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与子同梦 作品

第220章 在阿徽心中,卫青比朕重要(第2页)

只要他们确定申请再一次阅卷的结果他们满意。而回去他们不会让人狠狠的揍上一顿。

于此时,有人出面道:“可是那么多的女郎中士,其中似乎多出军中。”

刘徽转头同人对视道:“所以你是在怀疑我作弊?”

“绝无可能。我等取士排名,在没有送到陛下面前,由陛下认可,都不知对方姓名。况且一应试卷评价,长公主不曾参与。一应排名皆由我等阅卷人依次排下。”这是怀疑考试的公平公正!兢兢业业,不敢松懈半分的人好不容易才把卷子阅完,结果有人竟然怀疑他们帮刘徽作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行,基于对刘徽的防备,他们一个两个参与的阅卷的人比谁都盯紧刘徽,可结果是,刘徽真没有任何作弊的行为。 比起对诸事的掌控,刘徽怔好相反,她更喜欢把事情交出去,让更多的人参与。

自来刘徽都是掌握大方向,如何行事,又如何解决争论,那才是刘徽会做的事。

因此,想往刘徽身上泼脏水也得有证据才成。

“没错,考试绝对公平公正,没有任何作弊的可能。军中考中贡士的女郎更多,你们若不服气不妨跟她们讨教一番,岂有怀疑取士有失公正的道理。既然输了,你们至少也要输得起,莫让天下人笑话我们男儿如此没有气度。”

闻此言,刘徽抬头和刘彻对视,无声的似是在说,分而治之,如何?

刘彻眼中闪过一道精光,巡视过下方争执的人们,世族和世族的人吵起来了。

世族大家中也不是没有不懂事的人。

不懂事的人一般会怎么做?

闹啊。

要是这个不懂事的人有才能,有本事?

不巧,很有可能还和家族有怨有恨,那更精彩了。

刘徽是有心人,各方的人,可以利用上的她都利用上,只为了让世族不服气也不得不服气。再让世族内部各自相争相斗,看,热闹吧。

最终,在没有人有证据证明科举有任何问题的情况下,两百三十一位第一批贡士,有幸能够踏足未央宫,在那里朝拜他们的大汉皇帝,举行殿试。

大汉皇帝在此,居高临下的眺望那俯身在地的进士们,就像看到无数的有才之士向他涌来,那样的盛况,令人心之向往。

又考一次,没有三甲,刘彻要求高着。得为进士者,只剩下一半,一百人。还是女郎占比更多。

好些人吹胡子瞪眼,却又无可奈何。

殿试后是授官了,这样一来吏部成为各部最忙的了。

那么多年下来,授官的原则是不能回原籍,还有就是不能回原住的地方。

三年一调任,是升是贬,只在各自的政绩了。

在如何安排这些女郎的事情上,吏部的人不得不问刘徽。

结果刘徽闻言冷道:“你当了那么多年的吏部尚书,如何授官你要问我?大汉难道没有女官的先例在?在大汉朝,没有任何人是例外,有本事就当官,没本事就滚。”

直接粗暴,一丁点让人给特殊待遇的意思都没有,落在一众人耳朵,忙不迭的点头认可,刘徽一向的风格便是如此。

虽然对于刘徽用女郎的事有很多人都不太舒服,可能让刘徽提拔起来的人,本事是真有。

别个人不用说,仅陈荷一人可知。

一步一步爬到户部尚书的位置,哪怕是在沈璧的一再进攻之下,不好意思,都无法阻拦陈荷往上爬。

因为,有些事别人是不会愿意帮刘彻和刘徽去做的,只能是自己人才有可能做成。

有了刘徽的公平公正的任官原则,官员任命很快安排好了。

通过科举考试的人,最低也是从县令开始做起。

而每一任新任的县令收到一个新的命令,他们去到任上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把当地的地形勘查出来,包括当地的水源,田地。大汉要制舆图。

理由听进来很充足,无人有太多的想法。

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科举结束之后,刘徽继续去各地的府学改制,无人察觉,刘徽所到之处,都有人悄无声息的绘制各地的图,那量得甚是仔细,图上都画得清晰无比。

等刘徽转了一圈回来,已然是两年后的事。

这一年,刘徽三十二岁,霍去病三十七岁,刘彻五十三岁。

也是在这一年,太史令司马迁和中大夫孙卿、壶遂及历官邓平、落下闳、天文学家唐都等二十余人,改革历法。制成《太初历》。《太初历》改以正月为一岁之首,且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因此 ,刘彻改年号为太初。

