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灰灯巷十三号(三)(第2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没死于火,但火被用来消灭证据。”程望的语气依旧不重,可那强大的判断力却从他的话语中丝丝透出。他微微向前倾身,双手撑在桌上,目光坚定地看着王忱,说道:“我只问一句:如果不是意外——那么,这场死亡所呈现出的‘设计感’,你能解释成什么?这种对现场的精心布置,对各种细节的把控,绝不是偶然形成的。” 这一问,仿佛重锤一般,砸在每个人的心头,会议室里再次陷入沉默,无人应答。大家都在心中思索着程望的话,试图从各自的角度去理解这其中隐藏的深意。
赵征半眯着眼,紧紧盯着手里的案件时间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凝重。他的手指轻轻摩挲着纸张边缘,似乎在权衡着什么。片刻后,他抬头看向程望,目光中带着一丝探寻:“程队,你倾向于这是刑案?”
“这是一起‘以事故包装的谋杀’。” 程望语气坚定,字字清晰。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在这安静的会议室里,却如同洪钟一般响亮。
说罢,程望缓缓从座位上站起,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到会议室白板前。他的每一步都踏得很重,仿佛要将自己的决心深深地印在地上。
他伸手抽出一支红色记号笔,在白板上用力写下四个大字:
“密闭现场”。
“反锁门、单向脚印、延时起火、无直接杀伤——看似逻辑闭环的意外场景。问题在哪?” 他转过身,目光如鹰隼般扫过众人。他的眼神中带着一种探寻,似乎在等待着有人能够顺着他的思路思考下去。
短暂的停顿后,会议室里依旧安静,只有几个人微微摇了摇头。
他接着说道:“闭环太完美,就是问题。”随后,他在白板上仔细画出火场路线图、受害者位置和火源连线。一边画,一边讲解:“大多数纵火案犯在作案后,出于本能会尽快逃离现场,行为具有逃逸性。即便计划再充分,也很难做到‘如此工整’。但灰灯巷十三号这起火灾——燃点分布一致,器材销毁彻底,指纹清除得干干净净,目击证人也被巧妙消除,甚至受害者的死亡姿态都完美呈现出‘意外痉挛’。这一切,实在是太刻意了。每一个细节都被处理得恰到好处,仿佛是按照某种精确的计划进行的。”
他微微一顿,加重了语气补了一句:“这不自然。一切都太干净了。凶手,不,应该说是设计者——他对我们的判断标准了如指掌。他知道如何布置现场,才能让我们在初步调查时,倾向于认为这是一场意外。”
众人依旧沉默,表情各异,但每个人的眼神中都或多或少透露出一丝认同。有人微微点头,有人陷入了更深的沉思。
程望又在白板上圈出“513”三个数字,那红圈画得重重的,仿佛要将这三个数字烙印在每个人的心里。
“这是提示,不是遗言。”
“你们知不知道一个警校训练项目,叫‘密闭空间紧急救援’?每年我们那一届毕业考前,都会有一次实训。其中一道标准题是:假设你被困在封闭火场,三分钟内写下信号提示外援,唯一工具是玻璃窗上的一根指节长电缆头。”
他顿了顿,目光从众人脸上一一扫过,接着说道:“写在什么位置?窗角。写什么内容?警校编号,以便确认身份。这是我们在警校时反复训练的内容,已经形成了一种本能反应。”
又是两秒的停顿,程望的目光逐渐冷了下去,仿佛结了一层冰:“她没上过警校,她写‘513’,是凶手让她写的,或者……她在死前终于认出那个人的身份——是我们当中的一个。因为只有警校的人,才会对这个训练项目如此熟悉,才会在那种紧急情况下,用这样的方式留下线索。”
听到这话,赵征的表情终于变了,原本沉稳的面容上闪过一丝惊讶与凝重。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似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王忱紧咬着嘴唇,眼睛死死地盯着那串数字,双手不自觉地握紧。他的脑海中快速闪过各种可能性,试图从这看似简单的三个数字中找出更多的线索。
余柏轻声问:“你怀疑是连环?”他的声音很低,却在这安静的会议室里清晰可闻。
“我怀疑是清除计划。”程望面色凝重地答道,声音低沉却坚定,仿佛预示着一场严峻的挑战即将来临。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的决心,仿佛已经做好了迎接这场挑战的准备。
喜欢刑侦档案:破案先锋请大家收藏:()刑侦档案:破案先锋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