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劝降

山谷的风不再裹挟铁锈与死亡的气息,取而代之的是浓烈、苦涩却令人心安的药草蒸腾。

曾经染血的泥泞土地被匆匆踏平,划分为泾渭分明的区域:刺鼻的石灰线环绕着用沸煮粗麻布围起的隔离区,里面人影晃动,呻吟低哑;

开阔地上,密密麻麻坐着神情各异的降卒——侥幸生还的茫然、对未知命运的恐惧、以及一丝被这高效有序场面压抑下的、不敢奢望的希冀,在他们眼中交织。

崔琰立于临时搭建的木台之上,身形挺拔。

赵天啸按剑侍立一侧,目光沉稳如磐石,扫视着下方。

最引人注目的,是崔琰身旁那位身着玄黑紧身劲装的青年——曾二小。

他鹰隼般的眼神锐利地穿透人群,身后数千麒麟卫精锐列阵肃立,玄甲如墨,气息凝练彪悍,无声地彰显着代州新政核心武装的力量与纪律。他们不仅是守卫,更是新政最直观的“活招牌”。

“诸位秦朝将士!”崔琰的声音透过特制的铁皮喇叭,清晰、沉稳,瞬间压过了山谷间的嘈杂,所有目光聚焦于他,“放下兵刃,非是怯懦!识时务者为俊杰,求生乃人之天性!周主公常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然此责,非为苛政虐民之君效死,乃为天下万民之安乐效力!’”

他展开一卷布告,上面绘制着清晰简明的田地划分图示。

“今日,请诸君细听,何为‘代州新政’!何为周主公为万民谋福祉之大道!”

**其一:土地归民**

崔琰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灼热的感染力:“凡诚心归附我周朔主公所辖之地者,无论过往身份!皆可依家中丁口登记,申领无主荒地开垦!成年男子三十亩,女子二十亩,孩童十亩!归化之民,开垦首年,赋税全免!次年始,只取十税一,永世不变!”他猛地一顿,字字如锤,“地契由官府大印为凭,永为私产,不得私相买卖!凡主公治下,取消一切无偿徭役!官府用工,必付工钱,绝不拖欠!”

“轰——!”如同在滚油中泼入冷水,台下的死寂瞬间被引爆!无数出身佃农、被强征入伍的士兵,眼睛瞪得滚圆,呼吸粗重。

“私……私产?!永久的?”

“十税一?不服徭役?还有工钱?……天爷啊!秦朝可是五成五的地租,徭役累死人还没个铜板啊!”

“这是真的吗?骗人的吧?”难以置信的低吼和充满惊疑的议论汇成巨大的声浪,那被绝望压制的、对土地的渴望,第一次如此剧烈地搏动起来。

**其二:军人尊严**

待声浪稍歇,崔琰的声音转为沉凝威严:“凡自愿加入周朔麾下‘百姓子弟兵’者!尔等非为某一人之私兵爪牙,乃为守护家园、护卫父老乡亲之盾!入伍即为公职军人!”他斩钉截铁,“粮饷按月足额发放,白银与钱粮各半,当场兑付,绝无克扣!”

“哗——!”这一次的声浪更加汹涌澎湃。拖欠、折色、克扣,是前秦底层军士深入骨髓的痛楚,为了一口饱饭就得豁出性命。

足额?白银?当场给?麒麟卫阵列中,不少士兵下意识地微微颔首,他们身上崭新的玄甲和饱满的精气神,就是这制度最有力的证明。降卒中那些尚存几分血性的汉子,眼神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其三:军属优待**

崔琰的语气缓和下来,带着一丝暖意:“凡我周朔军士之家眷,皆可于当地官府登记造册!军属优先分得良田!租借耕牛、农具,可向公中申领!家中遇婚丧嫁娶、水火灾害、邻里争讼,当地官府及乡老会必优先过问调处!子弟……”他特意加重了这两个字,“可优先入公办学塾,启蒙读书!”

“照顾家里人?”

“娃……娃儿能读书?!”

许多士兵的眼中瞬间涌上水光,喉头哽咽。沙场搏命,最怕的就是身后无人照拂,家人受人欺凌。

这条政策,像一把精准的钥匙,打开了他们心中最沉重也最柔软的那把锁。人群中,低低的啜泣声开始零星响起。

**其四:仁政救赎**

崔琰肃容,指向隔离区:“染此天花恶疾,非尔等之过!周主公得上天启示,已有克制之法,绝不弃一人!”

他的声音充满了力量感,“凡放下兵刃者,无论是否染病,我军医营必竭尽全力,生死相托!所有未染疫者,即刻接受‘牛痘’接种!此法乃主公天授妙方,种痘之后,终身不惧天花之苦!”

目光所及之处,是最好的说服。

隔离区内,周朔军医和征召的民间郎中,戴着厚厚的棉布口罩,在简易的病床间穿梭,耐心地为高热士兵擦拭降温,小心地喂服汤药。

另一片区域,未染病的降兵排成长队,紧张又期待地看着军医用特制的小刀,在手臂上划开微小的口子,点上那神奇的“痘苗”。

恐惧在实实在在的救治行动面前,如同冰雪消融。信任,在无声的震撼中悄然滋长。

“诸位!”崔琰最后总结,目光如炬,扫过全场,“是选择追随腐朽暴秦,身染恶疾仍饱受盘剥,家中妻儿老小饥寒交迫、任人欺凌?还是选择顺应天道民心,加入‘百姓子弟兵’,为家人挣一份恒产、一份尊严、一份安宁?亦或暂为劳役,凭力气换取工钱,一身清白归乡安生?”

他猛地指向一旁竖起的巨大木牌,上面是遒劲的大字:“诚心归附者,前罪一笔勾销!欲入军伍者,需经考核,凭本事吃饭,凭功绩晋升!前程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