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香喷喷,好吃看得见!
景幽宫,蒋康辰正在向君后禀报救灾一事。
“千岁,百姓们对‘救助基金’极为感恩,都说千岁您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下凡。”
君后淡笑:“活菩萨可不是本君。”
蒋康辰笑着说:“百姓们也都说忠勇侯与瑞郡郎是大善人。
忠勇侯府对外说瑞郡郎是您的侄子,自是要支持您的‘救助基金’。
京城的很多百姓都立了您的像,说要日日为您烧香祈福。”
君后听得是哭笑不得,感概地说:“也是云安建议设立这‘救助基金’。
若不是他与忠勇侯带头捐款捐物,今年的这场雪灾不知要死多少人,有多少百姓会流离失所,皇上也定不能安生过了这个年啊。”
蒋康辰:“瑞郡郎是皇上的福星,也是千岁您的福星。”
君后深以为然地说:“这倒是。”
蒋康辰还有所保留了,由忠勇侯府出资的功德碑如今已是高高竖立在了忠义祠外。
现在,功德碑外和忠义祠内的香火都快赶得上雨林寺了。
雪灾跟前,给受苦百姓带来希望的不是佛祖,却是皇上、君后、忠勇侯与瑞郡郎。
功德碑上有忠勇侯与瑞郡郎的名字,忠义祠内代家男儿的功绩。
百姓们没有条件在大雪天去寺里给他们上香,就把他们的感激与希望都拜在了忠义祠和功德碑前。
这件事邵云安是知道的,他也挺感动的。
他做的不过是在他那个世界很正常的事情,可是在这里却给无数的人带来了生的希望。
君后的声望因为“救助基金”在民间大幅度提升,永明帝也很是高兴。
一国知母,不仅需要朝臣的认可,同样也需要百姓的接纳。
国母国母,君后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百姓,对燕国的江山社稷只有好处。
而也因为君后现在在民间的声望大幅度提升,朝堂上支持君后的臣子也越来越多。
眼瞅着君后的肚子越来越大,永明帝在小年来临前对外公布了君后已怀有身孕快6个月的喜讯。
这下子京城内外炸锅了,很多命妇、正君恍然大悟,难怪进宫面见君后的时候,君后的身上总是搭着一条毯子。
他们还当君后是怕冷,却原来是有孕了!
君后都怀孕快6个月了宫中才放出消息,就不得不令人深思宫中如此谨慎的原因。
宫中一宣发,各家就开始往宫中送礼了。
皇上年近而立终于要有嫡子或嫡女了,不管心中是怎么想的,面上都得和皇上一起喜庆呀。
大将军府的内眷也拿着补品名正言顺地进宫看望君后。
君后有孕了,对宫外的递牌子拜见也就能推就推了。
男人八月产子,君后还有两个月就该生了,永明帝这个时候爆出来也是让君后在这段时间安心养胎。
之前没有宣发,减少了许多宫内外可能会有的隐患。
这个时候宣发,正好要过年了,君后就可以此不出席年节期间的各种宫宴。
君后现在比刚吃了仙果那会儿胖了一些。
不过可能是他练武的原因,他身上胖得并不夸张,主要还是集中在腹部。
邵云安现在也不管别的事了,每天进宫给君后做营养餐。
宁牧已经诊出来是皇子,这眼瞅着小太子就快出生了,邵云安也不由地紧张起来。
以前他嫂子、他姐姐怀孕吧,他也紧张,但更多的是对产妇、对孩子健康的担忧。
君后这个不一样,这是真的有皇位要继承的小太子啊!
一个关系着江山社稷的孩子……邵云安都不由地有了一种神圣的使命感。
邵云安拿来的那副半成品凤冠做好了,果然不愧出自宫廷匠人之手。
邵云安觉得如果未来的人能在博物馆看到这顶凤冠,估计也会生出争夺帝王宠爱的雄心。
孕晚期,君后突然喜欢上了重口味。
就是清炖羊肉啊,或清汤什么的他不喜欢吃了,总觉得少点什么。
邵云安拿手的甜品呢,又不敢给他多吃,可太医那边又建议少吃重油重辣的。
冬天,宫里最多的还是各种腌菜。
虽说邵云安给君后做的饭菜里都有灵泉水,但他还是觉得这似乎不是那么太健康。
这天,邵云安进空间翻食谱找灵感的时候,发现了一样宝贝。
他越想越觉得可行,出了空间就直奔厨房。
邵云安现在依然不会擀面、做面条,他让将军府的厨子帮忙,弄出粗细适中的面条,然后弄成面饼蒸熟。
蒸熟的面饼再下锅炸。而在做面饼的时候,另一个灶火上红焖着排骨,瓦罐里闷着虾干。
面饼做好了,之后就是配菜。
燕国不能随便杀牛,牛肉和牛油难得。
不过因为京城有许多别国的商人,这些商人带了不少牛肉干、牛油到京城贩卖。
邵云安没买牛肉干,不过买了不少的牛油,不买牛肉干纯粹是因为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