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所以的白马非马 作品

第1章 府兵天下(第2页)

昨日的内朝仅有数人,当刘瑁将府兵制的构想和盘托出后,最先抚掌赞叹的,便是贾诩。

“妙啊!陛下此意,高瞻远瞩,非止于军事,更在江山社稷,文和佩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瑁笑看着贾诩,轻笑一声:“文和,那你来说说,这府兵制,妙在何处?”

贾诩浑浊的老眼扫过在场众人,躬身回应:“陛下,这府兵之制,最大的妙处,不在于省钱,亦不在于养兵,而在于八个字——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这八个字,如同一道惊雷,让法正当场一震,他猛地抬头,敏锐的看向参加此次小朝会的人选,眼中爆发出骇人的精光,顿时明白了刘瑁的用意……

此次参加内朝的诸人,无论文武,皆为寒门出身,今天的会议,即便是荀攸,也未到场!

只见法正激动地站起身来,声音都带上了一丝颤抖:“臣……臣明白了!陛下此举,是要从根子上,斩断自光武帝以来,困扰我大汉两百年的世家之祸啊!”

“哦?孝直也明白了?”

“府兵平日散于各地折冲府,由折冲都尉统领操练,战时才由朝廷下诏,以兵符抽调各府兵马,再临时委任将帅,统兵出征。

战后,将帅归朝,兵卒回府!如此一来,兵为国家之兵,将为朝廷之将!兵卒只知有陛下与朝廷,而不知有私将!将领只有用兵之权,而无拥兵之私!

如此举措,彻底杜绝了此前地方州牧拥兵自重,尾大不掉之祸患!这……这哪里是强兵之策,这分明是为我大汉江山,铸造万世永固之基的无上阳谋!”

法正一番话,将府兵制最深层的政治意图,赤裸裸地剖析开来。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军事改革,而是一场深刻的政治变革!它要斩断的,是自后汉以来,武将与麾下士卒之间那种根深蒂固的私属关系!

思绪回到九极殿,此刻的殿内一片死寂。

如今的文武百官都不是傻子,即便许多粗鄙武夫想不透彻,但那些文臣,尤其是世家出身的官员,已经品出了这道政令背后那冰冷的寒意……

若府兵制当真实行,他们这些世家大族引以为傲、赖以安身立命的私兵部曲,终将被一体纳入、统一整编,最终化为乌有!

他们,该如何是好?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微妙时刻,一声甲叶铿锵之声打破了沉寂,只见一身银甲的赵云排众而出,声如洪钟!

“陛下圣明!末将以为,此制可行!我等皆为汉臣,所练之兵,理当为大汉之兵卒!末将愿为表率,将麾下亲卫部曲尽数献出,纳入府兵之列,听凭朝廷整编,绝无二话!”

赵云的表态,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湖面,作为刘瑁最早的追随者,如今世袭罔替的宋国公,他功高盖世,威望素着,他的话,分量千钧!

“哈哈哈!”

一阵粗豪的笑声紧随其后,甘宁那魁梧的身影也大步走出,瓮声瓮气地嚷着。

“陛下,甘宁也觉得行!兵是国家的,将也是国家的,俺手下那帮小子都是跟着陛下的龙旗吃饭打仗,又不是跟着甘宁!只要能打胜仗,咋练都成!”

有了赵云和甘宁这两个军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带头,马超等将领纵然心中尚有疑虑,此时也纷纷出列,高声附和,武将集团几乎立刻便与刘瑁站在了一处。

而随着武将们的集体表态,以荀攸为首的世家官员们,脸色变得愈发难看。

他们交换着眼神,却只能看到彼此眼中的无奈与颓然,他们明白,任何反对的声音,在此时都将是螳臂当车,甚至会被扣上拥兵自重的帽子。

刘瑁看着沉默的九极殿,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知道,大势已定。

“好!既然诸卿无异议,朕意已决!”

他霍然起身,走到御阶之前,声音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帝王威严。

“朕宣布!十一军府,皆由朕最信赖的诸位将军分别统领,总揽一地军务,但兵员从下辖各折冲府抽调。

此外,在十一府之下,于全国各郡县,广设折冲府,以为府兵制之根基!

“凡我大汉良家子,年二十至五十者,皆有资格入选府兵!入选者,授田免赋,以充军资!从此,我大汉兵权尽归中枢!军令出于一门!”

一道道旨意从刘瑁口中发出,一个崭新的军事体系,在朝堂之上被迅速确立。

这套融合了前世历史上府兵制精髓的制度,如同一张细密而坚韧的巨网,将整个大汉的军事力量牢牢地掌控在了刘瑁一人的手中。

从这一刻起,一个省略了混乱的南北朝,直接迈入了隋唐制度中央集权的强大军事帝国,正式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