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倾城之恋关我什么事47(第2页)
长安:“朕看过你上书先帝的言事书,深有感触。”
“你在言事书中说,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单凭此言,朕不用你,难道要用那些只会说祖宗之法不可变的官员么?”
“无论是在鄞县贷谷与民,还是在常州开运河,爱卿都做到了爱民如子,为何不能破格简拔?”
“爱卿有大才,有大爱,身居要职,才能造福更多的百姓,朕不愿意为了虚名,徒增几年蹉跎。”
王介甫一向平静的神态,有了些许动容,原来自已是如此被新帝信重啊。
长安:“如今惠农署和户部已经着手新粮种的推广了,力争在明年春耕时推广到各地州县,其中的艰辛和困难,想必爱卿也能预料到。”
改种粮食这件事情,哪怕是高产的作物,也要经历一段漫长曲折的过程,尤其是在江南,豪族望族颇多,土地兼并严重,更是难上加难。
哪怕于道清和汪云英被任命为户部左右曹郎中,在江南开辟试验田的工作也是步步受阻,王介甫关心民生,每个任上都会亲自主持农事,因此更是深有体会。
王介甫当即表态:“臣愿领江南粮种推广之事,必先择良种,验水土,使州县各立示范之田。”
“再择通晓农事者为辅吏,每岁春秋巡行乡野,察其丰歉而进退其法,如此三年,若江浙粮产不增三成,臣甘当欺君之罪。”
长安走下御座,亲自将人扶起,“朕信你。”
“此外,朕一不会遣内官监临,二不以此考课州县,三许你便宜行事。”
于是在王介甫进京的第三日,就又风尘仆仆的出京了,只不过,这次多了新帝的旨意,和随行的数百禁军,威风赫赫。
富彦国有些担心,私下求见时就说:“圣人,事缓则圆,事急则乱,江南道改革之事,不宜心急啊。”
长安:“朕只给你一人交个底吧,三年后,朕是一定要打下西夏的。”
富彦国其实早就想过,以长安的脾性,是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开战的,但没想到的是,居然就是在三年后,忍不住惊呼:“圣人!”
长安:“爱卿,朕意已决,不可改也。”
富彦国知道圣意不可违,他担忧的不过是时间太仓促了,怕出师不利再尝败果,“圣人啊,为何一定要是三年后呢?”
长安:“三年后,正是守孝期满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