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宇宙:不可知域04(第2页)
「尊敬的委员长,我不得不坚持,因为我无法掌握三百多种外语,而且这仅仅是帕隆莱刻周围一百光年内的语言,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也不能。」
说完这句话,所有委员都皱起了眉头,你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结局。
「如果对星神的笃信只是蠢,那对联觉信标的依赖就是单纯的坏了。」委员长叹气。
「每个文明都是一件独一无二的乐器,他们对宇宙的认知,散发出各自独特的音色。」
「而联觉信标就像一个在你耳边低语的恶魔,它把所有声音收束,只允许一种音色存在,美其名曰『知识』。更可怕的是,我们甚至无法甄别音色中有多少人为干预的「杂音」。」
「我们有义务消灭联觉信标,直接聆听彼此的声音,让『相对认知』代替『绝对知识』。如果你不认同这项事业,那么请交出你的教授指环,离开帕隆莱刻学院。」
委员长取走了那枚铜制指环。
你被赶出校长室的同时,下一个教授走了进去。”
#……居然发展到这个地步了啊。
#学校里不承认相对认知的教授居然直接辞退,这对知识的传播和发展是个大问题吧。
#也许能用一些统一的语言呢?
#这年头,没有那东西的吧。用了多久的联觉信标了,怎么可能还有统一语言的需要——估计连翻译和教外语的老师都没剩下几个了。
#这么一看,光是从头开始学习能够交流的语言都是个难题。
#这种事一般人都能意识到的吧!怎么可能放纵这个世界发展到这个程度!
#所以说,这应该就是个借口,用来排除异己的——而且会因此被排除的,大概率就是像这个教授一样,死脑筋但反而有责任心的类型。
#坑人啊。
#智识的派系不相信星神的存在,真是要笑死了。
#这群人都疯了吧……
“伟大谎言?其三
教授离开学院,就像名贵花卉离开温室,很难在社会立足,更何况这位前教授还满嘴异端学说。
「你的学术立场对社会有害。」政府停止了你的津贴。
「我也要为自己的前程考虑。」你的门生切断了与你的联系。
「孩子需要一个正常的成长环境。」你的妻子带着女儿离开了家。
如今你孤身一人,为了生计,不得不在一所乡下小学当数学老师。
「今天我们来学习计算圆的周长,掌握了这个方法,就能算出绕我们星球旅行一圈的距离……」
「老师,你说的不对,我们不可能绕着星球走一圈」一个扎着三条小辫的女孩站起来。「因为我们的星球根本不是圆的。」
「可爱的阿尔娃,你们还没有上过地理课,不过请相信老师,我们的星球确实是圆的。」
「我爸爸告诉我,我们的星球是盘子形状的,你走到大地的边缘就会掉下去。他还说,凡是说世界是圆的人,都是骗子。」
「我们的星球不是盘子形状。」另一个男孩站起来反驳「我看过电视上的科普节目,所有的星球都是六角星型。」
孩子们纷纷加入讨论,在他们的口中,你们脚下的星球变幻着各种形状。最后所有孩子达成一个共识——反正星球不是圆的。
这场争论引发了家长们的不满,事情越闹越大,直到引起教育部门的关注。
最后的结果是,所有关于星球形状的定论,都必须从教材中移除。理由是每个人都可以对星球的形状有自我认知。
而作为该事件始作俑者的你,再次遭到驱逐。
你写抗议信。
信件石沉大海,你在无意义的等待中接受了结果,也接受了这个彻底唯心的世界。连一只蚂蚁对宇宙的认识,都比这群蠢货客观。
然而历史终究会回到正确的轨道。若干年后,「相对认知」运动逐渐销声匿迹,你曾经的某个学生找到了你,此时你正在帕隆莱刻学院门口乞讨。
你蓬头垢面,目光呆滞,嘴里一直嘟囔着。「星神是一个骗局,我是一个骗子,我是一个骗子……」”
#这……
#后果比我想象中的还要严重……
#有点儿太惨了。
#学了一辈子的知识和用以维生的能力被人全盘否定,最后会发疯,真的一点也不奇怪。
#都做到这个程度了,真的还有得益者吗?
