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月东上 作品

第981章 敬候王师

&34;你们说&34;王隆摩挲着竹简,&34;这刘秀,会不会才是&34; 话未说完,窗外突然传来整齐的操练声。推开窗一看,月光下,一队士兵正在加练典礼仪仗。为首的青年将军身姿挺拔,一遍遍纠正士兵的动作,正是刘秀本人。

&34;都精神点!&34;刘秀的声音随风传来,&34;后日大典,要让天下人看到,大汉真的回来了!&34;

三位老臣不约而同地整了整衣冠。王隆小心翼翼地将竹简重新包好:&34;再等等等见过更始帝&34;

但三人心里都清楚,今夜所见所闻,已经在他们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

次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在正在练习汉礼的刘秀身上时,三位老臣已经收拾好行装,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更始帝车队。

王隆最后望了一眼洛阳城,轻声道:&34;《诗》云:&39;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39;&34;

刘安世和徐咸相视一笑,齐声接道:&34;&39;菶菶萋萋,雍雍喈喈。&39;&34;

三位老者的身影在朝阳下拉得很长,仿佛与这座正在苏醒的古都融为一体。

迁都当日,洛阳的世家大族、社会名流和百姓们都纷纷涌上街头来看大汉王朝迁都盛典。三辅地区的官员也都纷纷赶来,刘秀让冯异带人主持秩序,让三辅官员代表们上城门楼等待。

洛阳城门楼上,三辅官员们挤得像蒸笼里的包子,个个伸长了脖子往城外张望。京兆尹王隆的帽子被挤歪了三次,最后索性摘下来抱在怀里。

&34;王公,您看这洛阳城!&34;左冯翊刘安世指着城内整齐的街巷,&34;前几日下官去东市,连卖肉的屠夫都能背《周礼》!&34;

右扶风徐咸凑过来插嘴:&34;何止啊!昨儿个我看见个黄口小儿在街上捡到钱袋,愣是追了三条街还给失主——说是&39;刘将军教导拾金不昧乃汉家美德&39;!&34;

城楼下突然传来整齐的脚步声。官员们低头一看,只见一队身着绛红色汉式戎装的士兵正列队经过,领头的军官突然抬头喊道:&34;楼上诸位大人,请退后三步——冯将军说您们再往前挤,这汉高祖时期修的城墙怕是要塌!&34;

众官闻言哄笑,却真的齐刷刷后退三步——这些日子他们可都领教过冯异治军的厉害。前日有个南阳来的官员当街纵马,被冯异罚抄《九章律》三遍,现在还在驿馆里哭呢。

&34;说到冯异,&34;王隆捋着胡子感叹,&34;那位可真是个妙人。昨儿我去太学参观,见他正亲自给学子们演示汉制揖礼——结果袖子太长,一个没留神把自己绊了个跟头!&34;

众官忍俊不禁。这时城楼下传来清脆的童声:&34;卖糖葫芦嘞——刘将军特批的迁都纪念版!一串只要五铢钱!&34;

刘安世探头一看,乐了:&34;嘿!那小贩的糖葫芦插架上还刻着&39;光复汉室&39;四个字!&34;

城内的百姓更是热闹非凡。西市口,几个老儒生自发组织起了&34;汉礼速成班&34;,免费教路人朝见天子的礼节。东大街的酒肆挂出了&34;庆祝大汉还都,酒水半价&34;的横幅。最绝的是城南的裁缝铺,连夜赶制了一批&34;汉家正装&34;,广告词写着:&34;穿上它,天子多看你一眼!&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