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米果 作品
第454章 儒家之道(九)
易:老师,网上对孔子做的一件事很有争议,认为他不该杀少正卯,说少正卯是个很博学的人,讲课的时候把孔门弟子全吸引过去了,孔子就为这事儿找借口杀了他,这显得孔子嫉贤妒能。
米:这显然是后人的胡扯。孔子求知之心胜于求生,他说过,早上能听到圣明大道,哪怕晚上死了也行。知道为什么要等晚上再死吗?因为孔子要在白天赶紧把道理记下来,好传给后人。
孔子在三个同路人中还要找出老师来呢,要是知道附近有少正卯这么一位大学者,他肯定饭不吃,觉不睡,头一个就跑去听讲,而且还要带着学生一起去听,若真有这事,《论语》里怎么只字不提?
易:对啊,我怎么没想起来这事呢,您等我查一查信息,哦,少正卯的事儿最早出现于《荀子?宥坐》,这是荀况写的一本书,说少正卯犯“五恶”之罪,被孔子诛杀。学术界目前普遍认为没有少正卯这个人,大家是这么分析的:
《荀子?宥坐》是以孔子的名义写的寓言故事,这和《庄子》写孔子的故事是一样的,不能把故事当成史实。在《宥坐》的故事中,少正卯号称“闻人”,他一讲课,孔子的学生全跑去听。可这位“闻人”以何闻名?谁也不知道。既然孔子的学生都跑去听,那听完怎么着也要讨论一下吧,还会有一堆问题问孔子,但在《论语》中竟然没提到过这个人!众所周知,《论语》的许多内容是孔子的亲传弟子写的,这些当事人不可能集体失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