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钟楼秘密的全面揭晓
修复行动结束后的第七天,钟楼九层的阳光透过玻璃天窗,在装置表面织出细密的光网。江浅指尖抚过青铜棱镜的基座,那些在修复时显形的“安宁”二字已经固定,楚巫铭文的笔画间,还残留着能量流冲刷的痕迹,像溪水划过岩石的纹路。全息投影里,团队成员们围坐在装置周围,张译的古籍摊在中央,泛黄的纸页上,“镇星仪”的图谱正与装置的三维模型缓缓重叠。“原来楚巫建造钟楼的初衷,不止是修复裂缝。”江浅的声音打破寂静,她调出超导矿脉的三维地图,蓝色的矿脉网络在地下形成巨大的球体,将整个五浊镇包裹其中,“这是个天然的时空稳定器。矿脉是地脉能量的导体,钟楼是放大器,装置则是控制器,三者结合能形成覆盖半径1200公里的稳定力场。”她的指尖在地图上划出虚拟的力场边界,边缘恰好与历史上记载的“时空异常区”重合,“难怪五浊镇千年来几乎没有发生过时空紊乱,钟楼一直在默默工作。”
张译的激光笔在《楚巫星象考》上划出弧线,那里的手绘星图用朱砂标注着“北斗绕极”的轨迹,与装置金鳞的运动规律完全一致。“钟楼的建造时间选在公元前278年,不是巧合。”老教授的镜片反射着投影的蓝光,“那一年北斗七星的位置与地轴夹角恰好是23.5度,能最大限度吸收天体能量。楚巫在钟楼顶层的穹顶安装了青铜镜阵,能通过日光折射校准装置的能量输出,比现代的gps定位还精准。”他突然指向星图角落的小字,“这里记载‘钟鸣则斗转’,原来钟声不仅是报时,更是在调整装置与北斗的相对位置。”
林野扛着的探测仪突然发出轻响,屏幕上显示的装置内部结构里,七片金鳞的背面刻着微小的齿轮。“五怨器的真正作用找到了!”他把设备往地上一放,橙色工装服的袖口蹭到张译的古籍,引来老教授不满的目光,“你们看这些齿轮,当五器按五行顺序启动时,玉琮的能量会带动第一片金鳞转动,依次传导到第七片,形成完整的能量循环!”他调出修复时的录像,五怨器的能量流注入装置的瞬间,金鳞像多米诺骨牌般依次转动,在装置内部形成金色的旋涡,“楚巫说‘五器如五根手指’,合起来才能握住能量流,就是这个道理。”
陈教授的通讯器传来陶埙的声线,老教授刚从亚马逊雨林返回,麻布长袍的褶皱里还沾着望天树的嫩叶。他举着青铜铃铛对着装置摇晃,铃声与装置残留的能量流产生共振,在空气中形成可见的波纹。“仪式的每个步骤都有深意。”他指着全息投影里的“合器祭”流程,芈家后人的指尖血滴落在青铜鼎仿制品里的画面,与楚巫壁画上的场景完美重合,“血祭不是迷信,是用基因标记激活装置的生物识别系统。我们检测到芈家后人的血液里,有种特殊的蛋白质能稳定能量流,就像给电路加了保险丝。”
小周的防水板上,五怨器的能量参数表旁,画着个复杂的等式。她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出五器的能量转化效率:玉琮78%,青铜铃铛65%,铁匕首92%,陶埙59%,木牌83%。“这些数值加起来正好是377,除以5得75.4,接近楚巫记载的‘天地常数’。”她的笔尖在等式旁画了个五角星,每个角都对应一件器物,“楚巫用五器的能量特性模拟五行相生相克,玉琮的土能生木牌的木,木能生火匕首的火,最终形成闭环,让能量在装置里循环而不损耗。”
江浅的目光落在装置基座的暗格上,那里藏着修复时发现的青铜简,上面的楚文在能量流中泛着微光。“钟楼还是个时空信息库。”她用激光笔扫过简文,投射出的全息影像里,出现了芈星回曾祖父的身影——穿长袍的男子正在记录某次小规模时空裂缝的修复过程,背景里的装置与现在的模样几乎无异,“楚巫和芈家世代记录时空数据,这些简文里记载了从战国到民国的176次时空异常,修复方法与我们这次用的‘合器祭’大同小异。”她突然停顿,影像里的男子正将新的简片放入暗格,动作与她昨天存放修复数据时一模一样。
张译突然在古籍中翻出张羊皮地图,泛黄的皮质表面用金线绣着全球十七处裂缝的位置,与现代卫星探测的结果误差不超过3公里。“楚巫早就预见了这些裂缝。”老教授的声音带着惊叹,他用镊子夹起地图边缘的穗子,那里的丝线在能量场中展开,露出里面裹着的细小金属片,“这是用陨铁制成的‘星图定位器’,能感应时空裂缝的能量波动。你看这片对应亚马逊的金属片,上面的纹路与我们发现的螺旋裂缝完全吻合,连旋转方向都分毫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