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倾城之恋关我什么事47
懂得心疼长安的,其实也大有人在,帝王嘛,无关性别,权力才是最大的依仗。
新帝继位之初,就显露出了不同于先帝的强势,再加上年轻进取的雄才抱负,从恩科之事就能看出,绝对是要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的。
当初长安来的时候,知晓这里是架空的类仁宗朝,就想到了那些大文豪,然而许是情爱大于天,很多熟悉的名字都没有,发财去文华阁翻了好几个月,也不知道那些都是谁。
等长安终于在熙州站住了,就去熙州府衙里翻看景祐帝继位后,下发的每一道命令,终于找到了庆历新政的记录。
然而那时范希文已经离世好几年了,长安遗憾的捶胸顿足了好久,离京后也借找神医的幌子,还去伊川祭拜了一次,但仍觉得心中憾意未平,但幸好,还有王介甫。
政绩显著,才华卓越,只是却未得先帝重用,之前在先帝染恙时,也曾上书谏言改革之事,但也未被先帝采纳,一直留中不发。
长安继位后,就让人将那份言事书找出来,就放在桌案的显眼处,不时翻阅几眼,好几位大臣来奏事时,就遇到过新帝正在看此奏折。
于是在杂科被加入到恩科中,且女子书院也开始了筹备后,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场君臣拉锯,是新帝占了上风,于是就有官员懂得体察上意,为君分忧了。
长安看着吏部关于官员升迁的折子,其中就有对舒州通判王介甫的评语,历数其任上政绩,兴修水利,扩办学校,勤政爱民,治绩斐然,宜为常州知州。
于是顾不上搭理发财的伤春悲秋,长安在和韩忠献富彦国提了几句后,直接批准了吏部的调令,只不过不是常州知州,而是直接简拔王介甫为户部左侍郎,原户部左侍郎被罢黜到江陵府为群牧司。
这倒不是长安排除异已,胡乱罢官给王介甫腾地方,实在是原来那人尸位素餐,十天有八天都抱病,那这次就去个山清水秀之地养老吧。
调令下发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王介甫就进京述职了,在觐见新帝时,受到的礼遇堪比宰相,但他仍旧是坦荡模样,不卑不亢。
王介甫:“圣人恩重,但恕臣愧不敢当,此番恐引起越级提拔之风,伏望陛下容臣以常调进用,使群僚知功名当循阶而升,则朝廷清议自定,士林风气可正。”
这是劝谏长安不该越级提拔他,从五品直接到了三品位上,然而长安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