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表面功夫

暴雪裹着寒风往帐篷上撞,“啪嗒”声里还夹着雪粒打在布面上的脆响。

不到五点半,帐篷里就暗得看不清对面人的脸,只能借着远处岗楼透来的一点微光,勉强辨出彼此的轮廓。

为了方便管着,也怕败兵凑一堆瞎吵,晚饭都是宪兵两人一组,背着装餐盒的包,踩着雪送过来。

张涵原本把手枕在脑后,听见外面“咯吱咯吱”的皮靴声,手先抽了回来,肚子跟着“咕噜”响了一声。

下午光躺着没动,胃里也空了,连仅存的那点力气都耗没了。

帐篷帘“哗啦”一声被掀开,带进一蓬雪粒子,落在地垫上很快化了一小片湿痕。

“所有人按量领,别多拿。”宪兵背着的帆布包往下坠着,显然装满了餐盒。

没往帐篷里多走,弯腰把一个泡沫箱搁在地上,箱子上用黑马克笔写着“3号餐,13人”。

另一个宪兵站在帘边没进来,手搭在腰间的枪套上,眼神慢慢扫过帐篷里的人,主要是怕有人借着领饭的由头挑事,这样一人一份送到帐篷里,反倒能少些麻烦,安安稳稳把饭分下去。

两人确认箱子放好,转身就走,帐篷帘“啪”地落下来,把外面的风雪声挡了大半。

分餐是由一个中士分发的,端着泡沫箱边角,按帐篷里的人头数着餐盒,递的时候手指会顿一下,总怕漏了谁。

餐食不算丰富,但还看得过去,两块红烧肉卧在盒角,油星子凝在表面,旁边铺着点切碎的腌萝卜咸菜,最底下压着勺清炒土豆丝,蔫蔫的没什么水汽,米饭是玉米杂粮饭,能看出玉米磨得不算细,掺在白米里煮得发黏,咬着能嚼到细小的玉米渣。

张涵接过餐盒,掀开盖子就觉出凉了,指尖碰着盒壁,只剩点余温。

后勤那边向来这样,几万人的饭,只能一个批次一个批次地做,从后厨送到各个帐篷,再分到人手里,热饭早凉透了,想吃上热的,根本不可能。

拿起筷子,夹起大半口杂粮饭塞进嘴里,张涵表情却有些疑惑。

饭粒有点扎口,不单单是玉米粉的糙劲,还混着没磨碎的玉米粒外壳。

可他没停,接着又往嘴里送了第二口,狼吞虎咽的,这点扎口根本不算什么,顶多是精粮前线也分不到多少了,得掺点粗粮才行。

但也无所谓,吃点粗粮,还有助于消化。

夹起块红烧肉塞进嘴里,张涵没急着咽,慢慢嚼着。

这肉几乎全是肥的,瘦肉就那么一丝丝,藏在肥肉缝里,放在往常,没人愿意碰这种腻得慌的肉。

可现在不一样,嚼着满是油香,油汁裹着舌头,咽下去的时候,连空了半天的胃都觉得暖了点。

这可是实打实的油水,在收容站里,能吃到块肥肉,已经算难得的补给了

“香啊,实在是香。”

张涵放下筷子,用手指捻起掉在床沿的一粒杂粮饭,塞进嘴里,还下意识舔了舔指尖。

“张上士今晚能睡个好觉了吧?”

坐在旁边的赵承宇刚吃完最后一口饭,正用纸巾擦着嘴角,听见张涵的话,抬了抬下巴,笑着用手指指了指张涵饭盒的侧面,声音里带着点打趣:“光琢磨着饭菜香还不够,再仔细看看你饭盒侧边,还有好东西呢!”

张涵愣了下,顺着他指的方向低头看过去,才发现饭盒侧面的缝隙里,粘了个小小的透明密封袋,里面整整齐齐裹着两根香烟,烟身还是挺括的,没被压变形。

“瞧见没?”赵承宇把自己饭盒上的密封袋也拆了下来,捏着里面的香烟晃了晃,语气里满是惊喜,“这可不单单是填肚子的,还给了我们精神上的镇定剂!在这鬼地方,能有口肉吃,再混根烟抽,可不是不可多得的待遇嘛!我刚才还以为就我这盒有,没想到你这也有,看来后勤今天是难得大方了一回。”

张涵赶紧把密封袋撕开来,深吸了口气,嘴角难得勾了起来:“还真没注意,没想到后勤还能匀出这东西,看来今天算是捡着了,比平时强多了。”

“来,我给你点上。”赵承宇打了个饱嗝,从口袋里摸出个打火机,先给张涵的烟点上,自己也凑过去点燃。

两人靠在床边,就着烟味慢慢消食,偶尔交谈几句,不管后续安置怎么样,至少今晚,有饱饭吃,有烟抽,能睡个安稳觉了,这就够了

与此同时,收容站办公室的灯亮得刺眼。

孙坚站长坐在桌前,面前摊着厚厚一叠溃兵资料,指尖夹着支铅笔,正准备逐个敲定明天接受采访和慰问的人选。

副站长陈春中校捧着整理好的文件走过来,瞥见资料上被划掉的名字,忍不住停下脚步,指了指“张涵”那一页:“老孙,我记得张涵这个名字上过新闻啊,正规部队出身,立过功,还上过中央日报的战地专栏,怎么把他名字也划了?”

孙坚握着铅笔的手往旁边一拉,低头在“张涵”的名字上又重重圈了一圈:老陈,你在体制里待了这么多年,这点门道还看不透?打胜仗的才叫英雄,打了败仗的英雄,在领导眼里,跟溃兵没本质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