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葫芦里的药
送了乌甀公主回来的邵云安坐下后先看爷爷。
老将军神色不变地说:“胡国使团进京,皇上已做了最坏的打算。那人身手再厉害,这也是在我大燕的京城。”
代战骁:“他若敢放肆,我必让他尝尝我代家枪的滋味儿!”
邵云安冷笑道:“那家伙如果以为他是使团成员,在京城胡作非为我们拿他没办法,那我只能说他太傻太天真。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那家伙如果管不住自己那就把命留下来好了。”
老将军道:“一个被大山部落通缉的人却出现在胡国的使团里,此事还是需向皇上禀明。
乌甀公主心有大义,将军府出面感谢不便,安哥儿,此事就交给你了。”
邵云安:“爷爷放心,我会好好感谢乌甀公主的。”
这份感谢不是送几斤茶,几坛酒就够的,邵云安要好好想想怎么感谢人家。
罗荣王府,刚刚从宫中回来的罗荣王先问管家王正君回来没有。
胡国使团进京,罗荣王自然也是担心自家王正君安全的。
“卿愿”会经常推出新菜,郭子牧又兼着云龙院旗下点心铺子的推陈出新,所以几乎每天都要出府。
在府里等了一会儿,郭子牧还没回来,罗荣王坐不住了,喊了府卫随他一起去接郭子牧。
使团馆,柯沁王看过刚收到的一封密信后递给面前的人。
对方的脸上有一道十字型的伤疤,一脸的凶相。他接过信,看完后舔了舔嘴唇,带着某种嗜血的意味。
把这封密信卷吧了卷吧,男人塞到嘴里一边嚼一边说:“美人?我最喜欢美人了。”
柯沁王:“本王一路上都没碰美人了,慕容坤这个吝啬的燕国皇帝居然也没有给我们安排美人伺候。”
已经咽下密信的男人说:“这个美人据说是燕国第一美,王爷不介意让属下一起品尝吧。”
柯沁王哈哈笑了,大方地说:“当然不介意,你知道的,我什么都可以与你一起享用的。”
罗荣王这边顺利把郭子牧接回了府,进屋后他就说:
“胡国使团进京,最近京城怕会不太平,‘卿愿’那边你暂时先别去了。”
郭子牧摘下面具,说:“我知道的,云安也跟我说了,说胡国使团进京的目的不明。
点心铺子明天新品上柜,我过去看看,然后去‘卿愿’交代一下主厨和赵管事我就回来。
若是你实在不放心,那‘卿愿’就先关门,等他们走了再开。”
罗荣王搂住郭子牧,说:“关门倒是不必,胡国使团在京,我这阵子势必需日日进宫,你在府里我会放心些。”
郭子牧:“我明天下午晚点再出门,去看看,交代完了就回来。”
罗荣王低头,吻住如此听话的王正君。
点心铺子和“卿愿”都是中午才开张,新点心的销量情况也要晚些时候才能知道。
郭子牧打算晚点再过去,他也不愿出门时与那些胡人遇到。
使团来京,无论是永明帝这边的接见,还是胡国这边的面圣都有一定的流程要走。
柯沁王要先递上胡国大汗的国书,永明帝接了国书后再根据对方国书上的内容来敲定该如何谈。
柯沁王携使团入京的当天没有提交国书。第二日,礼部侍郎亲自前往使团,他才拿出了国书。
东临殿,看着柯沁王送上的国书,永明帝的神情莫测。
他把国书递了出去,郭逊接过后送到了老帝师的手上。
老帝师看过后不由蹙眉:“这就是胡国的议和国书?胡国想要如何议和这上面一句都没写。”
老帝师把国书递给其他人看,其他人看过后也是相同的意思。
国书上只说了胡哈尔国想要与燕国议和,寻求两国和平。但具体要如何寻求和平,却是提也未提。
要老帝师说,都是一堆的空话,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内容。
罗荣王道:“他们该不会是要当着皇上的面才提吧?”
有人问:“武威将军,这一路上柯沁王可有提到想要如何与我燕国议和?”
同样在场的代战骁摇头:“并未。”
在场的大臣都摸不准胡国大汗的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了。
你要议和,还派了亲弟弟过来,似乎是挺有诚意。但这表现,又叫人摸不着头脑。
永明帝:“既然国书上他们未有写明,那就看这柯沁王怎么说吧。明日宫中设宴,招待胡国使团。”
礼部尚书与侍郎:“是。”
见时间差不多了,郭子牧出了王府。他先去点心铺子,见今日新上的点心没什么问题,就立刻赶去“卿愿”。
“卿愿”的生意在来到京城的各路商人越来越多后也愈发的火爆。
“卿愿”的菜式做得好,环境好,最关键的是它背后有罗荣王府与忠勇侯府。
“卿愿”有拍卖会才会有的出自忠勇侯府的茶与酒,甚至还会有忠勇侯府没有拿出来拍卖的私货。
在拍卖会上抢不到的人,会想办法来“卿愿”喝上一杯“醉花间”,或泡上一壶“龙井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