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返京
九月中,忠勇侯别院的大门敞开。
老夫人和老正君走在前,王石井和邵云安与长辈们一起出了别院,上了门口逐一排开的马车。
忠勇侯和辅国郡郎今日要回京城了!
忠勇村的村民们已经全部聚在村口等着恭送了,王大力也在人群中,和王老爹站在一起。
王石井这次回京,带走了燕浮生等别院内重要的下人。
燕浮生后来买的下人全部留了下来,作为别院日常维护所需。
王石井点名赵元庆暂代别院的管家,王老爹也有别院的大门钥匙,具有监督权。
郭子榆仍住在别院,有他这位县令在别院镇着,倒也不怕别院里留守的下人起别的心思。
别院的扩建挨着后墙,赵大叔和王老爹一起负责扩建任务。
图纸、工钱全部在赵大叔那边。
可以说,赵大叔要全权负责忠勇侯府“忠王氏”祠堂的建造和侯府别院的扩建。
王石井和邵云安放心的把他们的大宅子交给了村里人。
他们带着四婶一家、孙叔一家、秋叔一家、赵元德、王书平的妻女、王玉梅一家,还有三族七八个老实本分还未成亲的年轻后生一起前往京城。
马车车队在侍卫的护送下一路来到村口,村民们下跪恭送贵人离村。
在最前方老夫人、老正君、粟辰逸三人的马车过去后,跪在王大力另一侧的王老爹的侄子把他扶了起来。
忠勇侯与辅国郡郎所在的马车过去,对方才松开手。
王大力怔怔地站在那里,村民们陆陆续续地站起来。
王大力茫然地扭头看向王老爹,王老爹拍拍裤腿,说:“这是辅国郡郎私下交代的。”
王老爹只解释了这么一句,王大力却是老泪纵横。
王老爹看着王大力这副模样也只能在心里叹口气,父子两人走到今天这一步,又怪得了谁呢。
王老爹只有王四叔这一个亲儿子,如今儿子一家去了京城,王老爹却没有多伤感。
他在村子里还要忙着侯爷的别院扩建和祠堂的修建,事情多着呢。
四叔和四婶把串串香的小买卖交给了四叔的堂兄一家,也就是扶王大力起来的那人的父亲。
四叔四婶一家要去京城,王老爹就暂时交给这家人照顾,族里也有人会管着。
王石井把“基金”的钱也留给了赵大叔,赵大叔也要尽快把这事落实下来,所以他也是忙到飞起。
王石井与邵云安回京了,再见就要明年的春天了。
想想王石井和邵云安回来时的排场,再看看人家走时的排场,许多村民已然难掩羡慕与内心的复杂。
特别是看着那些跟着一道去京城的村人,不能去的又何尝不羡慕嫉妒。
郭子榆在码头在送王石井和邵云安一行人,他也写了封长信托邵云安帮他送到弟弟郭子牧的手上。
郭子榆已顺利通过乡试,年后京城的水域开始化冰时他就要上京准备会试了。
待到弟弟子牧的大婚结束,他再回来。
郭子榆没什么家财,但他还是给弟弟存了点嫁妆,也托邵云安帮他先带去京城。
“大郭哥,你照顾好自己,家里暖房里的菜你尽管吃,我已经交代赵元庆和王老爹随时补种。
还有我留下来的那些补品,我也交代了刘婶做给你吃,你要记得吃。
府里有人偷奸耍滑,赵元庆和王老爹若是管不住你也不要客气,该罚的罚,该撵的撵。
你是县令,你得帮我镇着家。”
郭子榆眼神柔和地说:“放心吧,我不会亏待自己的。你和石井也是,在京城多保重。”
每次邵云安跟他说“家”的时候,郭子榆的心窝都特别的酸软,这次同样是。
目送王石井和邵云安上了船,郭子榆用力挥手。
——石井、云安,你们只管放心去京城,家里我会看好的。
这次王石井和邵云安回京带走了不少的粮食和蔬菜,外人只当是主家田里收获的和县里买的。
除此之外,他们的船后还跟着一辆装了许多水桶的货船,他们自己的船上也有从“村中”装的山泉水。
京城,这一天稍微能歇口气的永明帝在景幽宫幸福地吃着草莓,跟君后聊朝堂上今日的事。
广南府知府陈有义上奏,意欲鼓励农户开垦荒田种植吉祥果树和甘蔗。
陈有义在奏折里详细阐明了吉祥果全身是宝的发展前景以及甘蔗种植在增加收益上的可行性。
这份奏折,中书令看过后认为陈有义不务正业。
广南府本就山林多,荒地不拿来种粮食种什么听都没听过的吉祥果和甘蔗!
中书令的意见是发回,不过永明帝却是扣下了这份奏折。
给君后看了这份奏折后,永明帝抬头叹道:“朝中还有谁能跟得上朕这颗福星的远见?”
君后把奏折折好,放到一旁说:“皇上倒是不必心急,只要广南府每年交足了赋税,陈有义只管便宜行事即可。”
永明帝冷哼:“朕当然希望他便宜行事。
朝中的那帮无知之徒只会说朕不懂农事,恣意乱来,届时少不得弹劾陈有义的。”
君后问:“此事帝师如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