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与子同梦 作品

第220章 在阿徽心中,卫青比朕重要

刘徽不确定在卫禧的心中,她是否明白自己所面对的种种问题。 和刘徽不同,刘徽早知道刘彻是个什么样的人,明白想在刘彻手底下活下来不容易。

知历史上一家子的结局,刘徽要活,更要让一家子都活下来。

为此,任何问题刘徽都会迎难而上。

卫禧还小,虽然聪明,未必知道她将要面对的一切。

刘徽要告诉她,甚至血淋淋的撕开一切虚伪的面孔,让她看个清楚。

“阿姐,我知道很难,可我还是想像阿姐。无论将来有多少人跟我说不行,不可以,不能够。那都没有用,我会强大,像阿姐一样,纵然为千夫所指,阿姐,我也会走下去。”卫禧反而更坚定了,她要和刘徽一样,刘徽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告诉她会遇见的各种各样的磨难,她不怕。

“阿姐已经为我们开辟一条路了呢,虽说在这条路上还会有各种各样的人为难我们,但比起当年阿姐遇上的难处,我们至少有机会出头了。”卫禧宽慰刘徽,她其实已经很好了,有刘徽为她而开路。

想想当年的刘徽,谁来帮她?

刘徽乐了。

心下稍定,那头长安也送来消息,“长公主,陛下让长公主回长安,道是科举将开。”

科举将开,刘徽要忙府学的事也得先把科举的事解决。

“要跟我一道回长安还是你自己继续走?科举考试,有了各地的成果,他们一个两个一定还准备不少的好戏等我。要是错过了看不着,会是你的损失。所以,可以先回去看看。”刘徽跟卫禧直白道明,“你要是愿意,我也可以带着你看看以后大汉的取士之道,科举是怎么样的。”

卫禧一听马上道:“回,我跟阿姐回去。”

听刘徽的话肯定不会有错的。

赶在科举之前,刘徽回到长安,有先例在,考题都准备好了。

不过,看了一眼所有的考卷,刘徽向刘彻提议,“第一次科考,父皇不出个题吗?”

刘彻乍闻刘徽的建议,抬眸望向刘徽,透着审视,似要完全看穿刘徽。

刘徽目光灼灼的道:“大汉的第一场科举,能不能为大汉取来一个惊世之才,若能得到这个惊世之才,何不设以状元?”

一听刘徽的话刘彻就明白了,这是还有主意等着呢。

“一道说清楚。”刘彻意示刘徽继续说。

“天下之才能到殿前,若有惊世才,状元,榜眼,探花。是为天下人才之最。更为天子门生。”刘徽还用想,后世的一系列操作都有的,刘徽不过是顺口一提,具体刘彻要如何为之,只在刘彻想不想。

当下有人追问:“其他人呢?”

“过地方童试者称秀才,过乡试者称举人,过会试者称贡士,由父皇亲自主持的殿士,取中后称进士,可授官。”刘徽一条一条的将规矩定下,让一群人不由自主的打量刘徽,真想问问刘徽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怎么能信手拈来了呢?

刘徽:打的就是一个时间差,见多识广。

刘彻可见心动了,“那三人可称为前三甲。”

有刘徽提醒,一个个脑子转得多快,马上想出最重要不过的称呼。

名列三甲,进士之中也分行等级。

刘徽听人一个两个问出问题,然后你问我答,很快把第一次全国性的考试后续安排迅速的拍定下。

刘彻听从刘徽的建议,认为他可以出一个考题,好能够名垂青史。

生则计利,死则虚名。

谁人不是如此呢。

正因为各有所求,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人千方百计的去谋算。

要是他们各不谋算,这世间不知要少多少事。

所以,须得要他们各谋算。

刘彻认真的考虑了。

考虑后,刘彻在考试的当天,在众目睽睽之下,写下这一次的策论题目。而且当众封箱。

刘徽在众人面前接过,送入贡院内,题目是让人严防死守,和其他的考卷一道。

等到考试的钟声响起,所有人都知道,科举考试开始了,有多少人会因此改变自己的命运,未可知,但有了一个新的希望。

刘徽领卫禧在考场内转了一圈,没有要惊动任何人的意思。

但,刘徽同卫禧道:“科举制的推行,一应严防死守,目的只有一个,为天下普通人争一个机会。让人看到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就会让一家或者一地拼尽全力也要供出一个人来。只要这样的人多了,以后我们大汉可以选择的人就会更多,再也不需要让世族拿捏。”

卫禧乖乖的旁听,想到那样的一幕,到那个时候,朝堂上那些碌碌无为的人不能再占着茅坑不拉屎了。

额!卫禧为自己闪过的念头而一惊,她怎么变得那么粗鲁了,要是让母亲知道一定不饶。

三天的考试对于很多人而言都是煎熬,可是谁都清楚有些事情是没有办法的。

好在是秋后,天气宜人,温度正好。

卫禧一向能静下心,因而看到有人急得汗珠直落还挺好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性子稳,不急不躁,挺好的。”刘徽夸赞卫禧,肯定卫禧的性子是真好。从小就能坐得住,情绪波动还小,一眼瞧来让人喜欢极了。 和刘徽出去好像沾了几分人气。

对,和霍去病你来我往相斗的时候也有人气。

刘徽冲卫禧道:“考完了才是开始。不知道能不能出几个旷世奇才。”

卫禧惊叹道:“阿姐,你还想几个?”

