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约定地点集合
江奔宇弯腰薅了把脚边的干茅草,手指捻了捻——草叶带着晒透的脆劲,梗子却还留着点韧性。他把茅草往那块青灰色大石头上垫了两层,才敢往下坐。石头被冷风吹了大半天,冷得像块冰块,隔着茅草都能觉出那股子冷气往屁股底下钻,可总比直接沾着石面上的潮气强。他往石头上一靠,后背刚贴上石面就猛地缩了缩——那石头滑溜溜的,像是被人磨了几十年,却凉得沁骨,跟身上的劳作后燥热撞在一处,反倒生出些说不清的舒坦。
山风“呼”地卷过来,带着松针特有的清苦气,混着点腐叶的湿腥。他额前那几绺被汗水泡得发黏的碎发被吹得直晃,扫得眼皮子发痒。他抬手去抹脸,掌心里的汗“啪嗒”滴在石头上,晕开一小片深色。这汗是滚烫的,沾在皮肤上像抹了层油,顺着脖颈往衣领里钻,把粗布褂子浸得透湿。后背的布紧紧贴在脊背上,针脚磨着皮肤,每动一下都像有细砂纸在刮,痒得钻心又带着点疼。他张了张嘴想说话,喉咙里却干得发紧,像是塞了团晒干的棉絮,咽口唾沫都能听见“咕咚”一声,带着针扎似的疼。
“龙哥,”他喘了两口气,声音里裹着浓重的疲惫,尾音都飘得打颤,“歇得该有小半个时辰了吧?差不多了,点火生烟吧,再晚些,山里该起雾了。”
不远处的覃龙正瘫在一丛野蔷薇底下。那蔷薇丛刚过花期,枝桠上还挂着几个干瘪的红果子,刺儿倒是锋利,他往后靠时不小心蹭到,裤腰上立刻被勾出个小口子。他两条长腿伸直了,搭在一堆枯黑的橡树枝上,枝桠硌得腿肚子生疼,可他实在懒得动——从早上天刚亮就往山里赶,又设置陷阱,击杀野猪,再设置诱导离开的假方向,这会儿骨头缝里都透着累。他脑袋往后仰着,抵着老树粗糙的树干,树皮上的裂纹硌得后脑勺发麻,却正好能让脖子松快些。
他比江奔宇更狼狈。裤脚卷到膝盖,露出的小腿上沾着黄褐的泥,混着深绿的草屑,像幅没干透的画。几道被荆棘划破的口子还在渗血,血珠顺着腿肚子往下滑,有的滴在地上,有的被泥糊住,看着怵人。听见江奔宇喊,他眼皮子掀了掀,眼白上布满红血丝,像是熬了几夜。喉结上下滚了滚,半天才挤出点声音,哑得像被砂纸磨过的木头:“知道了,老大……再、再缓口气,真扛不住了。”
他说着,往旁边挪了挪屁股,露出被麻绳勒出的红痕。那痕子从肩膀一直蜿蜒到胳膊肘,紫得发黑,边缘泛着肿起来的白,看着就疼。“你是没瞧见方才拉那串野猪,”他啧了声,声音里带着点委屈,“这鬼天气,山里的水凉得像冰碴子!我那只布鞋破了个洞,脚往水里一踩,那凉气‘嗖’地就往骨头缝里钻,冷得我差点站不住。”
他忽然直起点身子,眼睛亮了亮,像是想起了什么好光景:“夏天多好?那时候溪水是温的,太阳晒得水面冒热气,脱了鞋往水里蹚,脚心踩着滑溜溜的鹅卵石,舒坦!人站在水里推东西,水有浮力,省老鼻子劲了。上次二柱那小子还在水里打滑,一屁股坐进泥里,弄得跟个泥猴似的,我们笑了他一路……”
说着说着,他又蔫了下去,抬起右手往江奔宇眼前凑。那只手掌心和指根处鼓着好几个水泡,大的有指甲盖那么圆,透亮得能看见里面的水,小的则挤在一块儿,有的已经被磨破了,结着层薄薄的血痂,沾着点草屑和黑泥。“你瞅瞅,”他声音发闷,“早上还只是红印子,这会子全鼓起来了。方才抓绳子时不小心蹭到,疼得我差点把藤条扔了。”
江奔宇低头看自己的手。掌心的泡不比覃龙的小,有个最大的已经破了,露出底下嫩红的肉,沾着点草屑,看着怵人。他往粗布裤子上蹭了蹭手心的汗,布料磨过破泡时,疼得他龇牙咧嘴,眉头拧成了个疙瘩:“可不是么,我这手也一样。”他蜷了蜷手指,指节“咔吧”响了声,那股子针扎似的疼顺着指尖往上窜,直钻胳膊肘,“这趟出来是真遭罪。你还记得那条‘一线天’不?石阶陡得像梯子,脚底下全是碎石,稍不注意就打滑。溪水又凉,光靠在岸上拽绳子拉东西,胳膊都快不是自己的了——方才我摸了摸,胳膊上的肌肉硬得跟石头似的。”
