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5章 大唐双龙传 (再见师妃暄 上)
易华伟与单婉晶并肩自茶楼步出,午后阳光将两人的影子拉得细长,街市上的嘈杂人声与车马声逐渐清晰。
单婉晶微微侧首,眼波流转,似是不经意地轻声道:“师父,那独孤凤姑娘,听闻剑法超卓,性情也颇为…独特。她看师父的眼神,似乎颇为不同呢。”
她语气轻松,仿佛只是闲谈,但目光却悄悄留意着易华伟的神情。
易华伟依旧平视前方,面色未有丝毫波动,只淡淡道:“独孤家剑术确有独到之处。至于其人,萍水相逢,何足挂齿。”
随即话锋一转,抬眼望了望天色:他转而问道:“婉晶,若依你之见,李密此刻最该做何事?”
单婉晶见师父轻易转开话题,心下微感失落,却又立刻被这个问题吸引了心神,收敛杂念,略一沉吟,眸光变得锐利起来,分析道:“王世充主力尽在城外与李密对峙,洛阳城内兵力必然空虚。若我是李密,则分出精锐奇兵,绕开正面战场,偃旗息鼓,疾行而至,趁洛阳守备松懈之时骤然发动猛攻,或可一举而下!只要拿下洛阳坚城,得其府库钱粮,据其形胜之地,则大势可定,远胜于在荒野之中与王世充苦苦纠缠。此方为避实击虚,直捣黄龙之上策。”
易华伟闻言,唇角微露一丝赞许笑意,却未置评,负手前行,目光投向长街尽头。
洛水在左方千步之外奔流不息,水面映照着夕阳,波光粼粼,浩然壮观。那座具天汉津梁宏伟气象的天津桥雄跨于洛水之上,如一道长虹,接通了这条宽达百步、长逾八里、两旁树木罗列的洛阳第一大街。桥上车马行人络绎不绝,喧嚣鼎沸,一派帝都气象。
然而,易华伟忽然止步,如同实质般的神光骤然迸发,穿越喧闹的长街,牢牢锁定了天津桥的最高处。
单婉晶立刻察觉到师父的异样,顺着他目光所向,凝神望了过去。
只见天津桥拱桥的顶端,凭栏立着一道修长优美的身影。那人作文士打扮,正负手而立,微微俯身,眺望着桥下奔流不息、来了又去的洛水。恰在此时,一叶轻舟悠然从桥洞下驶过,划开道道涟漪。
迎着洛水方向送来的晚风,那人一袭淡青长衫随风轻轻拂扬,说不尽的闲适飘逸。姿态从容自若,仿佛周遭一切喧嚣都与他无关。然而,在其背上却斜背着一柄造型典雅古朴的长剑,这柄剑并未破坏其文士的风雅,反而平添了三分英凛之气,亦似在无声地提醒着旁人,此人绝非寻常文弱书生,而是身负绝世剑术之人。
虽是男装打扮,但那身段轮廓与独特的气质,易华伟一眼便认出,分明是数月未见的慈航静斋传人——师妃暄。
从单婉晶所处角度望上天津桥拱桥中心的最高点,恰好有一抹阳光,不偏不倚地镶嵌在她侧脸之上,将她整个人沐浴在一片璀璨的金色光芒里,照在那仿佛应钟天地灵气而生、如川岳般起伏分明、清丽绝伦的秀丽轮廓上。
纵使易华伟见惯天下美人,此刻心中亦不由再次涌起一股纯粹的惊艳之感。
她的“艳”,却与婠婠的妖娆魅惑、单婉晶的明丽骄傲截然不同。数月未见,师妃暄身上似乎更多了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真淳气质,一种超越了凡俗脂粉、朴素而自然的天生丽质。只是静静站在那里,便仿佛洛水中的美丽女神。纵使身处这天下最繁华都会的核心地带,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她的存在却仿佛有着奇异的魔力,能将周围一切喧嚣瞬间转化为空山灵雨般的幽静胜境,如真似幻,动人至极点。虽现身凡尘,却总让人觉得绝不该置身于这似乎配不上她身份的尘俗之地。
似乎感应到了那两道凝注的目光,师妃暄缓缓转过身来。
目光流转,先是落在易华伟身上,那双清彻澄净、仿佛能洞悉世情的眸子里,闪过一丝极淡的的神色,似乎对他的出现并不意外。
随即,她的目光微微一侧,落在了易华伟身旁的单婉晶身上。那双古井不波的美目中,清晰地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诧异。
此时的单婉晶,经历邪帝舍利元精洗礼后,不仅功力大进,周身气息更显凝练深邃,眼眸开阖间神光内蕴,气质较之数月前,少了几分青涩骄矜,多了几分沉静与底气,这种变化或许能瞒过常人,但绝难逃过师妃暄这等高手的灵觉。
师妃暄的目光在单婉晶身上停留了一瞬,继而才重新看向易华伟,朱唇轻启,声音清越如泉流石上,清晰地传入两人耳中:“先生别来无恙?”
易华伟目光与桥上的师妃暄相接,并未言语,只微微颔首。
师妃暄亦不再多言,身形微动,已如一片轻羽般自高高的桥拱上飘然落下,姿态优雅从容,不带半分烟火气,精准地落向桥下不远处一艘悄然驶来的轻舟船头。
那舟子似早已等候多时,见她落下,便稳稳地将船撑向岸边。
易华伟举步向河岸行去,单婉晶紧随其后,心中虽对师妃暄的出现及师父与之的默契颇感讶异,却知此刻非发问之时。
小船靠岸,师妃暄立于船头,青衫微拂,静待二人。易华伟携单婉晶轻跃而上,舟下水面涟漪未起。舟子不言不语,熟练地撑篙离岸,小船无声滑向洛水中心,将两岸的喧嚣渐渐抛远。
船舱不大,布置却极清雅,一几三蒲团,皆是竹制,散发着淡淡的草木清香。小炉上铜壶正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水已将沸。
师妃暄优雅地跪坐于一蒲团上,伸出素手,取茶饼、碾茶、投茶、注水……一系列动作如行云流水,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感,仿佛暗合天道自然。不多时,两盏清茶奉于易华伟与单婉晶面前,茶汤清碧,香气清幽,竟是难得的佳品。
“先生,姑娘,请用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