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葫芦里的药(第2页)

不过现在,这些人的心愿清单里又多了“瑶池露”与“红茶”。

因为据说“瑶池露”与“红茶”的效果比“紫玉露”和“龙井”还要明显。

粟瑾安在卿愿订了一个房间,是提前了二十天订到的,因为他有卿愿的金卡,所以优先给他安排了。

自从得到这张卡后,往粟瑾安跟前凑的人是越来越多。

今日这桌是粟瑾安替礼部尚书之子谢弼订的。

谢弼请了一些好友想在卿愿一聚,找上了粟瑾安,自然也邀请他一同前往。

使团来京,六部中最忙的就是礼部和兵部。礼部忙着各种安排、兵部忙着胡国使团在京期间的京城安全。

谢弼请来的都是京城世家子弟,宁国公府长房的嫡二少爷楚雄也在受邀之列。

自从静妃被贬后,宁国公府就低调了许多。

三公如今只剩下两公,鲁国公府与新贵忠勇侯府沾亲带故的还好说,宁国公府如今的现状就很微妙了。

永明帝并没有打压宁国公府,但静妃的被贬,君后又怀上了龙嗣,宁国公府的地位就有些说不清了。

静妃的处境始终是悬在宁国公府头上的一把不知何时会落下的刀。

粟瑾安下值后就来了“卿愿”,每个包间有一位管家,粟瑾安被“竹丝房”的管家引了过去。

鲁国公府的大房有两张金卡,鲁国公很不客气地把次子手里的金卡要走了。

粟瑾安手里的这张金卡有人花大价钱购买,毕竟鲁国公府有三张,卖出一张完全可以嘛。

不过粟瑾安理都没理,这是他作为鲁国公府未来世子的身份,那是一万两银子能买走的么。

“卿愿”推出的100张金卡已经全部被人认领了,无一不是有身价又有地位的。

粟瑾安到来时,谢弼与友人已经在座了。

粟瑾安一来,包间内的几人先是一顿恭维,谢弼道:“瑾安兄,你那张金卡给兄弟开开眼呗。”

粟瑾安笑而不语地拿出那张金卡,谢弼接过连连惊叹:“果然是‘卿愿’,就是大手笔。”

神情间毫不掩饰的羡慕。

卡转到楚雄的手里,楚雄也是十分的羡慕。

宁国公府也有一张金卡,在宁国公的手上。

楚雄的大哥是世子,需要时可以直接跟宁国公“借”,楚雄可没这个胆子。

他这边敢借,他爹那边就敢给他一顿竹笋炒肉。

谢弼眼馋得很,央求说:“瑾安兄,你与瑞郡郎是表兄弟,能不能帮弟弟讨一张?

出银子也行。

你们鲁国公府有三张金卡,或者,卖兄弟一张?”

谢弼不是第一个打如此主意的人,粟瑾安拿回自己的金卡说:

“舍弟手上的那张给我父亲了,另一张在二房的手上,我可不便去开口。

瑞郡郎那边我倒是可以帮你问问,但能不能讨来一张却是不能打包票的。”

“只要瑾安兄肯为兄弟说说话就成!”

谢弼很高兴,殊不知粟瑾安压根就不会帮他去开这个口。

菜很快就开始上了,在座的只有粟瑾安和谢弼来过这里,其他人都是头一回来,毕竟这里的菜实在是太贵了。

一盘盘只看摆盘就让人流口水的菜一一上桌,看得这些平日里不缺吃喝的公子哥们都忍不住吞口水。

谢弼拿起筷子:“来来,今日庄公子请客,我等可不要客气。”

负责掏钱的一位公子哥笑着示意大家不要客气。

饭桌上的气氛相当的好,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了喧哗,众人不由得都停了筷。

“卿愿”怎会有如此喧闹之声?

庄公子放下筷子说:“我去瞧瞧。”

粟瑾安也放下了筷子,站起来,这是王府的菜馆,考虑到邵云安与王正君的关系,他觉得无论怎么说也该出去瞧瞧。

粟瑾安是这么想的,其他人也是这么想的。

此时,“卿愿”的入口大堂内被胡人挤满了,“卿愿”的管事、侍卫、与王府的府卫挡在这些胡人面前。

他们的身后,是刚准备离开,结果被一群胡人拦住的郭子牧。

包间内的客人也陆续走了出来,一看到那装扮格外显眼的胡人,这些客人顿时意识到情况不大妙。

为首的一位满脸络腮胡,脸上有一个十字疤痕的胡人恶狠狠地环顾一圈,开口:

“我们是胡哈尔国使团,到你们大燕的酒家吃饭还要预订?真是笑话!”

在场的王府府卫都一手放在腰上的刀柄上,赵管事上前一步,忍着惧怕说:

“‘卿愿’是私房菜馆,前来的客人都需提前预订,今日所有包间都预订出去了,实在是凑不出桌来。

‘卿愿’每一桌都需提前一月预订,诸位是胡国使团,远到是客。

在下可为诸位安排三日后的两个包间,账就记在在下账上,也是在下为两国和平的一点心意。”

十字疤男人却是一把挥开赵管事:“预订?我们王吃饭还从来没有人敢说预订!”

王府的府卫和菜馆的侍卫抽出了刀,对方显然不是真的来吃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