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世界大战(十四)(第2页)
陈宏斌皱眉:“要是真打下君士坦丁堡,英国会控制黑海海峡,对北方党的航运不利——韩建国大使在圣彼得堡说,俄国也想占海峡,尼古拉二世的舰队正往黑海集结。”
“打不下来。”李光放下茶杯,“奥斯曼再弱,达达尼尔海峡的要塞不是纸糊的。丘吉尔太急了,他不懂奥斯曼的士兵虽然没枪,却敢用弯刀拼命。再说,联合帝国的四个党派不会让英国独占海峡,黄金集团会给奥斯曼放贷,大卫·陈·斯坦利要的是利息,不是谁占君士坦丁堡。”
伦敦的唐宁街10号里,乔治五世看着澳新军团的名单,眉头紧锁。阿斯奎斯首相递上一份报告:“陛下,休斯说军团的船要从新加坡过,陈德康副党首同意给他们加煤,用澳洲的小麦抵——南洋党想在悉尼开橡胶仓库,休斯答应了,条件是让南洋党支持他们分抚恤金。”
“分抚恤金?”乔治五世把名单扔在桌上,“那些是为帝国战死的士兵,他们居然当成生意?”
“联合帝国的规矩就是这样,陛下。”阿斯奎斯叹了口气,“李光首相发电报,说‘抚恤金由四党均分’是‘维持联邦稳定的必要措施’,金铭远大臣的财政部已经派人去悉尼,要监督资金流向——北方党怕南方党独吞。”
澳新军团出发那天,悉尼港飘着英国和澳洲联邦的旗帜。托马斯·威尔逊背着南方党造的步枪,枪身刻着“魔都兵工厂”,他不知道这支枪上个月还在塞尔维亚的战壕里,被林建斌副党首的商人换了马其顿的铜矿。运输船是海外党租的挪威货轮,亚历山大·格伦维尔的公司收了双倍租金,说“保险费贵”。
休斯站在码头上,看着船影消失在海平面。库克凑过来说:“南洋党的商站传来消息,奥斯曼在达达尼尔海峡埋了水雷,是德国克虏伯公司的旧货,宋旭辉大使说‘引爆率只有六成’——说不定真能打进去。”
休斯望着联合帝国的方向,那里的四个党派正等着分蛋糕。“打进去更好,”他摸着口袋里的华夏元硬币,“英国会让我们在君士坦丁堡开领事馆,南洋党想要的棉花、北方党需要的羊毛,都能从奥斯曼弄来,比从印度帝国买便宜。”他突然笑了,“就算打不进去,抚恤金也够我们修两条铁路了,用英国的钱,修澳洲的路,划算。”
君士坦丁堡的奥斯曼陆军部里,恩维尔帕夏看着间谍送来的澳新军团情报,上面写着“士兵多为英国移民,装备混杂”。赛义德帕夏抱着黄金集团的贷款合同进来,手抖得厉害:“大卫·陈·斯坦利同意再借一百万,用安纳托利亚的铁矿抵押,利息按日算。他说可以从美国买水雷,底特律的工厂有现货,比德国的便宜——威尔逊总统的商人保证‘一触即发’。”
恩维尔帕夏把情报扔在火里:“让士兵们把弯刀磨快。澳洲人的步枪再好,近身了也不如弯刀管用。”他望着窗外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丘吉尔以为我们虚弱,可他忘了,这里是我们的家,就算用石头,我们也能砸沉他们的船。”
远处的海面上,英国的舰队已经出现在 horizon(地平线),澳新军团的运输船跟在后面,像一群贪婪的鲨鱼。而在帝都、魔都、新加坡、悉尼和伦敦,那些坐在办公室里的人,正对着地图上的达达尼尔海峡,盘算着各自的收益——至于托马斯·威尔逊和他的战友们,他们的命运,不过是账本上的一个数字,或是抚恤金名单上的一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