#总有些人会避其锋芒,也有些人根本不在乎别人的情况,只在乎自己能用什么借口争夺到怎样的利益。这都是很常见的事。
#以宇宙为尺度,厉害的事情有很多,但遇到糟糕的事情、遭受到的痛苦与恐惧也比一般情况更大。
#这么惨烈的事情,丢进宇宙里,真的一点浪花都翻不出来。
“熄灭火焰?其一
「醒醒,已经散会了。」一道声音闯进卡西洛海滩度假区,把你拽回庇尔波因特的技术研发总部。你揉了两下眼睛,一个男人的脸庞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眼前之人是齐奥尔科夫学士,这场会议正是围绕他的「无限能源可行性研究」展开的。但他发言没多久,你便沉入了梦乡。
你环顾四周。三个系统时前,这个报告厅还挤满了「星际能源学派」学者和「技术研发部」工程师,而现在只剩下你们两人。
你面露尴尬,表达歉意。
「无需道歉。相比那些假装聆听的人,你的反馈至少是真实的,而真实恰恰是真理的前置条件。」
又是一句让你犯困的话,你现在只想回到员工宿舍,好重新续上刚才的美梦。
「你在材料工程方面有不少创新,我对其中的超纳米布尤其感兴趣。据我所知,你曾经用这种材料打造出一件作品。」
你有些惊讶,你确实发明了超纳米布,不过本意是用于广告印刷。试验期间,整个星球的人只要在夜晚抬起头,就能看到比月亮还大一圈的广告牌。
这个产品最终没有量产,部门高层中止了开发,理由是「成本太高,利润太低」。
这就是你被邀请参加会议的原因?你没明白,一块布料是如何与「永久性地解决能源危机」扯上关系的。
不过想到能源,你的胃比大脑反应更快——确实该去食堂补充能源了。”
#这是终于提到最后那个学派了吧。或者说是第一个学派。
#为了解决4个问题中的第一个问题,也就是能源问题。这一看就是最受到公司关注的议题。
#不过,他做的这个东西是真的挺有意思的。能够覆盖天空,比月亮还大的广告牌,这完全可以拿来当武器了吧。
#虽然能够遮挡月亮,但这东西遮不住阳光的吧。
#都能挂在天空了,这肯定不是普通的布料,谁知道它能够吸收或者反射怎样的光线。展开时间太久的话,天知道会给全球气候和环境造成怎样的问题。
#我觉得已经能看到未来了。这东西,是天选的武器材料吧。
“熄灭火焰?其二
你在一片只有黑白的世界里,脚下的大地是无限延伸的白色大理石,头顶的天空则是没有光泽的黑曜石。
黑色与白色泾渭分明,在视线的尽头对峙出一道交界线。
这是技术研发部最高级别项目——「永动工程」的一部分。通过制造卫星尺度的超纳米巨帆,配合权杖赐予的技术,捕捉宇宙间流溢的虚数能量。至少齐奥尔科夫学士是这样解释的。
你们用了十年时间才完成首座试验巨帆的建造,现在你和齐奥尔科夫学士站在它的表面,进行最后的验收工作。
「宇宙缺少恒星,就像人丢掉心脏。不过别担心,这只是因为光线绕过了这片能量密集区。」学士看出了你的紧张。
「但是恒星终究有熄灭的那一天,在无数个琥珀纪之后,那时的人们不得不面对一片真正黑暗的夜空,而虚数能量捕捉技术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齐奥尔科夫学士放下观测仪,他对这里的能量密度很满意。「即便只看当下,这项技术也能结束星际能源战争。」
你对该技术的前景表示乐观。
智慧生命对能源的争夺贯穿整个文明史,从远古时代的化学燃料到如今的核聚变原料,一切的原因都在于能源的稀缺性。
「假设我们能掌握取之不尽的虚数能量,所有人都将生活在天堂里。」学士拍了拍你的肩膀。
你的通讯仪响了,是技术研发部的通知,公司高层已经决定建造第二座巨帆。”
#啊?还真是用来解决能源问题的?