刘徽看完历法时,感慨无比先人的智慧,亦佩服无比。

同时刘徽收到消息,刘彻如今身边有了一个新宠,姓江名充。

江充来了呢。

逼反太子的人,有一个算一个,江充,还有丞相刘屈氂。

啊,一个接一个的全都出来了。

刘徽在回长安的路上听说刘彻把江充放出去对付世族,逼得好些世族都给江充送钱,谁料江充一个转身把给他送钱的人全都告到刘彻那儿,最后刘彻把钱赏给了江充,又把那些贿赂的人全都捉进了大牢。

而在这一年里,张汤,主父偃相继去世,新增补上来的宰相人选石庆,刘屈氂,天天和桑弘羊对着干。

桑弘羊也不是省油的灯呢,一对二,至今占据上风。

看刘彻现在提拔的人,两个都是世族出身。

三省长官们,除了刘徽、霍去病、卫青,一个早年刘徽提议的温良,坐稳了门下侍中位置,但六部如今也不太安稳,毕竟六部尚书的位置那么多年过去了,调动的没有几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眼下,卫青病重的消息传来。 听闻消息,刘徽领卫禧快马加鞭的赶回长安。

刘徽和卫禧直奔的平阳长公主府,霍去病等在门前道:“先进宫。”

为何要先进宫?

刘徽迈入平阳长公主府的脚不得不收回来,看着卫禧头也不回的进府,刘徽吐了一口的气道:“让人看好郡主。”

霍去病和刘徽一道进的宫。

可是,让刘徽和霍去病都想不到的是,他们竟然让人拦在门前。

生平第一次。

“大将军病重,陛下说了,公主先去看大将军。”拦人的内侍赶紧把刘彻交代的话道出。

刘徽和霍去病对视一眼,此时也是顾不上其他,“诺。”

一个诺字,刘徽转身,疾步离去。

霍去病本来是要拉人的,可是刘徽走得太快,霍去病根本拉不着。

本来想跟上的霍去病,本能回头看向未央宫的位置,便看到刘彻行来,霍去病一阵心惊肉跳,急迎礼道:“陛下。”

“嗯,你怎么不急着一道去?”刘彻从廊下缓缓行来,同时朝霍去病询问。

霍去病道:“舅舅会无恙的。韩夫人已经到了平阳长公主府。”

结果刘彻冷哼一声,“答非所问。”

“陛下。那是舅舅。”霍去病冲刘彻解释。

刘彻挥袖道:“用不着你帮阿徽说话,朕心里清楚。”

清楚知道在刘徽的心里卫青的重要。

“人进城后不是直奔宫门而来的吧。”刘彻何许人也,想跟他耍心眼,绝无可能。

“徽徽是送禧儿回府。禧儿还小,难免忧心舅舅。”霍去病将事情一五一十的道来,只为向刘彻解释,刘徽的心里最重要的人不是卫青。

可是,刘彻在此时道:“阿徽在外头,知道给她送的郎君都像谁吗?”

被问的霍去病一愣,随之却正色答道:“知道。”

唯恐天下不乱的人怎么会不传到霍去病耳中。

“哼。连下面的人都知道她的心思,朕能不知道。从小到大,在她的心里,卫青就是比朕更重要。”刘彻翻起旧账极其不客气的。

他那样的人,焉能看不明白刘徽的心思?

正因清楚,才会让刘彻一直耿耿于怀。

在刘徽的心中,卫青就是比他这个父亲更让她敬爱,也更亲近。

“陛下多年来也一直偏心我。”霍去病知道刘彻的意思,可是,在要求刘徽把刘彻放在第一位前,难道刘彻不应该想想,他把刘徽置于何地。

“陛下,徽徽多年在外,皆为陛下,亦为大汉。”霍去病单膝跪下,希望刘彻不要忘记刘徽为何离开的长安。

在这些年的时间里,刘徽走遍了大汉的各州县,在这过程中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难道刘彻都要视而不见?

卫青病重。

谁人能在听说一人病重时能够稳得住?不想在第一时间看到对方。

霍去病知道刘彻为何如此耿耿于怀,却也希望刘彻可以念及刘徽多年为大汉,为刘彻的种种付出。

刘彻扫过霍去病一眼,深邃的双眸如同枯井,叫人不寒而栗。

“退下吧。”刘彻挥手。霍去病应下一声是,恭敬的退去,退得甚远才转身离去。

霍去病吐了一口气,明了有些事刘彻再一次重提,便证明了过不去。当如何?

刘徽顾不上,赶紧出宫往平阳长公主府上去,飞奔向卫青和平阳长公主所在的院子,对站在院子的人,刘徽颔首算是打过招呼,急忙要往屋里去,却听到卫禧的哭唤,“父亲,父亲。”

喜欢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请大家收藏:()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