,我想讲我们自己信的故事。

Q:你从不在媒体上露面,是出于战略考虑吗?

A:不是。我只是觉得,游戏已经说得够多了,我不想打断它。

文章结尾,她写下:

“他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家,他更像一个隐居城市中的掌灯人。他不经营公司,他经营的是一群人如何在世界的喧哗中,守住内心的寂静。”

这篇报道在商业圈引发热议。

有人称他为“东方稻盛和夫”;有人说他是“管理界的梅西”;也有人冷嘲热讽:“不过是一个运气好的文艺老板。”

而陆羽对此,没有回应。

他依旧每天泡茶、看邮件、散步、偶尔在白板上写下几个字。

但公司里的人都知道——他在的地方,就是中心。

某次内部出现创意分歧,叙事组与技术组因为一个节点机制争执不下,甚至出现了罢写与罢测的苗头。

所有人都在等陆羽表态。

他没有开会,也没有说谁对谁错。只是把两组人约到楼下的馄饨摊,请他们

吃了顿夜宵。

席间,他讲了一个故事。

“我小时候,跟爷爷放牛。有一次,牛跑丢了,我急得哭。我爷爷问我:‘你是怕牛丢了,还是怕挨骂?’”

“我说:‘都怕。’”

“我爷爷说:‘那你现在去找牛,就不是为了牛,是为了你自己。你会找不到。’”

“我问:‘那怎么办?’”

“他拍了拍我头,说:‘你要想办法,让牛也想回来。’”

说完这话,他夹了一个馄饨,说:“你们是牛,也得是牧人。别忘了。”

那晚,两组人和解了。再没争过。

“他不解决问题,他让问题自己找路。”叙事主笔说。

“他不管人,但所有人都被他管住了。”技术总监说。

“他不会讲大道理,但讲的小故事里,藏着公司活下去的全部逻辑。”配乐师说。

有人说他是“老谋深算”,因为他拒绝所有资本运作,但却精准地把团队、文化、创作、节奏、情绪都控制在最佳状态。

有人说他是“风轻云淡”,因为他从不争功、不抢话、不主张,却总在关键时刻出手,一锤定音。

也有人说,他只是“有点佛系”。

对此,陆羽在某次茶叙中说:

“我不是佛系,我只是知道,有些花不开,是因为你在旁边大喊大叫。”

“你安静一点,它也许就开了。”

如今,《星界之门》全球销量已破千万,桃源乡公司被誉为“最不可复制的游戏公司”。

外界不断高价挖人,开出年薪百万、股权分红,几乎挖不动。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如果离开陆羽,他们就再也找不到那壶茶、那张桌子、那个可以讲故事、流眼泪、沉默半小时也不会被打断的地方。

那不只是一家公司。

那是一个藏着火光的营地。

深夜十一点,办公楼只剩下清洁工的拖把声和窗外的风。

陆羽坐在茶桌前,一盏灯未熄,茶水已凉。他翻着一本旧书,是多年前林舟送他的《人间词话》。封面已经磨旧,边角卷起,像是走了很远的旅人。

他一页页地翻,不是为了读,而是为了听纸张的声音。

手机屏幕亮起,是林舟发来的一条消息:

“明天美术想提一个新章节的概念,叫‘归林’。你怎么看?”

陆羽没有立刻回复。他只是放下书,起身走到窗前,看着对面一栋栋亮着灯的楼宇。

他知道,这个世界永远有人在通宵写代码、赶财报、熬夜谈判。而在这些灯光之外,总要有一个地方,不催不赶,不问结果,只守着那一点点人该有的温度。

他掏出手机,回复林舟:

“挺好。归林比归零好,我们不是重来,是回去带走点什么。”

发完这句话,他收起手机,走回茶桌,重新烧水。

水沸时,他轻轻地笑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