#我还以为这东西肯定就是个托词。
#嗯,我知道了,从这个角度来看,只能认为是拿去解决能源问题,比单纯当做武器获得的收益更高。
#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这个能源学派是不是最容易被公司控制的学派了?
#应该是这样的,这个阶段公司最重视能源,对这个,应该是星空能源学派吧,资金投入也虽高。
#这么说的话,如果没能获得理想的研究结果,公司肯定也不会善罢甘休的。
#想想很多年后,星小姐的时代,好像也没提过有什么特别便利的,能够直接从虚数中获取能源的科技……
#所以这群家伙肯定失败了。
#肯定是这样。
“熄灭火焰?其三
最后一架巨帆坠入富斯顿星,它的帆面在大气层中徐徐燃烧。与此同时,上万艘登陆舰开始向这颗星球发动最后的总攻。
这架巨帆曾有一百八十六个兄弟,在过去的几年内,他们先后迎来了一样的命运——「永动工程」宣告失败。
说是失败也许并不准确,至少在权杖的帮助下,传统反应炉的热效率提升了20%,公司因此获得巨大收益。
但整个工程最关键的部分,虚数能量捕捉计划,却因收益始终无法覆盖成本而中止。
「你在干什么?!你答应过我,留下一架的。」齐奥尔科夫学士甩开控制室的门,他看到大气层中最后一丝火焰熄灭了。
你确实答应过学士,但是你忘了告诉他,这事你说了不算。
正如资产评估部门的准则——「物有所值」,公司的每一件资产都必须发挥全部价值。
你奉命将巨帆改造成战争机器,它们能阻挡在行星与恒星之间,制造永久性的月食。
那些试图抵抗公司的星球,不得不优先调集资源,去消灭头顶的巨帆,这为公司大部队的登陆创造了契机。
「只要再给我二十年,不,十年。我一定能完善能量捕捉技术。」齐奥尔科夫学士跺着拐杖。
你和学士彼此对视。第一次见面时,你们还是三十岁出头的青壮年,如今五十年过去,你们已满头白发。
学士点点头,踱出控制室,重新合上了门。
两天后,齐奥尔科夫学士在实验室去世,人们发现时,他手里还握着笔。
在齐奥尔科夫学士的墓碑前,你俯身摆下一朵小白花,那是用超纳米布折的。”
#好家伙,果然当时分配权杖算力的那些人,一个都没能发展起来。
#全军覆没啊。
#庸人和天才之间的差距居然有这么大吗。总觉得这群人折腾了一大圈,结果什么正经成果都没拿出来。
#我就想到之前那个用第十三次演算结果拿去拉赞助的人。明知道是错的还要继续那么做,就是为了拉赞助……不过是在空耗权杖系统的算力而已。
#聪明人用这个系统,一溜烟往天才俱乐部以上的等级追过去了,普通人用这个系统,做的全都是些车轱辘的事。几乎没什么正经成果……
#给了机会也不中用。
#不如说,一旦变成学阀的话,能做好的事情也很有可能做不好了。其实正常来说的话,也是能做出不少有用的科研成果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群人遇到的意外是不是也太多了点?
#我想想,反有机病毒的出现是意外,离子炮失控把学者困在图书馆是意外,权杖的核心与神明思考的余波重合这个似乎也是意外?
#都是很具有“转折点”性质的意外……果然啊,这些“意外”本质上都不是意外。
#故意弄那么多意外到底是为啥啊!
#看达成的结果就行——结果就是,因为这么多的意外,博识学会试图用权杖来打造完美学者,发现知识奇点拓宽宇宙知识总量的可能性,被彻底终结了。
#……啊,不可知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