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议和?(第2页)
要不是燕国目前不便再开战,在柯沁王进入大燕境内时,代战骁就会杀了他。
对胡贼,代战骁只有杀之而后快的恨意。
不过叫他意外的是,王石井的态度比他还坚决,对柯沁王也带着明显的厌恶与不耐烦。
王石井是侯爷,又是带着圣命而来,他的所为必须出于两国目前暂时的和平来考虑。
他这样的表现只会激化双方的矛盾,并不利于接下来胡国将会提出的两国议和的事宜。
代战骁有点摸不准皇上派王石井前来的用意了,是不在乎此次的议和?还是王石井这人并不堪大用?
代战骁认为自己的弟弟不至于会看上一个这么不靠谱的人,那难道说是前者?
代战骁并不知道王石井其实已经十分克制了。
在柯沁王的仆卫咆哮完后,王石井毫不退让地说:“50人,多一个都不行!
若贵国使团不能接受,那你们可以回去了。此次两国议和是你胡国提出的,可不是我大燕求来的。
你们如此强硬地要求500人全部入城,那本侯不得不怀疑你胡国此次议和的诚意了。”
柯沁王开口了,带着怪异的口音说:“忠勇侯,我们是带着十足的诚意来向燕国的皇帝寻求双方议和的可能。
只是忠勇侯你的态度却让我们议和的一片赤诚如坠冰窟。如此的后果,可是你能担待的?”
王石井却是扯了扯嘴角:“既然你们是怀着一片赤诚之心来议和,那不如就从这一步开始吧。
胡哈尔国寻求与我大燕的和平,柯沁王何不先做出表率?
若您做不了主,不如派人回去给你们大汗送个信,叫你们大汗再派个能做主的?”
“你说什么!”
柯沁王气得一巴掌拍在桌上站了起来。
王石井也站了起来:“50人,多一个都不行!”
柯沁王咬牙:“忠勇侯的‘勇猛’,本王领教了。”
王石井:“谢谢您的夸赞。”
“哼!”
柯沁王愤而离开,和他一起来(谈判)的4位部下恶狠狠地瞪了眼王石井跟着离开,还非常无礼地甩上了门。
代战骁看向王石井,希望他能解释。
王石井却是只说了句:“我们与胡哈尔国永远都不可能和平相处。”
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说……
这里不是询问的好地方,代战骁压下了心中的疑惑。
王石井一步不退,交涉(抗议)无果的柯沁王只能不甘地挑出50人,跟随王石井和代战骁进京。
其余的450人由虎行关的先锋军“护送”去官防营。
第二天,王石井带来的禁军与代战骁带来的500先锋军前后“护卫”胡哈尔国使团,浩浩荡荡地进入京城。
胡国人的穿着有着他们强烈的异域色彩,他们一进城就得到了京城百姓们的关注(指点)。
胡国人对燕国百姓来说是会吃人的豺狼。
那一个个骑在马上,眼神不善,秃顶,脑后扎着几根长发辫的家伙怎么看怎么不像是来求和的。
就是燕国京城的百姓也想不通胡国人为何突然会来议和,不是说他们换了一个大汗,还要跟燕国打吗?
王石井把胡国使团一行人带到已经准备好的使团馆后,就和代战骁一起进宫复命了。
也不是说使团一进京永明帝就要接见,还要礼部安排确定时间。
在两人离开后,柯沁王的仆卫恨恨地说:“主上,大燕国皇帝简直欺人太甚!”
柯沁王表情阴郁地说:“且让他们嚣张好了。至于那个忠勇侯,就看他到时候还能不能笑得出来!”
东临殿,听了两人的详细禀报,尤其是代战骁所说的这一路上胡国使团的表现,永明帝只是点了点头,没说别的。
随后,永明帝却是话题一转,说:“胡国使团刚进京,一路辛劳,让他们先休整两日吧。战骁,君后要见你,你去吧。”
“……是,臣告退。”
代战骁离开,也看出王石井对胡国使团的态度怕就是皇上的意思。难道说皇上是打算跟胡国再战一场?
代战骁走后,永明帝这才问王石井:“你觉得那个柯沁王不像是来议和的?”
王石井蹙眉说:“若是真心议和,又何至于会那般强硬?
那500人,臣看也像都是勇士,不像普通的胡国士兵。
柯沁王出使,安全起见带的都是勇士臣也能理解。
但柯沁王身边的人对臣的态度都趾高气昂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咱们要议和。
皇上,云安曾对臣说过,‘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胡国不是没有与我大燕求和过,那都是他们势弱的时候,而一旦他们强大起来就必定会进攻我大燕。
这次胡国使团前来,臣以为议和只是借口,真正的目的……或许是仙水,或许,是其他。”
永明帝的手指轻叩桌面,非我族类,其心必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