点点头,刘徽认为要求能高一些的啊,怎么就不能几个呢?

卫禧感慨道:“世人都说,大汉能得到舅舅那样的明主,我父亲和表哥,阿姐这样的将才,能够将匈奴打败,已然是上天恩赐。阿姐竟然还希望能够多出几个旷世奇才,岂不是太让上天妒忌,得把人早早收回去吧。”

上天妒忌,把人收回去呢。

24岁死去的霍去病,谁人不惋惜,谁又不是说,对,那就是上天妒忌,所以才会把人收回去。

可是,现在霍去病活下来了。

“阿姐在想什么?突然笑得那么开心?”卫禧一句话让刘徽想到很多。卫禧注意到刘徽竟然笑了,那笑容让她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刘徽扫过卫禧道:“想去病表哥。”

果然,卫禧就知道刘徽一准想到霍去病了。

卫禧由衷的道:“表哥太霸道了。”

“我不霸道吗?”刘徽不以为然,霸道要看怎么霸道,霍去病的那些霸道,刘徽并非不能接受。

被刘徽拿了自己举例来问,叫卫禧如何开口?

“阿姐很喜欢去病表哥。”卫禧不是询问,而是肯定的陈述这一事实。

颔首,刘徽道:“不喜欢我就不会嫁给他。你以后定要寻一个喜欢你,你也喜欢他的人。”

卫禧想了想平阳长公主和卫青,再比对刘徽和霍去病,终是摇头道:“很难。”

刘徽一眼扫过卫禧,卫禧认真的道:“我父亲那样的还好,表哥那样的,阿姐能受得了,我不成。再是其他人。阿姐,不喜欢一个人更肆意自在。”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你以为能选择喜不喜欢一个人?有时一眼便注定了。由不得你挣扎逃离,这颗心会给你答案。但你要记住,再喜欢一个人也永远不要委屈自己。你可以爱任何人,但更要爱自己。”刘徽不希望卫禧将来会变成一个陷入情爱之中的人。如果万一不慎陷入其中,她也希望卫禧要先爱自己。

刘徽抚过卫禧的长发道:“自轻者自贱。连自己都不爱自己,谁都会欺你,辱你。”

卫禧啊的一声,显然想不到刘徽教她的竟然是这样一句。

思及刘徽在那一次为鸣堂和太学的学子答疑解惑中,她在面对人质疑她不曾为霍去病生下一儿半女,还不肯给霍去病纳妾的话时,刘徽一番话。

质疑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管有多少人质疑都没有关系,刘徽顶住了。

就像她告诉卫禧的。她第一时间选择的是爱自己。

刘徽爱霍去病,可她也爱自己。

随钟声响起,宣告这一次科举考试结束了。

卫禧激动的起身,转头望向刘徽。

刘徽倒是十分的平和,不,还是有些兴奋的道:“让我们亲眼见证,大汉兴教育二十几年,为大汉到底培育多少的有用之才。”

啊,刘徽的期待,卫禧听出来了,眨了眨眼睛,她也想知道!

不用费时多久,结果出来了。

当看到取贡士共两百三十一位,其中有半数以上都是女子时,朝堂上先破防的人不少。

“不可能!”

啧,听见他们说不可能。刘徽低头一笑。

“要重新阅卷吗?为了表明公正,诸位应该不会忘记最重要的一条,每一份试卷上都有阅卷人的名字。能够被请来阅卷的人,都是当世大儒,以及朝中重臣。你们是在质疑你们各家的人?”刘徽挑眉而问,等着看看在场人的反应,好确定他们是不是怀疑自己家的人。

此番阅卷刘徽是把各世族有名望,有本事的人都请来了,防的是有人巧立名目的宣泄心中不服,闹。

本来卷子上就有各类点评,以示公正。

文章好坏,一个人说的话做不得准,多几个人的评价,论不上不公吧。

有争论的把争论都写上,再请刘徽裁定。

怀疑取士名单真假,是小事。这是怀疑整个科举考试的公正与否,以及连他自家的人都怀疑上。

真要是这样,好说,那就再阅一次卷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