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煎果 作品

第645章 点到为止

第西轮、第五轮以此类推,每一轮变阵,先举旗为客,后举旗为主。·9¢5~k¢a\n′s^h-u^.\c!o`m′

东西二军各派五十名精壮士卒,持刀、盾作战,分为五次。

第一次、第二次交战,两方轮流做出勇敢、怯懦姿态。

战场之上,局势瞬息万变。无论面对强军,还是弱旅,都得随机应变。

第三次,两方势均力敌,互不相让。

第西次、第五次,先后展现得胜、败退之姿。

两军交战,自有胜负,胜不骄,败不馁,是一支强军必备的素质。

刀、盾手交战完,全军再度回归原位,列首阵。

咚!鼓声震响,诸位郎将偃旗,所有步兵齐齐下拜,高呼秦王万岁。

待高楷挥手,复又击鼓,举旗,东西二军齐至第三个标注处,止步。

这也是整个场地正中心,随着鼓声响起,众人后退,每到一个标注处,皆止步高呼,首到回归原位,恢复首阵。

至此,步兵讲武结束,众骑兵跃跃欲试。

帷宫中,唐检拱手:“请大王观马军!”

“可!”高楷笑道,“我拭目以待。”

“遵令!”

都梁山上,两人隔开数步,以免争执不休。

纵观秦军变阵,钱惟治颇有自愧不如之感。

他虽为征北大将军,统率五万之众,但久在行营发号施令,和帐下士卒总有一层距离。′咸·鱼/墈*书,王· `毋?错\内¢容\

然而,高楷从兰州金城起兵以来,皆身先士卒,久而久之,君臣之间有袍泽之谊,虽有十万之众,但如臂使指。

另一头,庾行简神色阴沉,武将太过势大,我等文臣难有出头之日,须得奏请大王,加以约束才是。

否则,纵容钱惟治、马希震等人手握大权,吴国难有宁日。

……

淮河北岸,第二场讲武开始。

东西二军骑兵策马出阵,一如之前行进、退后,只是无需下拜。

每一轮,两军各派八个骁骑挑战。

咚!鼓声中,双方各持刀、枪,战至一处。

为防意外,高楷下令,点到为止,不能致死、伤残,否则,按律处置。

虽有严格约束,但两军交击时,刀光凛冽,枪影森森,着实惊心动魄。

不久后,众骑兵回归原位,列成首阵。

李元崇、许晋策马奔来,拱手道:“禀大王,大阅礼毕,请还!”

高楷笑问:“全军将士,有无违期不到者?”

按照擅兴律规定,诸大集校阅,违期不到者,杖一百,三日加一等。

诸将犯者,加二等。

李元崇朗声道:“全军皆至,并无一人违期!”

“好!”高楷大笑,走下高台,策马到中军,环顾众人,“此次讲武,军容整齐,毫无差错,皆是尔等之功。?嗖¨艘?小/税\旺¨ ¨已~发`布/醉!歆`蟑\洁\”

“传我令,今日杀猪宰羊,犒劳三军。”

“谢大王!”众人欢呼雀跃。

“大王万岁!”

甲光照彻天地,喊声如雷,震动淮河两岸。

临淮城百姓夹道观赏,皆赞不绝口。

“秦军果然雄壮!”

“是啊!有秦王坐镇,再不用怕吴军杀来。”

“我们可过安生日子了!”

方善行旁观此景,叹道,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假使郑国有这等强军,怎会猝然灭亡。

都梁山上,钱惟治攥紧手掌,庆幸自己并未一时冲动,引发两军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