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农珍姨 作品

第4章 《黄帝内经》秋季养生(第2页)

说到晚餐,不仅要吃得清淡,还要吃得早。古人讲究"日落而息",在秋季尤其如此。最好能在太阳落山前用完晚餐,给脾胃足够的消化时间。我的一个朋友坚持"过午不食"的养生法,结果反而伤了胃气。后来在我的建议下,他改为晚餐早吃、少吃,配合饭后缓慢散步,胃部不适逐渐改善。这说明养生不能走极端,而要顺应自然和个人的实际情况。

晚间是养阴的好时机。我们可以用温水泡脚,水温以舒适为宜,时间控制在十五到二十分钟。若是白天说话较多,感到咽喉不适,可以在泡脚时加入少许食盐。这个方法是跟一位老中医学来的,他说足部有六条经络经过,温水泡脚不仅能驱寒,还能引火归元。我试过一段时间,确实感觉睡眠质量提高了不少。

睡前的小习惯也值得注意。秋季气候干燥,睡前可以喝一小杯温热的牛奶或杏仁露,但一定要在睡前半小时饮用,以免增加起夜次数。我的祖母活到九十六岁,她有个习惯至今让我印象深刻:每晚睡前都会用指腹轻轻叩击头皮,说是能让头发乌黑浓密。虽然她现在满头银发,但发量依然让许多年轻人羡慕。后来我读《内经》才知道,这其实是刺激头部经络的养生方法。

对于喜欢夜读的朋友,建议在秋季节制一些。古代养生家认为夜间过度用眼会耗伤肝血,而秋季本身燥邪当令,更易伤阴。若是必须熬夜,最好每隔一小时就远眺片刻,并用双手搓热后敷在眼周。这个方法是一位眼科教授告诉我的,他说这样能减少眼部干涩和疲劳。

说到情绪调节,秋季容易让人产生伤感情绪。我们可以多与亲友相聚,品尝当季的美食,分享生活的喜悦。上周我去拜访一位老先生,他的庭院里种了几棵柿子树,此时正果实累累。他笑着对我说,每年秋天看着这些柿子由青转红,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丰盛馈赠。这种与自然同步的生活节奏,或许就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运动方面,除了常规的锻炼,还可以尝试一些简单的呼吸练习。每天清晨面对南方,深吸一口气,想象吸入的是天地间的精华之气,缓缓吐出浊气。重复九次,能帮助清肺润燥。我坚持这个练习三年多了,最明显的改善是往年秋季必犯的过敏性鼻炎今年没有再发作。

最后要提醒的是,养生需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每个人体质不同,同样的方法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重要的是倾听身体的声音,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就像喝茶要品其味,养生也要体会其中的滋味。

读者朋友们,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愿你找到与自己身体对话的最佳方式。如果你有什么独特的秋季养生经验,或者在实践中遇到困惑,欢迎随时分享交流。养生的路上,我们相伴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