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小安 作品

第55章 深林疑影(五)(第2页)

程望站在白板前,神色严肃,手中的马克笔在白板上一条一条地理清案情脉络:

“一、周瑶曾计划逃跑,并在前夜与林音谈话,显示其情绪稳定,有明确目标。这说明她逃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并非一时冲动。”

“二、案发夜林音听到‘放开我’与物品撞墙声,第二天地上有血迹。这些声音和血迹是案件发生的重要线索,与后续发现相互印证。”

“三、尸体颈椎骨折、喉软骨塌陷,为他人施力致死,法医排除‘自行撞伤’。这直接证明了周瑶的死亡是他杀,绝非意外。”

“四、尸体手指有他人表皮组织残留,说明死前有挣扎。进一步坐实了周瑶是在遭受暴力时进行了反抗。”

“五、梁某口供称‘她撞墙死亡,自己害怕才掩埋’,已与法医意见严重不符。这表明梁某在说谎,他的口供可信度极低。”

“综上,梁某所述不符实际,初步判断为故意杀人后掩埋。”程望放下马克笔,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一名法制科员提出质疑:“我们是否能判断他的主观恶意?如果是他阻止逃跑过程中失手……”

程望点点头,望向屏幕上尸检照片,神情凝重地解释道:“从梁某长期对这些女孩的控制手段来看,他是通过恐惧来维系这种非法拘禁。而这次周瑶计划逃跑,他为了防止自己的控制体系失控,采用了专业掩埋尸体、销毁证据的方式。如果只是阻止逃跑过程中失手,不会如此精心处理尸体,所以可以判断他的主观动机是清除威胁。他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让周瑶活着离开,而是将她视为一个必须清除的风险。”

会议气氛逐渐沉重,所有人心中渐明。这不仅是一起非法拘禁案,更是一次针对人身自由与生命尊严的系统性践踏。梁某不是怕别人发现尸体,而是怕失控,怕他精心构建的“黑暗王国”崩塌。

……

晚些时候,技术组完成了水泥成分比对与购买记录匹配。

程望坐在办公桌前,手中拿着报告,眉头紧锁。案发前一周,梁某曾在镇上五金店购买过建筑专用水泥五袋、熟石灰三袋,并以现金支付,未留姓名。而根据法医剖析,封坑使用材料含有建筑灰土、黏性强,配比异常专业。

程望看着报告,心中暗自思忖:梁某案发前特意购买大量专业封坑材料,说明他早有准备,这绝不是一次偶然的犯罪行为。他很可能是个惯犯,之前说不定还有类似的恶行。想到这里,程望不禁握紧了拳头。

“他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程望低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愤怒与笃定。

林翔接话道:“后林沟可能还有。”

“安排全面搜挖,东侧、南端,凡是有新土痕迹、水泥异样的,都开。”程望果断地命令道。

“要不要扩大范围?”林翔问道。

“不。”程望目光坚定,“先聚焦这一案。线拉稳了,再往下探。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把这个案子查个水落石出,绝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

与此同时,林音再次接受补充询问。

林音坐在询问室的椅子上,双手紧张地绞在一起,犹豫了好一会儿,才缓缓从口袋里拿出一张小纸条,上面歪歪斜斜地写着几行字:

【姐,我晚上走了,你别告诉别人,我往东那边走,带了点干粮,明天天亮我就回来救你们。】

“这是周瑶写的。”林音声音颤抖,泪水在眼眶里打转,“那晚她塞给我,说如果她没回来,我就把纸条烧掉……我不敢……我一直藏着。”

纸条上的字迹将周瑶的逃跑意图进一步坐实,内容清晰,愿望朴素。她不是想抛下同伴,而是试图带来解救。

“她以为她能走出去。”林音哭了,“她信得过我,可我什么也没做……”

程望没有言语,只是轻轻地将纸条装入证物袋,动作缓慢而郑重。他知道,这张纸条承载着周瑶的希望与绝望,也将成为指控凶手的重要证据。

案情至此,证据链终于初步成型:

?尸体:已确认为周瑶,窒息致死;

?目击:林音证言提供当晚时间线与动静;

?口供:梁某版本与事实不符,存在谎言;

?动机:控制人口,逃跑引发杀意;

?处理方式:专业掩埋,蓄意销毁证据;

?物证:血迹、指甲组织、纸条等均指向“预谋清除”。

梁某,表面上是果园主,实际上是操控者;表面上是雇主,实际上是压迫者。他不仅非法拘禁女性,还以“清除风险”手段掩盖控制失败的后果。这个人的心思,从不在“救”,而在“除”,他的所作所为,令人发指。

“程队。”林翔匆匆走进来,“dnA样本比对结果出来了,周瑶身份确认。四川那边家属核实无误,三个月前失联,正是那段时间。”

程望点头,神色严峻:“准备法制意见,升级案件等级,涉嫌非法拘禁、故意杀人、毁灭证据、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拟建议移交市局并请求检方提前介入。绝不能让凶手逍遥法外。”

他长呼一口气,拿起桌上那份尸检图纸,仿佛能看见一个年轻女孩,从绝望中奔向密林,却被残忍截断希望的最后身影。

“林音说过一句话,”程望低声,“‘瑶瑶说会回来救她们’。”

“现在,我们来救。”程望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决心,他知道,这场与罪恶的较量,才刚刚开始,但他绝不退缩,一定要将真相大白于天下,为周瑶,为所有受害者讨回公道。