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铲屎 作品

第527章 暖棚(第2页)

但树林里也不是到处都有这种适合搬走的树干的,所以在后面,熊洪也对此进行了改善。

后世人工培育木耳、蘑菇这些菌类非常发达,熊洪虽然不知道需要怎么做,但他还是看过电视的,里面就有很多介绍。熊部落采取的办法,就是从木工坊锯木头剩下来的锯末、小木块,放到土地里埋起来,就跟种地一样,然后等待一段时间后,将带有菌丝的木头放到上面。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从树林里砍一些构木、松木等树干回来,在这些树干的边缘,用斧头砍出一道道缺口,这些缺口在蘑菇棚里,很快就能结出蘑菇。

当然,光有这些蘑菇们的“食物”也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合适的温度、湿润的环境。

为此,棚里会有专人进行打理,定期给这些木头喷水,保持湿润的同时,在天气变冷的时候,也会将整个大棚四周,用厚厚的粟杆给围起来,保证大棚内部的温度。

而新一代的蘑菇大棚,就是熊巫现在所在的地方。

“火炉可以再放一个,感觉这里面还是有点冷。”

熊巫指了指墙角,“就放在那边的角落里吧。”

这里是部落今年秋天才搭建好的暖棚,跟族人居住的场所不一样,这里面没有土炕,而且靠南的一侧墙体,上面的窗户数量,也要比正常的居所要多,并且在尺寸上也更大一些。

这是为了在冬季有阳光的时候,将覆盖在外面的草席给移开,让阳光晒到里面。

暖棚的想法,最早就是熊洪提出来的,他说既然可以用火炉提升房间里的温度,那如果在这种暖棚里也同样点燃火炉,提升温度,是否也可以用来种菜。

部落现在蔬菜的种植面积算是非常大了,光是在本部周围,每年就会种上不下于千亩的各式蔬菜。

从今年的收获来看,萝卜、菘菜、韭菜、菽(豆叶)、瓠瓜(葫芦)以及一些姜葱蒜都获得了不少的产量,除了供族人食用之外,像菘菜菜叶、菽的嫩叶等,还用于喂养部落的牲口和家禽。

当然,这些蔬菜除了萝卜和菘菜可以存放整个冬季,剩下的菜在深秋的时候就已经看不见了。故而部落冬天吃到的蔬菜,无非就是这几种耐储存、产量大的。

但天天吃这些蔬菜,就算族人再能吃苦耐劳,也颇有点受不了,要不是还有一些腌制后的蔬菜混到饭菜里,天天让族人吃萝卜菘菜,熊洪都有些说不过去。

当然,除了这两种,部落也会寻找一个温暖的房间,将泡好的黄豆平铺在竹匾上,覆盖一层麻布,定时洒水保持湿润,过不了几天,就能长出一些黄豆芽出来。

这些黄豆芽,便成了整个部落冬季能吃到的,为数不多的蔬菜了。

而暖棚的作用,就是为了让族人在冬天,也有一些新鲜蔬菜作为食物的补充。

这倒不是说部落的族人们矫情,这才吃饱饭多少年,就又要这又要那的。冬季本身就寒冷干燥,需要摄入这些新鲜蔬菜,保证族人的身体健康,增强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冬季几乎没有蘑菇可以产出,除了发豆芽外,部落里好像真的没有其他办法获得新鲜的蔬菜了。

但在这处暖棚的四个房间,分别种植了韭菜、冬瓜、一种小型的菘菜以及这一屋的蘑菇。

虽然面积不算大,但这里本身就是为了验证冬季是否可以种植蔬菜的地方,如果今年冬天获取到一些成功的经验,那保不准明年的时候,就能扩大规模,推广种植了。

熊部落对部落的“菜篮子”,也是非常关心的。

从部落最早采摘的野菜开始,只要是能够人工种植的,部落都会想办法搞一块地,将采集到的种子或者根茎种到地里,经过这几年的发展,部落的绿色蔬菜的种类也在逐渐增多,除了常见的菘菜、油菜、萝卜、冬瓜、菽、韭菜这些,还有一些熊洪也叫不上名字的蔬菜,不过这些没见过的产量不怎么高,有些口感吃起来虽然不错,但处理起来麻烦,故而最常见的,还是这几种。

在暖棚中间的位置,放着两个火炉,里面烧着煤炭,将整个暖棚里的温度逐渐提升了上来。

看着前几日种下去的韭菜已经开始发芽,熊巫也非常高兴。

“看来族长提供的办法还真的有用,你们好好照看着,把这些东西都给记下来,明年我们就知道该怎么去做了。”

一个暖房里面的蔬菜,自然是没办法满足整个部落的冬日需求,不过有了今年好的开头,以后按照这种方法去做,那想要在这种风雪漫天的环境中吃到新鲜的蔬菜,应该就没有什么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