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地是菠萝 作品

第542章 得崔钧可守襄阳,逢鲁肃沿江夜谈

崔钧自保襄阳之功后,便安居府中,仿佛此前助守城池、暗护藏兵之事从未发生。刘备深知其名士心性,更念及他默守襄阳的功劳,不愿以君臣之礼相召,决意亲自登门拜访。

时至傍晚,残阳渐收。

刘备轻车简从至崔府门前,未令侍从通传,亲手叩响门环。

片刻后,门扉轻启。

老仆见来者大耳垂肩,又有刘琦相随,必是刘备,忙要躬身行礼,却被刘备抬手止住:“不必声张,引我见你家先生便可。”

老仆点头应下,引着刘备穿过庭院。

正堂窗内亮着烛火,隐约可见一道身影临案而坐,正是崔钧。

刘备缓步上前,尚未进门便朗言道:“州平先生雅兴,竟在此处静读,我今日不请自来,可曾扰了先生?”

崔钧闻声抬头,见是刘备,慌忙放下手中书卷起身,行臣下之礼:

“陛下驾临,臣未曾远迎,望陛下恕罪。只是陛下明日即将出征,怎有空来臣这小院?”

刘备扶其身起,走入堂中:“朕念及先生守襄阳之功,却见先生不求封赏、安居度日,心中不安,特来请先生出山相助。”

崔钧惶然一笑:“陛下已是大汉的皇帝,若愿用臣,下诏臣即至,何必亲来此啊!”

刘备温声,毫无半点高高在上的帝王架势:

“先生乃当世名士,朕昔年求访孔明时,便曾闻先生高论,心折已久,早有延揽之意。

只恨彼时朕身无寸土、势单力薄,恐屈了高士之才,未敢贸然相请。

今朕幸承先帝遗诏,登九五之位,虽有心亲往寻先生,却因益州百事待兴、北伐筹备未歇,难离蜀地归荆,万未料竟能在此得先生暗助襄阳,实乃天幸。

今欲图夺取江东、再兴汉室,正需先生这般有识之士。先生既不喜俗礼征召,朕自当亲来相请。”

崔钧心怀感动,眼眶微润,躬身再拜:

“陛下以九五之尊,却念及旧情、礼待寒士,既记臣微末之言,又体谅臣避俗之心,此等敬贤重才之德,古今罕有!

臣先前默守襄阳,不过是尽分内之责,未敢求功;

今蒙陛下亲顾,推心置腹,臣若再辞,便是不识时务、有负圣意。

自今日起,臣愿随陛下左右,效犬马之劳,为兴复汉室竭尽心力,虽死无憾!”

刘备闻言欣喜不已:“既如此,可烦先生佐吴懿将军驻守襄阳,以防朕出兵东吴时,魏军过江来犯。”

崔钧抱拳领命:“臣遵陛下诏令!不负陛下所托!”

刘备感慨,得崔钧相助,吴懿必可安守。

而后,刘备让刘琦引崔钧与吴懿相见。

刘备本该回帐歇息,养足精神以备明日出征。

却忽地念起远在前线的关羽与张飞,胸中牵挂难平。

他遂唤来陈到,沉声道:“劳烦叔至随我往江边一观。”

二人未带多余侍从,只携数名亲卫,踏着暮色来至江边。

刘备凭岸而立,衣袍被江风卷得微微起伏。

月光洒下,他望着江面粼粼的波光,仿佛能看见云长提刀驾舟、三弟横矛冲锋的身影。

喉间不自觉发紧:“云长困于汉水,三弟沿江驰援,这江水一路东去,却不知能否捎去朕的惦念……”

陈到亦感怀:“陛下,二位将军久经战阵,身旁俱有高士相佐,当不会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