覃龙叹了口气,没再接话。山坳里一下子静了下来,只有风穿过松叶的“沙沙”声,像谁在远处摇着沙锤。偶尔有山雀“啾啾”叫着从头顶飞过,翅膀带起的风扫得树叶“哗啦”响。没有阳光的天色光亮,透过松枝的缝隙筛下来,在地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点,像撒了把碎银子,慢悠悠地晃着。两人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地歇着,听着远处溪水“叮咚”的流淌声,闻着空气里的松香,不知不觉就过了十来分钟。
覃龙先是动了动脚,接着撑着树干慢慢直起身。他刚站起来时腿肚子一软,差点坐回去,扶着树晃了晃才稳住。“行了,”他拍了拍屁股上的土,尘土飞扬起来,呛得他打了个喷嚏,“老大,我去弄柴火,你在这儿看着点,别让山里的野物偷了咱们的家伙。”
他往林子深处走了几十步,眼睛在地上扫来扫去。干松枝好找,那些掉在地上半枯的马尾松枝最妙——枝桠细,油性大,一点就着。他弯腰捡了把,手指捏着枝桠顶端的针叶,一捻就碎,果然是干透了的。又在附近扒拉了些半干的茅草,这草得带点潮气才好,烧起来烟大。最后他摸出腰间的砍刀,在坡上撬了几块带湿泥的草皮——草皮得厚,带着底下的黑泥,压在火上才能闷出浓烟。他把松枝抱在怀里,茅草塞在腋下,草皮用砍刀挑着,像只满载而归的老熊,慢悠悠地往回走。
江奔宇已经在石头旁边清出了块空地。他用脚把碎石头踢到一边,又捡了几块拳头大的圆石,围着画了个圈,搭成个简易的火塘。火塘中间的土被他用树枝扒得松松的,还垫了层干松针,好引火。
覃龙把松枝往火塘里放,先摆了层细枝打底,再往上码粗点的,搭成个小金字塔。他从怀里摸出火折子——那火折子是用艾草做的,裹在竹筒里,外面的漆都磨掉了大半。他“呼”地吹了口气,火星“蹭”地亮起来,带着股呛人的烟味。他把火折子凑到最底下的细枝上,火星舔着松针,“噼啪”响了两声,一小簇火苗就窜了起来。
火苗起初只有手指头那么高,橘红色的,颤巍巍的,像个胆小的孩子。风一吹就歪歪扭扭,可松枝油性大,没一会儿就“腾”地窜起半尺高,火苗舔着枝桠,发出“滋滋”的响,把两人的脸映得暖融融的。火光里,江奔宇眉骨的影子投在脸颊上,覃龙下巴上的胡茬闪着金亮的光。
等火势稳了,火苗不再晃了,覃龙才抓起那几块湿草皮。草皮上还带着新鲜的草根,沾着湿漉漉的黑泥,沉甸甸的。他“噗”地一下把草皮压在火堆上,火苗瞬间被闷住,“滋啦”一声,冒出大股大股的白烟,裹着火星子往上飞。没一会儿,白烟就变成了滚滚的黑烟,带着草皮的湿腥气和泥土的腥甜,像条黑褐色的巨蟒,直直地往天上冲。在湛蓝的天空里,这烟柱格外扎眼,几里外都能瞧见。
“成了。”覃龙拍了拍手,掌心里沾了些黑灰。他又往火堆里添了两根胳膊粗的干柴,柴块“咚”地落在火里,激起一阵火星,“这柴够烧半个时辰,烟断不了。”
这烟在山里穿透力极强,像面扯直的黑旗。五六公里外的向阳坡上,二柱正蹲在块大青石缝里挖七叶一枝花。那花儿长在石缝深处,翠绿的叶子轮生着,顶着朵紫黑色的花,像个小灯笼。他手里的小锄头是爹传下来的,木柄被磨得油亮,铁头有点卷刃,可挖起石头缝里的土却格外顺手。他小心翼翼地刨着土,生怕碰断了底下的根茎——这玩意儿能治蛇咬,在山里金贵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